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料结构,用于安放工件,该放料结构为可充气变形结构,该放料结构具有一个充气口,该放料结构充气前为平板状,该放料结构充气后在其表面上形成用于安放工件的凸起部或容纳槽。上述放料结构能够充气变形,在无充气状态体积小,便于堆叠存储,占据较小的空间。需要使用时,取出也较为方便。由于放料结构中充满气体,使得放料结构抗震效果好,有效地保护工件不受摩擦或碰伤。(*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放料结构,特别涉及ー种可充气变形的放料结构。
技术介绍
在产品生产中,需利用托盘等放料结构盛放产品,为了实现批量化生产,需要将多个放料结构在放置产品前堆叠于一起。盛放产品时,依次将各个放料结构抽出即可。然而,由于堆放时各个放料结构紧密接触,取出时需要花费较大力气才能从堆叠的放料结构中取出ー个使用。而且,一般的托盘等放料结构硬度较大,使得エ件放置于其中时容易受到摩擦或碰伤,且抗震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ー种堆叠时易抽出且抗震效果好的放料结构。ー种放料结构,用于安放エ件,该放料结构为可充气变形结构,该放料结构具有一个充气ロ,该放料结构充气前为平板状,该放料结构充气后在其表面上形成用于安放エ件的凸起部或容纳槽。上述放料结构能够充气变形,在无充气状态体积小,便于堆叠存储,占据较小的空间。需要使用时,取出也较为方便。由于放料结构中充满气体,使得放料结构抗震效果好,有效地保护エ件不受摩擦或碰伤。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方式的放料结构充气前的状态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放料结构充气后的状态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放料结构[Too第一安放部10第二安放部30第一連接部50第二連接部70容纳空间90第一容纳槽11第二容纳槽13第三容纳槽15卡合槽17凸起部31卡扣端71卡扣部711容纳槽Iテ13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请同时參阅图I及图2,本实施方式中的放料结构100用于放置多个エ件(图未示)。放料结构100为可充气变形结构,其由柔性材料制成,例如橡胶、塑料等,其充气前的状态如图1,充气后的状态如图2。放料结构100充气前为近似平面结构,有利于放料结构100闲置时,堆叠多个放料结构100,以节省空间。放料结构100上具有充气ロ(图未示)及成型于放料结构100的密封塞(图未示),充气ロ用于对放料结构100充气及放气,密封塞用于充气后密封充气ロ以使得气体保持在放料结构100中。充气后,放料结构100包括第一安放部10、第二安放部30、第一连接部50及第ニ连接部70,且第一安放部10、第二安放部30、第一连接部50及第ニ连接部70均为中空结构。第一安放部10、第二安放部30、第一连接部50及第ニ连接部70共同围成ー个容纳空间90。第一安放部10位于第二安放部30的上方,且与第二安放部30平行。第一安放部10及第ニ安放部30分别用于放置不同的エ件,放置于第二安放部30上的エ件容纳于容纳空间90中。第一连接部50及第ニ连接部70分别连接第一安放部10与第二安放部30的两端,并用于支撑第一安放部10。第一安放部10远离第二安放部30的顶面上形成有至少ー个容纳槽,以安放及定·位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容纳槽为三个,分别为第一容纳槽11、第二容纳槽13及第三容纳槽15。第二容纳槽13及第三容纳槽15位于第一容纳槽11的两侧,且相互平行。第一容纳槽11、第二容纳槽13及第三容纳槽15的轮廓分别与不同的エ件外轮廓相匹配,以将エ件稳置于第一容纳槽11、第二容纳槽13及第三容纳槽15中。第一安放部10还于远离第一连接部50的一端形成有卡合槽17,以与第二连接部70配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卡合槽17为长条状。第二安放部30靠近第一安放部10的侧面上凸伸形成有至少ー个凸起部31,凸起部31用于方便安放及定位形成有开ロ的エ件。安放时,将エ件的开ロ与凸起部31相配合,以将エ件稳置于第二安放部30。凸起部31的外轮廓与エ件的开ロ的内轮廓相匹配。可以理解,凸起部31可为多个,根据需要放置的エ件数量決定。第一连接部50连接第一安放部10及第ニ安放部30两个相邻的端部,且第一连接部50与第一安放部10及第ニ安放部30相连通。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部50垂直第一安放部10及第ニ安放部30。第二连接部70与第二安放部30远离第一连接部50的一端相连通。由于放料结构100为充气变形材料制成,所以第二连接部70能够相对第二安放部30转动。第二连接部70远离第二安放部30的一端形成卡扣端71,卡扣端71朝向容纳空间90凸伸形成卡扣部711,以与第一安放部10的卡合槽17相卡合,以将第二连接部70与第一安放部10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扣部711为长条状。卡扣端71远离第二安放部30的侧面上形成有容纳槽713,用于放置与容纳槽713相匹配的エ件。使用吋,从充气ロ向放料结构100充气,使得放料结构100充气膨胀成为立体状,将密封塞密封充气ロ。将开设有与凸起部31相匹配的开ロ的エ件套设在凸起部31上,且エ件与凸起部31配合。将第二连接部70折弯至与第一连接部50平行,并使卡扣部711与卡合槽17相卡合。将外轮廓与第一容纳槽11、第二容纳槽13、第三容纳槽15及容纳槽713相适配的エ件分别容纳于第一容纳槽11、第二容纳槽13、第三容纳槽15及容纳槽713中。放料结构100不需使用吋,只需将密封塞从充气ロ移开,使得放料结构100中的气体释放出来即可。可以理解,第一安放部10上也可形成放置或定位エ件的凸起部,该エ件具有与该凸起部相匹配的开ロ。第二安放部30上也可形成容纳エ件的容纳槽。放料结构100根据需安放的エ件可划分为ー层、三层或更多层。放料结构100还可根据ー套产品的各部分零件,形成与各部分零件相匹配的凸起部或容纳槽,并进行优化排配。本实施方式中的放料结构100在充气前为大致平板状,便于堆叠存储,且闲置时占据较小的空间。需要使用时,取出也较为方便。由于制成放料结构100的材料为柔性材料,且放料结构100中充满气体,使得放料结构100抗震效果好,有效地保护エ件不受摩擦或碰伤。放料结构100由于类似于充气气球原理,能够较轻易、快速地成型多种轮廓复杂的容纳槽11,13,15,713或凸起部31,以稳置轮廓复杂的エ件。并且能够通过エ件的大小及数量,将放料结构100设置于多层结构,优化安放配置。并通过卡扣部711与卡合槽17相卡合,避免放料结构100晃动。·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于本技术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只要其不偏离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均可。这些依据本技术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放料结构,用于安放工件,其特征在于:该放料结构为可充气变形结构,该放料结构具有一个充气口,该放料结构充气前为平板状,该放料结构充气后在其表面上形成用于安放工件的凸起部或容纳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料结构,用于安放工件,其特征在于该放料结构为可充气变形结构,该放料结构具有一个充气口,该放料结构充气前为平板状,该放料结构充气后在其表面上形成用于安放工件的凸起部或容纳槽。2.如权利要求I的所述的放料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放料结构充气后包括第一安放部、第二安放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该第一安放部、该第一连接部、该第二安放部及该第二连接部依次相连,且共同围成一个容纳空间。3.如权利要求2的所述的放料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放料结构充气后,该第一安放部平行于该第二安放部,该第一连接部与该第一安放部及该第二安放部连通,该第二连接部的一端与该第二安放部连通,另一端与该第一安放部远离该第一连接部的一端卡合。4.如权利要求3的所述的放料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放料结构充气后,该第一连接件平行该第二连接件,该第一连接件垂直该第一安放部及该第二安放部。5.如权利要求3的所述的放料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钊,
申请(专利权)人:国基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