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飞专利>正文

可变形座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3040 阅读:1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可变形座垫,包括靠垫和与该靠垫活动连接的坐垫,该靠垫包括呈三角形柱体结构的若干个靠垫单元,该若干个靠垫单元通过设于靠垫单元侧壁上的棱边依次连接,相邻靠垫单元之间通过彼此相邻的面依次活动连接;若干个靠垫单元包括分别位于靠垫两端的第一靠垫单元和第二靠垫单元;该坐垫包括呈三角形柱体结构的若干个坐垫单元,该若干个坐垫单元通过设于坐垫单元侧壁上的棱边依次连接,相邻坐垫单元之间通过彼此相邻的面依次活动连接;该若干个坐垫单元包括分别位于坐垫两端的第一坐垫单元和第二坐垫单元;第二靠垫单元和第二坐垫单元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以上结构,功能多样化,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使用更加舒适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家居用品领域,具体涉及可变形座垫
技术介绍
坐垫是汽车内部座椅上的常见用品,目前,为了舒适,很多人在车内座椅都准备了带有靠垫的坐垫。但是现有坐垫结构功能单一,无法单凭一个颈枕满足使用者不同的需求;而且携带收纳不方便,对于例如汽车内部有限的空间而言,占用空间大,不使用时不 便于存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公开了可变形座垫,解决了结构功能单一、收纳不便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可变形座垫,包括靠垫和与该靠垫活动连接的坐垫;该靠垫包括呈三角形柱体结构的若干个靠垫单元,该若干个靠垫单元通过设于靠垫单元侧壁上的棱边依次连接,相邻靠垫单元之间通过彼此相邻的面依次活动连接;该若干个靠垫单元折叠后形成呈多边形柱体结构的颈枕且展开后形成靠垫,靠垫的背面呈平面且正面设有靠垫单元表面构成的起伏结构;若干个靠垫单元包括分别位于靠垫两端的第一靠垫单元和第二靠垫单元;该坐垫包括呈三角形柱体结构的若干个坐垫单元,该若干个坐垫单元通过设于坐垫单元侧壁上的棱边依次连接,相邻坐垫单元之间通过彼此相邻的面依次活动连接;该若干个坐垫单元折叠后形成呈多边形柱体结构的腰靠且展开后形成坐垫,坐垫的背面呈平面且正面设有坐垫单元表面构成的起伏结构;该若干个坐垫单元包括分别位于坐垫两端的第一坐垫单元和第二坐垫单元;第二靠垫单元和第二坐垫单元活动连接。进一步,每个靠垫单元都包括用于与其它靠垫单元面磁性连接的第一靠垫面和第二靠垫面,第一靠垫面设有正极磁扣,第二靠垫面设有与该正极磁扣配合的负极磁扣。进一步,第一靠垫单元连接有在若干个靠垫单元折叠形成颈枕时与第二靠垫单元配合的靠垫连接片,该靠垫连接片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靠垫的第一固定结构;第二靠垫单元设有用于安装固定靠垫的第二固定结构。进一步,第一固定结构为插扣结构,该插扣结构包括插口、用于连接插口与靠垫连接片的第一拉带、与插口配合的插扣和用于连接插扣与靠垫连接片的第二拉带;第二固定结构为弹力松紧带。进一步,若干个靠垫单元为六个靠垫单元,颈枕为呈六边形柱体结构的颈枕。进一步,每个坐垫单元都包括用于与其它坐垫单元面磁性连接的第一坐垫面和第二坐垫面,第一坐垫面设有正极磁扣,第二坐垫面设有与该正极磁扣配合的负极磁扣。进一步,第一坐垫单元设有第一坐垫连接片,第二坐垫单元设有第二坐垫连接片,第一坐垫连接片和第二坐垫连接片在若干个坐垫单元折叠形成腰靠时相互配合磁性连接,第一坐垫连接片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坐垫的第一坐垫连接结构,第二坐垫连接片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坐垫的第二坐垫连接结构。进一步,第一坐垫连接结构为第一弹性松紧带和与该第一弹性松紧带配合用于固定的挂钩,第二坐垫连接结构为第二弹性松紧带和与该弹性松紧带配合用于固定坐垫的八角扣。进一步,若干个坐垫单元为五个坐垫单元,腰靠为呈五边形柱体结构的腰靠。进一步,第二靠垫单元和第二坐垫单元通过八角扣活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可变形座垫采用折叠收纳可形成多边形柱体结构的颈枕和靠垫的结构,收纳携带方便,节约空间,功能多样化,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且设有固定装置的结构,使得可变形座垫与座椅固定,使用更加舒适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本技术可变形座垫的实施例安装在汽车座椅上的示意图,此时可变形座垫展开。图2是图I中可变形座垫安装在汽车座椅上的示意图,此时可变形座垫折叠。图3是图I中靠垫的示意图,此时靠垫单元展开形成靠垫;图4是图3中靠垫的示意图,此时靠垫单元折叠形成颈枕;图5是图I中的坐垫的示意图,此时坐垫单元展开形成坐垫;图6是图5中的坐垫的示意图,此时坐垫单元折叠形成颈枕。图中,I-靠垫;11_正面;2-颈枕;3_靠垫单元;31_侧壁;32_棱边;33_第一靠垫面;34_第二靠垫面;35_第一靠垫单元;36_第二靠垫单元;37_靠垫连接片;4_正极磁扣;5_负极磁扣;6_插扣结构;61_插口 ;62_第一拉带;63_插扣;64_第二拉带;7_弹力松紧带;8_坐垫;9_坐垫单元;91_侧壁;92_棱边;93_第一坐垫单元;94_第二坐垫单元;95-第一坐垫面;96_第二坐垫面;97_第一坐垫连接片;971_第一弹性松紧带;98_第二坐垫连接片;981_第二弹性松紧带;10_腰靠;101-八角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实施例一可变形座垫,包括靠垫和与该靠垫活动连接的坐垫;[0031 ] 该靠垫包括呈三角形柱体结构的若干个靠垫单元,该若干个靠垫单元通过设于靠垫单元侧壁上的棱边依次连接,相邻靠垫单元之间通过彼此相邻的面依次活动连接;该若干个靠垫单元折叠后形成呈多边形柱体结构的颈枕且展开后形成靠垫,靠垫的背面呈平面且正面设有靠垫单元表面构成的起伏结构;若干个靠垫单元包括分别位于靠垫两端的第一靠垫单元和第二靠垫单元;该坐垫包括呈三角形柱体结构的若干个坐垫单元,该若干个坐垫单元通过设于坐垫单元侧壁上的棱边依次连接,相邻坐垫单元之间通过彼此相邻的面依次活动连接;该若干个坐垫单元折叠后形成呈多边形柱体结构的腰靠且展开后形成坐垫,坐垫的背面呈平面且正面设有坐垫单元表面构成的起伏结构;该若干个坐垫单元包括分别位于坐垫两端的第一坐垫单元和第二坐垫单元;第二靠垫单元和第二坐垫单元活动连接。实施例二如图I和图2本实施例所示可变形座垫,包括靠垫I和与该靠垫I活动连接的坐垫8。如图3和图4所示,靠垫I包括呈三角形柱体结构的六个靠垫单元3,该六个靠垫单元3通过设于靠垫单元侧壁31上的棱边32依次连接,相邻靠垫单元3之间通过彼此相邻的面依次活动连接。该六个靠垫单元3折叠后形成呈六边形柱体结构的颈枕2且展开后形成靠垫1,靠垫I的背面呈平面且正面11设有靠垫单元表面构成的起伏结构。采用以上结构,使得靠垫I功能多样化,满足使用者不同的使用需求,携带收纳方便。六个靠垫单元中的每个靠垫单元3都包括用于与其它靠垫单元面连接的第一靠垫面33和第二靠垫面34,第一靠垫面33设有正极磁扣4,第二靠垫面设有与该正极磁扣4配合的负极磁扣5。六个靠垫单元包括分别位于靠垫两端的第一靠垫单元35和第二靠垫单元36。第一靠垫单元35连接有在六个靠垫单元3折叠形成颈枕2时与第二靠垫单元配合的靠垫连接片37,该靠垫连接片37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靠垫的插扣结构6。该插扣结构6包括插口61、用于连接插口 61与靠垫连接片37的第一拉带62、与插口 61配合的插扣63和用于连接插扣63与靠垫连接片37的第二拉带64。第二靠垫单元36设有用于辅助安装固定靠垫的弹力松紧带7。采用插扣结构6和弹力松紧带7,能使得靠垫I与汽车前排座椅固定,防止移位,使用更加舒适方便。如图5和图6所示,坐垫8包括呈三角形柱体结构的五个坐垫单元9,该五个坐垫单元9通过设于坐垫单元侧壁91上的棱边92依次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可变形座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靠垫和与该靠垫活动连接的坐垫;该靠垫包括呈三角形柱体结构的若干个靠垫单元,该若干个靠垫单元通过设于靠垫单元侧壁上的棱边依次连接,相邻靠垫单元之间通过彼此相邻的面依次活动连接;该若干个靠垫单元折叠后形成呈多边形柱体结构的颈枕且展开后形成靠垫,靠垫的背面呈平面且正面设有靠垫单元表面构成的起伏结构;若干个靠垫单元包括分别位于靠垫两端的第一靠垫单元和第二靠垫单元;该坐垫包括呈三角形柱体结构的若干个坐垫单元,该若干个坐垫单元通过设于坐垫单元侧壁上的棱边依次连接,相邻坐垫单元之间通过彼此相邻的面依次活动连接;该若干个坐垫单元折叠后形成呈多边形柱体结构的腰靠且展开后形成坐垫,坐垫的背面呈平面且正面设有坐垫单元表面构成的起伏结构;该若干个坐垫单元包括分别位于坐垫两端的第一坐垫单元和第二坐垫单元;第二靠垫单元和第二坐垫单元活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可变形座垫,其特征在于包括靠垫和与该靠垫活动连接的坐垫; 该靠垫包括呈三角形柱体结构的若干个靠垫单元,该若干个靠垫单元通过设于靠垫单元侧壁上的棱边依次连接,相邻靠垫单元之间通过彼此相邻的面依次活动连接;该若干个靠垫单元折叠后形成呈多边形柱体结构的颈枕且展开后形成靠垫,靠垫的背面呈平面且正面设有靠垫单元表面构成的起伏结构;若干个靠垫单元包括分别位于靠垫两端的第一靠垫单元和第二靠垫单元; 该坐垫包括呈三角形柱体结构的若干个坐垫单元,该若干个坐垫单元通过设于坐垫单元侧壁上的棱边依次连接,相邻坐垫单元之间通过彼此相邻的面依次活动连接;该若干个坐垫单元折叠后形成呈多边形柱体结构的腰靠且展开后形成坐垫,坐垫的背面呈平面且正面设有坐垫单元表面构成的起伏结构;该若干个坐垫单元包括分别位于坐垫两端的第一坐垫单元和第二坐垫单元; 第二靠垫单元和第二坐垫单元活动连接。2.如权利要求I所述可变形座垫,其特征在于每个靠垫单元都包括用于与其它靠垫单元面磁性连接的第一靠垫面和第二靠垫面,第一靠垫面设有正极磁扣,第二靠垫面设有负极磁扣。3.如权利要求2所述可变形座垫,其特征在于第一靠垫单元连接有在若干个靠垫单元折叠形成颈枕时与第二靠垫单元配合的靠垫连接片,该靠垫连接片上设有用于安装固定靠垫的第一固定结构;第二靠垫单元设有用于安装固定靠垫的第二固定结构。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飞
申请(专利权)人:刘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