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垫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30277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10 07:36
一种座垫壳体,具有握持部,用来供骑乘或运动用物品的座垫使用。该壳体包含有一顶面,一底面,一前端以及一后端。该壳体在结构上具有自该前端依序向该后端延伸的一窄前部以及一宽后部。一握持部布置于该底面邻近该后端的区域上,由此,当该壳体与座垫的其他部位结合而构成一完整的座垫时,装设有该座垫的骑乘或运动用物品可以在停止状态时轻易地被移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座垫壳体,具有握持部,用来供骑乘或运动用物品的座垫使用。该壳体包含有一顶面,一底面,一前端以及一后端。该壳体在结构上具有自该前端依序向该后端延伸的一窄前部以及一宽后部。一握持部布置于该底面邻近该后端的区域上,由此,当该壳体与座垫的其他部位结合而构成一完整的座垫时,装设有该座垫的骑乘或运动用物品可以在停止状态时轻易地被移动。【专利说明】座垫壳体
本技术是与骑乘或运动用物品的座垫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供所述座垫使用的座垫壳体。
技术介绍
供骑乘或运动用物品的座垫,例如自行车座垫或跑步机座垫,均必须具备有一硬质的座垫壳体做为整体座垫的支撑,而就目前所知的已知技术,所述座垫壳体并没有供使用者手部握持的设计,因此当该座垫所装配的对象较重,例如电动自行车,使用者即很难一手握持握把,另一手握持位于车身中央的座垫来移动车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即在提供一种供骑乘或运动用物品座垫使用的座垫壳体,其可供使用者的手部方便握持该座垫,而使所述物品在停止状态时轻易地被移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座垫壳体,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顶面,一底面,一前端以及一后端;—窄前部以及一宽后部自该前端依序向该后端延伸;以及—握持部布置于该底面邻近该后端的区域上;由此,当该壳体与座垫的其他部位结合而构成的一完整座垫时,装设有该座垫的骑乘或运动用物品可以在停止状态时轻易地被移动。其中该握持部为一自该壳体底面向上延伸的凹入区域。其中该握持部具有一呈开口状的凹入区域,该区域具有一前侧,一后侧,一右侧,一左侧以及一底侧,用以界定出一适当的握持空间。其中还包含有一由该握持部后侧与该壳体后端所界定的后侧壁,用以供使用者的手部可靠持于该后侧壁上。其中还包含有一堤部,该堤部自该凹入区域的开口端往下延伸。其中该堤部具有一前侧部,一右侧部以及一左侧部,由此使该凹入区域可具有较大的深度而容易握持。其中还包含一相邻于该堤部右侧部的第一后插座以及一相邻于该堤部左侧部的第二后插座,用以供座垫弹性弓架的二平行支条分别插入。其中该后侧壁具有一弧形底缘。其中该壳体还包含有一布置于该底面靠近该前端的前插座。其中该第一后插座与该堤部的右侧部直接连结在一起,该第二后插座与该堤部的右侧部直接连结在一起呈一体状,由此,该第一后插座与第二后插座将被该堤部的前侧部所桥接而可平均分散从该壳体传递至弹性弓架的压力。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其可供使用者的手部方便握持该座垫,而使所述物品在停止状态时轻易地被移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为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以下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本技术第一实施例自行车座垫壳体的底视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壳体沿图1中2-2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自行车座垫壳体的底视立体图;图4为图3所示壳体沿图3中4-4方向的剖视图;以及图5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自行车座垫壳体的底视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1及图2,本技术第一实施例为一自行车座垫壳体,如图号10所不。座垫壳体10是以具刚性的塑料材质制成,一般具有一顶面12,—底面14, 一前端16及一后端18。座垫壳体10在结构上是具有自前端16依序向后端18延伸的一窄前部20,一宽后部22,以及一布置于底面14邻近后端18的握持部24。在本实施例,握持部24为一自底面14向顶面12方向延伸的凹入区域,如图2所示。凹入区域24具有一前侧242,一后侧244,一右侧246,一左侧248以及一底侧250,用以界定出一适当的握持空间。凹入区域24的后侧244与壳体10后端18界定出一后侧壁26,用以供使用者的手部伸入凹入区域24后,可靠持于后侧壁26上。为了提供靠持的舒适度,后侧壁26可设计成具有一弧形底缘262,如图2所示。接着,请参阅图3及图4,图号30所示的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的自行车座垫壳体。壳体30在整体结构上类似于壳体10,两者的差异处在于壳体30的凹入区域32具有一自开口端向下延伸预定高度的堤部34。堤部34具有一前侧部342,一右侧面344以及一左侧面346,由此使凹入区域32可具有较大的深度而容易握持。另外,壳体30还具有一布置于底面38靠近前端40的前插座36, —第一后插座42布置于堤部34右侧部344的邻边,一第二后插座44布置于堤部34左侧部346的邻边。由此,使座垫的弹性弓架50可装设于壳体30上。更详细的说,弹性弓架50的前端52可插入前插座36, 二平行后端54、56分别插入第一后插座42及第二后插座44,如图3所不。最后,请参阅图5,其中图号60所示的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的自行车座垫壳体。座垫壳体60是近似于壳体30, 二者不同之处在于座垫壳体60的第一后插座62是与堤部64的右侧部642直接连结在一起呈一体状,第二后插座66是与堤部64的右侧部644同样地亦是直接连结在一起呈一体状,由此,第一后插座62与第二后插座66的将被堤部64前侧部646所桥接而可平均分散从壳体60传递至弹性弓架70的压力。【权利要求】1.一种座垫壳体,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顶面,一底面,一前端以及一后端; 一窄前部以及一宽后部自该前端依序向该后端延伸;以及 一握持部布置于该底面邻近该后端的区域上; 由此,当该壳体与座垫的其他部位结合而构成的一完整座垫时,装设有该座垫的骑乘或运动用物品可以在停止状态时轻易地被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垫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握持部为一自该壳体底面向上延伸的凹入区域。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垫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握持部具有一呈开口状的凹入区域,该区域具有一前侧,一后侧,一右侧,一左侧以及一底侧,用以界定出一适当的握持空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垫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有一由该握持部后侧与该壳体后端所界定的后侧壁,用以供使用者的手部可靠持于该后侧壁上。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座垫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有一堤部,该堤部自该凹入区域的开口端往下延伸。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垫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堤部具有一前侧部,一右侧部以及一左侧部,由此使该凹入区域可具有较大的深度而容易握持。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座垫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还包含一相邻于该堤部右侧部的第一后插座以及一相邻于该堤部左侧部的第二后插座,用以供座垫弹性弓架的二平行支条分别插入。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垫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后侧壁具有一弧形底缘。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垫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壳体还包含有一布置于该底面靠近该前端的前插座。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座垫壳体,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后插座与该堤部的右侧部直接连结在一起,该第二后插座与该堤部的右侧部直接连结在一起呈一体状,由此,该第一后插座与第二后插座将被该堤部的前侧部所桥接而可平均分散从该壳体传递至弹性弓架的压力。【文档编号】B62J1/00GK203581189SQ201320732226【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5日【专利技术者】余彩云 申请人:维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彩云
申请(专利权)人:维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