【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地下隧道的抗浮结构,尤其涉及ー种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
技术介绍
传统盾构法隧道埋深比较深,圆隧道通过深覆土压重即可满足抗浮要求,但是当隧道受接线长度限制等原因需要采用浅埋盾构法施工,或在已建隧道顶部开挖卸载时,圆隧道依靠上覆土及管片自重往往不能满足抗浮要求。中国技术专利200620049257. 7为解决地铁上方进行基坑开挖导致隧道结构不能满足抗浮要求提出了门式抗浮结构,该结构由基坑底板和抗拔桩组成。当已建隧道周边不存在抗拔桩施工条件或隧道为新建浅埋盾构隧道且不存在基坑底板吋,此种抗浮结构的实用性得到了限制。因此,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一种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克服上述不足,提高其实用性,满足浅埋盾构隧道的抗浮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有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满足浅埋盾构法隧道抗浮要求的抗浮结构,能够克服即使是已建浅埋隧道周边不存在抗拔桩施工条件或不存在基坑底板时也能够使用的抗浮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包括沿隧道管片内表面朝下开设的抗浮桩固定孔和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抗浮桩固定孔内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隧道管片内表面朝下开设的抗浮桩固定孔和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抗浮桩固定孔内的抗浮桩;所述抗浮结构还包括若干钢结构梁,沿所述隧道管片内表面同一轴线布置的多个所述抗浮桩固定设置在同一所述钢结构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隧道管片内表面朝下开设的抗浮桩固定孔和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抗浮桩固定孔内的抗浮桩;所述抗浮结构还包括若干钢结构梁,沿所述隧道管片内表面同一轴线布置的多个所述抗浮桩固定设置在同一所述钢结构梁上。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梁包括背靠背设置的双拼槽钢及缀板,所述缀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双拼槽钢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梁还包括有肋板,所述肋板设置在所述双拼槽钢的凹槽内。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桩固定孔为径向朝下开设,所述抗浮桩为锚杆或微型桩。5.如权利要求I一 4任一项所述的浅埋盾构法隧道的抗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浮结构还包括预埋在所述隧道管片内的防水构造,所述防水构造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弘,王印昌,潘国庆,王新,张银屏,滕丽,李刚,林家祥,卓发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总院,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