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浇筑的运输料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3547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浇筑的运输料斗装置。料斗壳体上安装液压千斤顶,液压千斤顶通过油管分别与液压泵、手动液压泵相连;料斗壳体两侧各安装1个振动器,料斗壳体一端头安装搅拌减速机,搅拌减速机通过齿轮与搅拌长轴相连;料斗壳体通过连接臂与两个料斗门连接;液压泵、搅拌减速机、振动器通过电线与电控柜相连接。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节约成本,能大幅提高功效的特点。在Ⅰ型轨道板混凝土浇筑运输过程中,采用该料斗施工,功效好,节省人工,速度快,同时由于该料斗自带搅拌功能,所以混凝土质量得到保证,料斗宽度和轨道板宽度一致保证一次浇筑成型,广泛用于无砟轨道混凝土轨道板混凝土浇筑运输及其他行业的混凝土运输和浇筑。(*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运输浇注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混凝土浇筑的运输料斗装置
技术介绍
CRTS I型无砟轨道板作为无砟道床施工被广泛推广,CRTS I型轨道板关键工序之一是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品质直接影响着轨道板的质量,根据TB10424-2010文《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规范》5. 10条规定运输混凝土设备的内壁应平整光滑,不吸水,不漏水,料斗卸料门应开启方便灵活,不漏衆。在运输已搅拌好混凝土时,宜以2-4r/min的转速·度搅动,卸料前应以常速再次搅拌,规范对混凝土施工要求高,当前在轨道板施工中,混凝土运输大多采用圆柱料斗。这种料斗存在三大缺陷I)、没有搅拌装置,在混凝土卸料时无法实现规范要求的运输过程搅拌和卸料的再次搅拌。2)、卸料时,没有振动装置,大量混凝土粘贴在罐体内壁上,需要人工清理,造成内壁不平整光滑。3)、圆桶料斗的卸料门是人工手动开关,经常因开关不及时或者关闭不密封,产生漏浆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简易方便,省时、省工,保证CRTS I型轨道板混凝土质量的一种混凝土浇筑的运输料斗装置。为了满足施工要求,保证混凝土的质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浇筑的运输料斗装置,该料斗装置由料斗壳体、液压组件、机械组件、电控电路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斗壳体(1)上安装至少2个液压千斤顶(2),液压千斤顶(2)通过油管分别与液压泵(3)、手动液压泵(10)相连;所述料斗壳体(1)两侧各安装1个振动器(4),料斗壳体(1)一端头安装搅拌减速机(5),搅拌减速机(5)通过齿轮与搅拌长轴(6)相连;所述料斗壳体(1)通过连接臂(8)与两个料斗门(7)连接;所述液压泵(3)、搅拌减速机(5)、振动器(4)通过电线与电控柜(9)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毅旁刘智博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二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