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抛丸机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2231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抛丸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有设置在抛丸机进料口前端的两对应的立柱,立柱内侧分别设备有两导轨,且上端的导轨为弧形翻转段,导轨内侧分别设有导槽,还包括有翻转料斗,翻转料斗两侧的底部分别转动安装有相互对应的导辊和导轮,导辊上设有过线槽,立柱的顶端分别安装有与导轮配合的收线轮,收线轮下方的两立柱之间设有横梁,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过线槽对应的过线轮,收线轮由电机驱动,导轮、过线槽、收线轮之间有钢丝绳穿过,料斗两侧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导柱,导柱与导轨内的导槽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一人即可操作,人工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自动化生产加工的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却输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抛丸机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抛丸处理是工厂广泛 采用的一种表面强化工艺,其设备简单、成本低廉,不受工件形状和位置限制,操作方便,但工作环境较差。抛丸广泛用于提高零件机械强度以及耐磨性、抗疲劳和耐腐蚀性等。还可用于表面消光、去氧化皮和消除铸、锻、焊件的残余应力等。抛丸介质可以是各种规格的砂,碳化硅颗粒、小钢球等,抛丸就是利用电机的离心力带动叶轮叶片甩出介质,介质利高速运转的作用力,打击工件表面,使其表面的杂质,铁锈等去除,并能达到表面的去除应力的作用,使工件难以返绣,从而达到除锈和防锈的效果。这是一个物理过程,比磷化要好。抛丸以后一般是不需要磷化的,只要直接涂敷就行了。目前,在抛丸机进料时大都是先将介质放置到装料框工,然后通过人工将装料框中的料送入抛丸机中,过程中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同时需多人配合操作,自动化程度低,不能满足批量加工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抛丸机自动上料装置,解决了已有的抛丸机采用多人配合进料,其操作麻烦,人工劳动强度大,费时费力,工作效率低,自动化强度低,不能满足批量加工生产的需求等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抛丸机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在抛丸机进料口前端的两对应的立柱,所述立柱内侧分别设备有两导轨,且上端的导轨为弧形翻转段,所述导轨内侧分别设有导槽,还包括有翻转料斗,所述翻转料斗两侧的底部分别转动安装有相互对应的导辊和导轮,所述导辊上设有过线槽,所述立柱的顶端分别安装有与导轮配合的收线轮,所述收线轮下方的两立柱之间设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过线槽对应的过线轮,所述收线轮由电机驱动,所述导轮、过线槽、收线轮之间有钢丝绳穿过,翻转料斗两侧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与导轨内的导槽配合。所述的立柱垂直或倾斜设置于抛丸机进料口前端。所述的翻转料斗包括有料仓和滑槽,所述料仓与滑槽为一体式结构,滑槽设置在料仓的内侧,且是内侧壁的延伸段。其原理是预先将介质放置到翻转料斗中,然后配合导轨、导槽、导辊、导轮、过线槽、收线轮以及钢丝绳组成的提升翻转机构,即可完成进料,过程中一人即可操作,人工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自动化生产加工的要求。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一人即可操作,人工劳动强度小,省时省力,提高了工作效率,满足了自动化生产加工的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一种抛丸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有设置在抛丸机进料口前端的两对应的立柱1,立柱I内侧分别设备有两导轨2,且上端的导轨2为弧形翻转段,导轨2内侧分别设有导槽3,还包括有翻转料斗4,翻转料斗4两侧的底部分别转动安装有相互对应的导辊5和导轮6,导辊5上设有过线槽7,立柱I的顶端分别安装有与导轮6配合的收线轮8,收线轮8下方的两立柱之间设有横梁9,横梁9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过线槽7对应的过线轮10,收线轮8由电机驱动,所述导轮6、过线槽7、收线轮8之间有钢丝绳11穿过,翻转料斗4两侧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导柱12,导柱12与导轨2内的导槽配合;所述的立柱I垂直或倾斜设置于抛丸机进料口前端;所述的翻转料斗4包括有料仓13和滑槽14,料仓13与滑槽14为一体式结构,滑槽14设置在料仓13的内侧,且是内侧壁的延伸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抛丸机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在抛丸机进料口前端的两对应的立柱,所述立柱内侧分别设备有两导轨,且上端的导轨为弧形翻转段,所述导轨内侧分别设有导槽,还包括有翻转料斗,所述翻转料斗两侧的底部分别转动安装有相互对应的导辊和导轮,所述导辊上设有过线槽,所述立柱的顶端分别安装有与导轮配合的收线轮,所述收线轮下方的两立柱之间设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过线槽对应的过线轮,所述收线轮由电机驱动,所述导轮、过线槽、收线轮之间有钢丝绳穿过,翻转料斗两侧的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有导柱,所述导柱与导轨内的导槽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抛丸机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设置在抛丸机进料口前端的两对应的立柱,所述立柱内侧分别设备有两导轨,且上端的导轨为弧形翻转段,所述导轨内侧分别设有导槽,还包括有翻转料斗,所述翻转料斗两侧的底部分别转动安装有相互对应的导辊和导轮,所述导辊上设有过线槽,所述立柱的顶端分别安装有与导轮配合的收线轮,所述收线轮下方的两立柱之间设有横梁,所述横梁的两端分别安装有与过线槽对应的过线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奎琦陈正义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昌利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