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氧自养生物除氮的污水处理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3836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微氧自养生物除氮的污水处理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微氧氧化,同时实现部分同步硝化反硝化和亚硝化;步骤二、通过严格实施调控溶氧,实现氨氮成比例转化为亚硝态氮,使最终出水中两者的比例接近1;步骤三、实现厌氧氨氧化菌的富集,保证最终出水的氨氮和总氮达标。本发明专利技术可高效处理现有的低碳氮比的城镇污水和高氨氮污水,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适于大规模工程应用,可取得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污水中的氨氮含量,实时调控DO的微氧自养高效生物除氮的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高浓度氨氮的工业废水和城镇污水的排放量增加,尤其是大量氨氮、总氮的流入水体,引起水体中的藻华现象频繁暴发,严重破坏了环境平衡,造成连续不断的环境资源灾害,对经济社会也产生极大损失,还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目前国内外大多采用生化法处理氨氮废水,但传统生物脱氮机理,微生物必须处于好氧和缺氧的交替环境中进行硝化和反硝化反应,才能顺利完成生物脱氮,其中硝化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反硝化则需要大量的碳源,不但造成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的投资和运行费用较高,还 可能产生二次污染。亚硝酸型硝化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等新型生物脱氮理论不断取得新突破,以此为基础的新型生物脱氮技术不仅弥补传统生物脱氮技术的缺陷,而且提高了脱氮效率,降低废水脱氮的成本。但是由于亚硝化菌对溶氧的工艺条件更加敏感,与硝化菌竞争处于劣势,而厌氧氨氧化菌对亚硝酸盐与氨氮的量要求较高,且生长速度极为缓慢,培养和增殖都比较困难,所以新型生物脱氮理论虽已得到认识,但新技术仍处于理论研究阶段,采用实现微氧自养生物脱氮的方法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氧自养生物除氮的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待处理污水通过进入泵输送到1#MBBR生物反应池,通过控制DO在0.2—0.5mg/L,实现生物池内的填料上的生物膜去除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同时能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去除部分氨氮,还能实现污水中的小部分氨氮转化为亚硝态氮;B、经1#MBBR生物反应池处理的污水进入到2#MBBR生物反应池,同样控制微氧曝气,实现填料上的生物膜的优势菌种为亚硝化菌,亚硝化菌将部分氨氮转化为亚硝态氮,通过在线氨氮、亚硝态氮检测反馈自动调控DO,使DO范围控制在0.3—1.1mg/L,实现污水中的亚硝态氮与氨氮的比例接近1;C、经2#MBBR生物反应池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美芹张晶晶于振滨王晓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思普润水处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