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收折式置物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342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26
一种可收折式置物箱包括一箱体、四上水平杆、两下固定杆及两立杆,箱体包括一底部及连接于底部侧缘的两第一侧面及两第二侧面,两第一侧面及两第二侧面皆相对设置,底部、第一侧面及第二侧面围成一置物空间,所述上水平杆分别设于两第一侧面和两第二侧面上方,所述两下平行杆分别设于两第一侧面底部,所述两立杆装设于两第二侧面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收折式置物藉由所述四上水平杆分别设于两第一侧面和两第二侧面上方,两下平行杆分别设于两第一侧面底部,所述两立杆分别装设于两第二侧面上,增进箱体撑立后的强度,配合稳固,不使用时,可收折式置物箱轻易完成收折,结构简单,减少生产工序,降低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置物箱,特 别是涉及一种可收折式置物箱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9211605. 8公开了一种收折式置物,该收折式置物箱用软性布料构成的矩形箱体,其上端四边分别设有一上水平杆,箱体下端的相对两边分别设有一下水平杆,箱体的四个垂直边分别设有一立杆,且相邻的上水平杆端部之间、相邻的下水平杆端部之间以及立杆与上下水平杆的端部之间,保持有适当距离,箱体的各个垂直壁面形成有对角交叉的折线,该转性箱体可通过这些立杆,上水平杆及下水平杆支撑成可放置物品的置物的置物箱,并可将其扭转后而折叠成扁平状,该箱体的各垂直侧壁面分别设置四个三角形状的板体,且板体的形状对应但是小于上述交述交叉折线所形成的四个三角形状,板体的各边分别与折线,上水平杆,立杆及下水平杆之间保持适当距离,以达到折叠效果,增进撑立后的强度,但这种置物箱结构部件多,制作繁琐且不便于折叠。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结构复杂、制作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可收折式置物箱。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收折式置物箱,包括一由布料围成的箱体、四条上水平杆、两条下固定杆及两条立杆,所述箱体包括的一底部及连接于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收折式置物箱,包括一由布料围成的箱体(10)、四条上水平杆(20)、两条下固定杆(30)及两条立杆(40),所述箱体(10)包括的一底部(11)及连接于底部(11)侧缘的两个第一侧面(12、12’)及两个第二侧面(13、13’),两个第一侧面(12、12’)相对设置,两个第二侧面(13、13’)相对设置,底部(11)、两个第一侧面(12、12’)及两个第二侧面(13、13’)围成一置物空间,所述四条上水平杆(20)分别设于两个第一侧面(12、12’)和两个第二侧面(13、13’)上方,所述四条上水平杆(20)外包覆有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下平行杆(30)分别设于两个第一侧面(12)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收折式置物箱,包括一由布料围成的箱体(10)、四条上水平杆(20)、两条下固定杆(30)及两条立杆(40),所述箱体(10)包括的一底部(11)及连接于底部(11)侧缘的两个第一侧面(12、12’)及两个第二侧面(13、13’),两个第一侧面(12、12’)相对设置,两个第二侧面(13、13’)相对设置,底部(11 )、两个第一侧面(12、12’)及两个第二侧面(13、13’)围成一置物空间,所述四条上水平杆(20)分别设于两个第一侧面(12、12’)和两个第二侧面(13、13’)上方,所述四条上水平杆(20)外包覆有布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下平行杆(30 )分别设于两个第一侧面(12 )底部,所述两条下平行杆(30 )外包覆有布料,所述两条立杆(40)装设于两个第二侧面(13)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可收折式置物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40)呈拱状,立杆(40)被包覆于布料内,包覆立杆(40)的布料延伸出于立杆(40)的两端部外并连接箱体(10)下部,第二侧面(13、13’)上方设有板状的限位部(131),限位部(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索彦峰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东寰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