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复旦大学专利>正文

复合式生态滤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4079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专利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复合式生物滤池装置。该工艺主体为复合式生物滤池,系统由高位配水槽和生态滴滤池组成,滴滤池表层为土地渗滤系统,下层为生物滤池,通过不同粒径的生物填料级配而成,构建了以微生物、植物、动物、填料等为主要元素的生态型污水处理系统。所述的复合式生物滤池高位配水槽中,添加了生态填料,如生物陶粒、无纺布等可供微生物生长附着的载体。改为高位配水厌氧滤池,充分利用污水处理系统空间,形成厌氧或缺氧环境,增强生物脱氮效率、提高COD去除率;复合式生物滤池池体可采用玻璃钢预制,现场安装,极大的提高了施工速度,实现了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化,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同时可根据对出水效果的要求,系统由高位配水槽和一级或几级生态滴滤池组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专利属于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集中式处理村落污水的复合式生态滤池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几大湖泊等水体均已呈富营养化,而罪魁祸首就是面源污染。胡锦涛主席在2010院士大会上强调,要形成生态系统持续良性循环、景观优美、功能多样、城乡一体的新型农业,研发推广节约资源、减少面源污染、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技术。目前,面源污染治理成为我国污染排放负荷削减的重点和难点。村落生活污水排放是面源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研发村落污水的高效脱氮除磷技术是减少我国面源污染负荷,从而改善我国水环境质量的关键。塔式蚯蚓生态滤池系统是一种应用强化生态技术的土地处理系统,它是根据蚯蚓具有吞食有机物、提高土壤通气透水性能和蚯蚓与微生物的协同作用等生态学功能而设计的一种多层多级布水的污水生态处理系统。·复合式生态滤池装置作为塔式蚯蚓生态滤池的改进和提高,由高位配水槽和一级或多级生态滴滤池组成,滴滤池表层为土地渗滤系统,下层为生物滤池,通过不同粒径的生物填料级配而成,构建了以微生物、植物、动物、填料等为主要元素的生态型污水处理系统,有效解决了污水处理中的充氧问题、低碳氮比条件下的硝化反硝化作用、磷去除率过低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复合式生态滤池装置,该装置由高位配水槽和一级或多级生态滴滤池组成,其特征在于生活污水经过污水管道收集后,进入调节池(1)进行预处理,调节池(1)的上清液通过污水泵进入高位配水槽(2)中,高位配水槽(2)的中部有填料层(3),填料层(3)中添加了生物填料,高位配水槽(2)下部沉淀的污泥通过排泥阀(9)排出,高位配水槽(2)中有管道,将微生物处理过的污水通过旁通阀(4)及表层布水管(6)排入生态滴滤池,生态滴滤池由散水层(5)、填料层(7)、承托层(8)构成,填料层(7)的上层由添加碳素的壤土组成,中间层由细砂、碎石分层填充,下层由卵石组成,在每一级处理单元,表面布水的同时,在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处理生活污水的复合式生态滤池装置,该装置由高位配水槽和一级或多级生态滴滤池组成,其特征在于生活污水经过污水管道收集后,进入调节池(I)进行预处理,调节池(I)的上清液通过污水泵进入高位配水槽(2)中,高位配水槽(2)的中部有填料层(3),填料层(3)中添加了生物填料,高位配水槽(2)下部沉淀的污泥通过排泥阀(9)排出,高位配水槽(2)中有管道,将微生物处理过的污水通过旁通阀(4)及表层布水管(6)排入生态滴滤池,生态滴滤池由散水层(5)、填料层(7)、承托层(8)构成,填料层(7)的上层由添加碳素的壤土组成,中间层由细砂、碎石分层填充,下层由卵石组成,在每一级处理单元,表面布水的同时,在蚯蚓床人工土填料中设有内层布水器,内层布水器周围是用土工布包裹的青石子,土工布外层是人工土组成的特殊土壤渗滤层,在布水管的主进水管上安装有球门阀,在进水管的分支处安装有旁通阀通过控制球门阀,使污水经由旁通阀分别流入表层布水管和内层布水管。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式生态滤池装置,其特征在于填料层(3)中添加了生物填料,为可供微生物生长附着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彪李纪华郑正吴江涛黄威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