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卷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3825 阅读:1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纱线卷取装置。在配置于横动滚筒(28)的前侧的导纱器(40)、且在具备对通过横动而沿横动滚筒(28)的轴向移动的纱线(Y)进行引导的引导面(41a)的第一引导壁部(41)的与引导面(41a)相反侧的面,安装有纱线检测传感器(50)。纱线检测传感器(50)是反射型的光学式传感器,设置有发光元件以及感光元件的感应部(51)位于形成于第一引导壁部(41)的贯通孔(46)内,且经由贯通孔(46)在引导面(41a)侧露出。并且,导纱器(40)在相对于第一引导壁部(41)朝前侧折回的第二引导壁部(42a)、且在覆盖贯通孔(46)的部分形成有贯通孔(47)。(*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将从喂纱筒管退绕的纱线作为卷装卷取的纱线卷取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有一边利用横动滚筒使从喂纱筒管退绕的纱线横动一边卷取该纱线从而形成卷装的纱线卷取装置。在日本登录实用新案第3006822号公报中记载有在这种纱线卷取装置中,在紧靠滚筒(横动滚筒)的上游侧的部分设置横动传感器机构(纱线检测传感器),利用横动传感器机构来检测横动的异常。并且,在日本特开2010-11480号公报中记载有在横动滚筒的附近设置有纱线引导框(导纱器),伴随着横动而沿横动滚筒的轴向移动的纱线由纱线引导框引导。此处,在如日本特开2010-11480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的具备导纱器的纱线卷取 装置中,为了检测横动的异常,考虑设置如日本登录实用新案第3006822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的纱线检测传感器。此时,在如日本登录实用新案第3006822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11480号公报所记载的那样的纱线卷取装置中,对于横动的纱线的移动范围,越是接近横动滚筒的位置则越大,因此,将纱线检测传感器配置于靠近横动滚筒的位置而检测纱线的方法难以产生误检测,是优选的。但是,在日本特开2010-11480号公报中,由于导纱器紧靠横动滚筒设置,因此需要以不与导纱器干涉的方式配置纱线检测传感器,若欲将纱线检测传感器配置于与导纱器不同的位置,则无论如何也要配置于比导纱器更靠上游侧的位置。结果,纱线检测传感器配置于从横动滚筒离开的位置,变得易于发生误检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便是在设置有对利用横动滚筒使其横动的纱线进行引导的导纱器的情况下,也能够高精度地检测横动的异常的纱线卷取装置。第一技术方案涉及一种纱线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纱线卷取装置具有横动装置,该横动装置使要卷取到旋转的卷取卷装的纱线横动;导纱器,该导纱器配置于上述横动装置的纱线通道上游侧,且具有利用引导面对横动的纱线进行引导的第一引导壁部;以及纱线检测传感器,该纱线检测传感器由具有发光部和感光部的反射型的光学式传感器构成,检测上述横动的纱线,上述纱线检测传感器安装于上述导纱器的上述第一引导壁部。根据本技术方案,由于纱线检测传感器安装于为了对纱线进行引导而配置于横动装置的附近的导纱器的第一引导壁部,因此能够在靠近横动装置的位置进行纱线的检测。并且,若纱线检测传感器为反射型传感器,由于发光部和感光部邻接地排列配置,因此,与发光部和感光部对置配置的透射型传感器相比,容易进行发光面以及感光面的清扫。并且,若是反射型传感器,则在设置于导纱器的情况下与透射型传感器不同,能够以不从引导面突出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防止与其他部件干涉。第二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纱线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一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纱线卷取装置中,上述纱线检测传感器安装于上述第一引导壁部的与上述引导面相反侧的面,在上述第一引导壁部形成有光通过部,来自上述发光部的照射光以及上述照射光由沿着上述引导面横动的纱线反射而得的反射光通过上述光通过部。根据本技术方案,由于纱线检测传感器设置于导纱器的与横动的纱线所移动的引导面相反侧的面,且在第一引导壁部形成有供来自发光部的照射光以及反射光通过的光贯通孔,因此,横动的纱线不会与发光部以及感光部接触,能够防止发光部以及感光部的损伤。并且,飞花难以附着于发光部以及感光部。第三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纱线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二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纱线 卷取装置中,上述导纱器具备第二引导壁部,该第二引导壁部配置成,隔着横动的纱线的纱线通道与上述引导面对置,上述第二引导壁部配置成,覆盖上述第一引导壁部的上述引导面的、形成上述光通过部的部分的周边。根据本技术方案,由于第二引导壁部配置成覆盖导纱器的供光通过的光通过部,因此能够利用第二引导壁部可靠地防止发光部以及感光部的损伤。并且,飞花更加难以附着于发光部以及感光部。第四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纱线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纱线卷取装置中,在上述第二引导壁部覆盖上述第一引导壁部的上述光通过部的部分形成有贯通孔。根据本技术方案,由于在第二引导壁部的覆盖光通过部的部分形成有贯通孔,因此能够通过该贯通孔容易地进行纱线检测传感器的清扫。第五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纱线卷取装置的特征在于,在第三或第四技术方案所涉及的纱线卷取装置中,上述导纱器由板状的部件形成,上述第二引导壁部通过上述导纱器在上述第一引导壁部的由上述横动装置使纱线横动的横动方向上的端部朝上述引导面侧折回而形成。根据本技术方案,通过将板状的导纱器在第一壁部的横动方向上的端部折回而形成第二引导壁部,因此能够利用一个部件形成第一引导壁部和第二引导壁部。根据本技术,由于纱线检测传感器安装于配置在横动滚筒的附近的导纱器的第一引导壁部,因此能够在靠近横动滚筒的位置进行纱线的检测。并且,由于纱线检测传感器为反射型传感器,因此,与发光部和感光部对置配置的透射型传感器相比,容易进行发光面以及感光面的清扫。并且,若是反射型传感器,则在设置于导纱器的情况下与透射型传感器不同,能够以不从引导面突出的方式配置,因此能够防止与其他部件干涉。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卷取单元的简要结构图。图2是图I的横动滚筒附近的放大图。图3是从箭头III的方向观察图2的图。图4是沿着图2的IV-IV线的剖视图。图5是示出图2的导线器折弯之前的状态的图。具体实施方式其次,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是将本技术应用于具备多个将从喂纱筒管退绕的纱线卷取于卷取管而形成卷装的卷取单元的自动络纱机的一例。自动络纱机I具有沿一个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形成一个卷装的卷取单元的结构。如图I所示,卷取单元I分别具备筒管支承部3以及纱线卷取部4。进而,卷取单元I利用筒管支承部3对所供给的喂纱筒管8进行保持,并一边使从该喂纱筒管8退绕的细纱Y横动一边将其卷绕于卷取管6,从而形成规定形状的卷装P。另外,其中,将图I中的纸面近前侧定义为操作者对卷取单元I进行操作的前侧(正面侧),将纸面里侧定义为与前侧相反的后侧(背面侧)。筒管支承部3将从未图示的筒管供给装置供给的喂纱筒管8保持在直立状态。在筒管支承部3与纱线卷取部4之间的纱线行进路径上,自筒管支承部3侧起依次配设有纱线退绕辅助装置11、张力赋予装置12、接头装置13以及清纱器14(纱疵检测装置)。纱线退绕辅助装置11使覆盖于喂纱筒管8的上端部的活动筒体21随着纱线Y的退绕的进展而下降,由此来限制退绕中的纱线Y的膨胀(气圈),由此使退绕张力稳定。张力赋予装置12是用于对行进的纱线Y赋予规定的张力的装置。作为该张力赋予装置12,例如能够使用具有固定梳齿和活动梳齿的栅栏式的装置,上述活动梳齿配设成能够相对于上述固定梳齿移动。接头装置13是在后述的清纱器14检测到纱疵而进行剪纱时、或者在来自喂纱筒管8的纱线退绕中发生断头时,对喂纱侧的纱线(下纱线)和卷取侧的纱线(上纱线)进行接头的装置。作为该接头装置13,例如能够使用具有进行上纱头和下纱头的各自的解捻的解捻喷嘴以及对解捻后的两个纱头作用回旋空气流而进行合股加捻的加捻喷嘴的、所谓的气动式的接头装置(气动捻接器)。清纱器14是用于检测有无粗节等纱疵、或有无纱线的装置,且附设有当检测到纱疵时进行剪纱用的切断器。在接头装置1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纱线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卷取装置具有:横动装置,该横动装置使要卷取到旋转的卷取卷装的纱线横动;导纱器,该导纱器配置于所述横动装置的纱线通道上游侧,且具有利用引导面对横动的纱线进行引导的第一引导壁部;以及纱线检测传感器,该纱线检测传感器由具有发光部和感光部的反射型的光学式传感器构成,检测所述横动的纱线,所述纱线检测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导纱器的所述第一引导壁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9.20 JP 2011-2045661.一种纱线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卷取装置具有 横动装置,该横动装置使要卷取到旋转的卷取卷装的纱线横动; 导纱器,该导纱器配置于所述横动装置的纱线通道上游侧,且具有利用引导面对横动的纱线进行引导的第一引导壁部;以及 纱线检测传感器,该纱线检测传感器由具有发光部和感光部的反射型的光学式传感器构成,检测所述横动的纱线, 所述纱线检测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导纱器的所述第一引导壁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纱线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纱线检测传感器安装于所述第一引导壁部的与所述引导面相反侧的面, 在所述第一引导壁部形成有光通过部,来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元谦治高安孝治
申请(专利权)人:村田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