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密封圈打油翻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3718 阅读:1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密封圈打油翻转装置,包括翻料主体和振动盘,设于所述翻料主体内部左侧的翻料板,设于所述翻料主体前侧左下方的气缸III、前侧面右下部的气缸I与上料板、前侧右上方的气缸II,设于所述翻料主体右侧的回转气缸与推料板、右上侧的气缸IV,以及设于所述翻料主体左侧的翻料主体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密封圈打油翻转装置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成本较低、可进行全自动上料、打油、翻转和送料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设备
,特别涉及ー种密封圈打油翻转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エ业上对密封圈打油翻转加工时一般采用手工或半自动化操作,即エ件的上料、打油、翻转和送料需要通过手工或半机械化来完成,随着人力成本的不断攀升,这样的加工过程不但费エ费时,还存在产品质量不稳定、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加工成本高等缺陷和不足,故研制一种自动化的密封圈打油翻转装置,已成为行业研究的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密封圈打油翻转装置,具有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稳定、生产成本较低、可进行全自动上料、打油、翻转和送料等优点。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ー种密封圈打油翻转装置,包括翻料主体和振动盘,设于所述翻料主体内部左侧的翻料板,设于所述翻料主体前侧左下方的气缸III、前侧面右下部的气缸I与上料板、前侧右上方的气缸II,设于所述翻料主体右侧的回转气缸与推料板、右上侧的气缸IV,以及设于所述翻料主体左侧的翻料主体挡板。进ー步地,所述翻料主体挡板外侧设有密封圈轨道底板,所述密封圈轨道底板前侧面设有气缸V、上方设有拨叉,所述气缸V与所述拨叉连接。所述气缸V带动所述拨叉沿E方向运动,可以将密封圈分开,确定中心距,为下一道エ序取料做准备。进ー步地,所述翻料主体后侧面设有翻料主体支撑A、前侧面左下方设有翻料主体支撑B。所述翻料主体支撑A和翻料主体支撑B固定于工作台面上。进ー步地,所述振动盘的出料嘴与所述上料板连接。进ー步地,所述上料板与所述气缸I的活塞杆连接。进ー步地,所述气缸III与所述推料板连接。进ー步地,所述气缸IV与所述推料板连接。进ー步地,所述密封圈轨道底板固定在所述翻料主体挡板外側。本技术由于采用全自动化上料、打油、翻转和送料,由精确设计的程序进行控制,減少了人工的使用、提高了生产效率、提高了产品的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部件展开示意图.图中1、气缸I; 2、气缸II;3、气缸III;4、翻料主体支撑B ;5、回转气缸;6、气缸IV;7、翻料主体支撑A ;8、翻料主体;9、翻料板;10、翻料主体挡板;11、密封圈轨道底板;12、气缸V ;13、推料板;14、上料板;15、振动盘;16、拨叉;17、出料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ー步说明。实施例,见图I至图2所示 本技术所述的ー种密封圈打油翻转装置,包括翻料主体8和振动盘15,设于所述翻料主体8内部左侧的翻料板9,设于所述翻料主体前侧左下方的气缸1113、前侧面右下部的气缸Il与上料板14、前侧右上方的气缸112,设于所述翻料主体8右侧的回转气缸5与推料板13、右上侧的气缸IV6,以及设于所述翻料主体8左侧的翻料主体挡板10,所述翻料主体挡板10外侧设有密封圈轨道底板11,所述密封圈轨道底板11固定在所述翻料主体挡板10外侧,所述密封圈轨道底板11前侧面设有气缸V12、上方设有拨叉16,所述气缸V12与所述拨叉16连接,所述翻料主体8后侧面设有翻料主体支撑A7、前侧面左下方设有翻料主体支撑B4,所述翻料主体支撑A7和翻料主体支撑B4固定于工作台面上,所述振动盘15的出料嘴17与所述上料板14连接,所述上料板14与所述气缸Il的活塞杆连接,所述气缸II13与所述推料板13连接,所述气缸IV6与所述推料板13连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振动盘15将放置于其中的密封圈进行排序,然后将密封圈输出到出料嘴17轨道上,输送到上料板14上;气缸112的活塞杆带动油头沿B反方向运动,给密封圈上油,上油后气缸112沿B方向返回;气缸Il推动上料板14进入翻料主体8里面,此时气缸112带动油头沿B反方向运动,给油头沾油,油头沾油后返回复位;气缸III3带动推料板13沿C反方向运动,将密封圈推至翻料板9中,然后气缸III3带动推料板13沿C方向运动复位至初始位置;回转气缸5带动翻转板9沿g方向旋转180°,此时气缸III3带动推料板13沿C反方向运动,同时在气缸IV6的作用下将密封圈推至密封圈轨道底板11上;回转气缸5复位至初始位置,气缸III3复位至初始位置,气缸Il复位至初始位置;气缸V12带动拨叉16沿E方向运动,分开密封圈,确定中心距,为下一道エ序取料做准备;气缸V12复位至初始位;返回进行下一次循环。整个过程用传感器检测机械动作是否到位,以维护正常循环生产。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申请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密封圈打油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料主体(8)和振动盘(15),设于所述翻料主体(8)内部左侧的翻料板(9),设于所述翻料主体(8)前侧左下方的气缸III(3)、前侧面右下部的气缸I(1)与上料板(14)、前侧右上方的气缸II(2),设于所述翻料主体(8)右侧的回转气缸(5)与推料板(13)、右上侧的气缸IV(6),以及设于所述翻料主体(8)左侧的翻料主体挡板(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圈打油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翻料主体(8)和振动盘(15),设于所述翻料主体(8)内部左侧的翻料板(9),设于所述翻料主体(8)前侧左下方的气缸III (3)、前侧面右下部的气缸I (I)与上料板(14)、前侧右上方的气缸II (2),设于所述翻料主体(8)右侧的回转气缸(5)与推料板(13)、右上侧的气缸IV(6),以及设于所述翻料主体(8)左侧的翻料主体挡板(10)。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封圈打油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料主体挡板(8)外侧设有密封圈轨道底板(11),所述密封圈轨道底板(11)前侧面设有气缸V(12)、上方设有拨叉(16),所述气缸V(12)与所述拨叉(16)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密封圈打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涛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沃特美逊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