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成分混合装置及3成分混合试剂盒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0622 阅读:1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3成分混合装置,所述3成分混合装置在将例如外科用手术或牙科用手术(或处置)等中使用的3成分混合粘结剂混合时任何人都能够容易且均匀地混合上述3成分的药物。所述3成分混合装置具有注射器和活塞,所述注射器在前端侧形成有药物排出口,并且第1垫圈和第2垫圈滑动自由地配置在该注射器上,在上述药物排出口和上述第1垫圈之间收纳第1药物,在上述第1垫圈与第2垫圈之间收纳第2药物,所述活塞在轴向上形成有贯通孔,且收纳有第3药物的药液容器能够自由拆装地安装于后端侧,进而上述活塞滑动自由地从前端侧插入到所述注射器中。(*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作为例如外科用手术或牙科用手术(或处置)等中使用的3成分混合粘结剂的混合容器优选的3成分混合装置及3成分混合试剂盒
技术介绍
例如在外科用手术或牙科用手术(或处置)中,通常利用缝合线进行缝合。利用该缝合线进行缝合时,由于利用人手长时间施行手术,所以无法完全避免感染的风险。而且,在术后会在较大的范围内残留鲜明的痕迹,因此近年来有时在外科用手术或牙科用手术中兼用缝合线和粘结剂、或单独使用粘结剂。如上所述在使伤口闭合中使用粘结剂时,当然可以减小实施手术时感染的风险,还可以进一步提高术后的美观性。作为外科用手术或牙科用手术(或处置)等中使用的粘结剂,大多数情况下将2种以上的成分混合后进行使用。使用现有这样的粘结剂时,将这些药物预先填充到各自的容器内。然后,在使用时取下第I成分容器和第2成分容器的盖,向某一方的容器中移入另一方药物进行使用,或者在新的容器中装入各药物,进而使用第3药物时,在混合有二种药物的容器内继续加入第3药物,这是一般的操作,但是混合药物为3种成分,使用时将上述3种成分适量、且均匀地混合的操作繁琐,要求改善。因此,作为2成分混合粘结剂的混合,普及如下这样的装置如专利文献I所述,预先将2成分分离填充到I个注射器内,使用时相对于注射器推压活塞,由此将在注射器内分离的2成分混合。但是,实际情况是也存在混合3成分的药物的粘结剂,需要一种任何人都能容易地进行上述操作的3成分混合装置。[专利文献I]日本特开平7-1362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目前实际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3成分混合装置,所述3成分混合装置例如将在外科用手术或牙科用手术(或处置)等中使用的3成分混合粘结剂混合时任何人都能容易且均匀地混合上述3种药物。进而,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优选使用于3成分混合粘结剂的3成分混合试剂盒。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3成分混合装置具有注射器,在前端侧形成有药物排出口,并且第I垫圈和第2垫圈滑动自由地配置在该注射器上,在上述药物排出口和上述第I垫圈之间收纳第I药物,在上述第I垫圈与第2垫圈之间收纳第2药物,和活塞,在轴向上形成有贯通孔,且收纳有第3药物的药液容器能够自由拆装地安装于后端侧,进而上述活塞滑动自由地从前端侧插入到上述注射器中,其特征在于,所述3成分混合装置的构成为,通过使上述活塞从上述注射器的后端侧向前端侧滑动,将上述药液容器内的上述第3药物通过上述贯通孔导入到上述注射器内,并且将上述药液容器内的上述第3药物、上述注射器内的上述第2药物与上述第I药物在上述注射器内依次混合,将混合有3成分的药物通过所述药物排出口向外方排出。如果为上述构成,则可以容易地进行3种药物的均匀混合。此处在本技术中,在上述注射器上分别设置有从上述注射器的内表面向外表面鼓出而形成的第I旁通槽和第2旁通槽,将上述第2垫圈移动到与上述第2旁通槽对准的位置时,在上述第2垫圈的两侧形成药物通路,将上述第I垫圈移动到与上述第I旁通槽对准的位置时,在上述第I垫圈的两侧形成药物通路。如果为上述构成,则可以将第3药物与第2药物、及上述2成分混合药物与第I药物通过形成于旁通槽的周围的药物通路进行混合。进而,在本技术中,优选在所述注射器上具有用于使上述活塞滑动的指靠凸缘。如果为上述构成,则可以容易地进行推压活塞混合药物时的操作。另外,在本技术中,优选在所述药液容器上具有用于防止翻倒的底板构件。如果为上述构成,则可以将药液容器保持自立的状态。进而,在本技术中,所述注射器优选具有使上述药物排出口穿孔的针构件。利用该针构件,可以穿设供药物流出的孔。另外,在本技术中,上述第I药物可以为粉体或液体,上述第2药物可以为液体或固体,上述第3药物可以为液体。由此,第I药物为粉体或液体、第2药物为液体或固体、第3药物为液体时,最终使用者可以立即将3成分混合进行使用。另外,本技术的3成分混合试剂盒的特征在于,由注射器和活塞构成,所述注射器在前端侧形成有药物排出口,第I垫圈和第2垫圈滑动自由地配置在该注射器,在上述药物排出口和上述第I垫圈之间收纳第I药物,在上述第I垫圈与第2垫圈之间收纳第2药物,所述活塞在轴向上形成有贯通孔,且收纳有第3药物的药液容器能够自由拆装地安装于后端侧,进而所述活塞滑动自由地从前端侧插入到上述注射器中。根据上述3成分混合试剂盒,拿着搬运便利、且最终使用者能够立即将3成分混合进行使用。另外,在本技术的3成分混合试剂盒中,上述第I药物可以为粉体或液体,上述第2药物可以为液体或固体,上述第3药物可以为液体。根据上述3成分混合试剂盒,例如进行外科用手术或牙科用手术(或处置)等时有利于最终使用者的使用便利。根据本技术,可以容易地进行3种药物的均匀混合。另外,任何人都可以容易且均匀地将3成分适量混合。另外,若在注射器上形成有向外表面鼓出而形成的第I旁通槽和第2旁通槽,将垫圈移动到与第I旁通槽或第2旁通槽对准的位置时,在垫圈周围形成间隙,因此可以以该间隙作为药物通路进行药物的混合。进而,在活塞上具有指靠凸缘时,可以容易地进行推压活塞混合药物时的操作。另外,药液容器上具有用于防止翻倒的底板构件时,可以将药液容器保持自立的状态。进而,在注射器上具有针构件时,可以穿设供药物流出的孔。另外,第I药物为粉体或液体、第2药物为液体或固体、第3药物为液体时,用于外科用手术或牙科用手术(或处置)中使用的粘结剂的混合时,可以有效地利用本技术 的3成分混合装置。因此,最终使用者在外科用手术或牙科用手术(或处置)等中需要粘结剂时,在上述情况下可以立即将3成分混合作为粘结剂进行使用。图I (A)、图I⑶为说明本技术的概要的第I实施例的3成分混合装置的截面图。图2为表示将本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3成分混合装置组装前的状态的主视图。图3(A)为构成本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3成分混合装置中采用的注射器的第一构件的局部剖切截面图,图3(B)为图3(A)所示的第一构件的俯视图。图4(A)为从构成本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注射器的第二构件主体的两端部分别取下盖而表示的截面图,图4(B)为在图4(A)所示的第二构件主体的两端部分别安装盖时的截面图。图5(A)为本技术的第2实施例中采用的活塞主体的主视图,图5(B)为其变形例。图6为本技术的第2实施例中采用的药液容器的局部剖切截面图。图7为本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由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形成的注射器的主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由药液容器和活塞主体构成的活塞的主视图。图9为说明本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3成分混合装置的组装的简图。附图说明图10 (A) 图10 (C)为表示本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将注射器和活塞一体化组装后、第3药物和第2药物混合时的变化的截面图。图11(A) 图11 (C)为表示本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将第3药物和第2药物的混合药物与第I药物混合、3成分混合时的变化的截面图。图12 (A)为表示本技术的第2实施例的3成分混合装置中3种药物混合后更换盖体和刷毛构件的状态的截面图,图12(B)为表示3成分混合装置的使用状态的主视图。图13(A)为代替图6所示的药液容器的其他药液容器的分解截面图、图13(B)为以折边式装入铝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3成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注射器,在前端侧形成有药物排出口,并且第1垫圈和第2垫圈滑动自由地配置在该注射器上,在所述药物排出口和所述第1垫圈之间收纳第1药物,在所述第1垫圈与第2垫圈之间收纳第2药物,和活塞,在轴向上形成有贯通孔,且收纳有第3药物的药液容器能够自由拆装地安装于该活塞的后端侧,进而所述活塞滑动自由地从前端侧插入到所述注射器中,所述3成分混合装置的构成为,通过使所述活塞从所述注射器的后端侧向前端侧滑动,将所述药液容器内的所述第3药物通过所述贯通孔导入到所述注射器内,并且将所述药液容器内的所述第3药物、所述注射器内的所述第2药物与所述第1药物在所述注射器内依次混合,将混合有3成分的药物通过所述药物排出口向外方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2011.02.21 JP 2011-0349971.一种3成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注射器,在前端侧形成有药物排出口,并且第I垫圈和第2垫圈滑动自由地配置在该注射器上,在所述药物排出口和所述第I垫圈之间收纳第I药物,在所述第I垫圈与第2垫圈之间收纳第2药物,和 活塞,在轴向上形成有贯通孔,且收纳有第3药物的药液容器能够自由拆装地安装于该活塞的后端侧,进而所述活塞滑动自由地从前端侧插入到所述注射器中, 所述3成分混合装置的构成为,通过使所述活塞从所述注射器的后端侧向前端侧滑动,将所述药液容器内的所述第3药物通过所述贯通孔导入到所述注射器内, 并且将所述药液容器内的所述第3药物、所述注射器内的所述第2药物与所述第I药物在所述注射器内依次混合,将混合有3成分的药物通过所述药物排出口向外方排出。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3成分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注射器上分别设置有从所述注射器的内表面向外表面鼓出而形成的第I旁通槽和第2旁通槽, 将所述第2垫圈移动到与所述第2旁通槽对准的位置时,在所述第2垫圈的两侧形成药物通路,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田典明佐佐木贤树青木伸也成濑洋
申请(专利权)人: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