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纱机纺纱车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4339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细纱机纺纱车间,它包括车间本体(1),所述车间本体(1)内布置有平行分布的多台第一细纱机(2)、第二细纱机(3)以及第三细纱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细纱机(2)与第二细纱机(3)之间的车间本体(1)顶部向下垂置有纱幔(5),所述第二细纱机(3)与第三细纱机(4)之间的车间本体(1)顶部向下也垂置有纱幔(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第一细纱机、第二细纱机与第三细纱机之间均垂置有纱幔,使得该细纱机纺纱车间具有生产时不容易产生纱线混杂,使得车间环境较为整洁,容易打理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细纱机纺纱车间,属于纺织领域。
技术介绍
纺织是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我们日常的衣、某些生活用品和艺术品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细纱机纺纱车间平行放置有多台细纱机,根据不同产品的要求,生产不同产品的第一细纱机、第二细纱机、第三细纱机等所产用的纱线型号不同,生产的产品型号也不同,由于细纱机之间的距离较近,生产时容易产生纱线混杂,使得车间环境较为混乱,不易打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ー种生产时不容易产生纱线混杂,使得车间环境较为整洁,容易打理的细纱机纺纱车间。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ー种细纱机纺纱车间,它包括车间本体,所述车间本体内布置有平行分布的多台第一细纱机、第二细纱机以及第三细纱机,所述第一细纱机与第二细纱机之间的车间本体顶部向下垂置有纱幔,所述第二细纱机与第三细纱机之间的车间本体顶部向下也垂置有纱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由于第一细纱机、第二细纱机与第三细纱机之间均垂置有纱幔,使得该细纱机纺纱车间具有生产时不容易产生纱线混杂,使得车间环境较为整洁,容易打理的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细纱机纺纱车间的正视图。其中车间本体1第一细纱机2第二细纱机3第三细纱机4纱幔5。具体实施方式參见图1,本技术涉及的ー种细纱机纺纱车间,它包括车间本体1,所述车间本体1内布置有平行分布的多台第一细纱机2、第二细纱机3以及第三细纱机4,所述第一细纱机2与第二细纱机3之间的车间本体1顶部向下垂置有纱幔5,所述第二细纱机3与第三细纱机4之间的车 间本体1顶部向下也垂置有纱幔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细纱机纺纱车间,它包括车间本体(1),所述车间本体(1)内布置有平行分布的多台第一细纱机(2)、第二细纱机(3)以及第三细纱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细纱机(2)与第二细纱机(3)之间的车间本体(1)顶部向下垂置有纱幔(5),所述第二细纱机(3)与第三细纱机(4)之间的车间本体(1)顶部向下也垂置有纱幔(5)。

【技术特征摘要】
1. ー种细纱机纺纱车间,它包括车间本体(1),所述车间本体(I)内布置有平行分布的多台第一细纱机(2)、第二细纱机(3)以及第三细纱机(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毅方余泉兴沈巧华顾卫丰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倪家巷集团精毛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