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创弹力皮肤吻合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1554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创弹力皮肤吻合器,所述弹力带的其中一个平面上靠近两端的表面分别设置有胶粘层,所述弹力带上位于两个所述胶粘层之间的区域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镂空通孔。使用时,先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镂空通孔对准伤口即皮肤切口,将一端胶粘层粘合在皮肤切口的一侧,再将另外一端胶粘层粘合在皮肤切口的另外一侧,让皮肤紧密对合。切口长的选择多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按照以上方法,逐个粘合。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吻合伤口,操作简便、快捷,节省手术和麻醉时间;减少使用尖锐器械,降低医护人员受伤和感染的危险;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不用拆线,减少住院时间,免除病人痛苦,节省费用;便于常规观察及清理伤口;无创伤、无异物参与,疤痕淡。(*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伤口吻合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无创弹力皮肤吻合器
技术介绍
目前手术切口的皮肤对合临床上多采用单纯间断外缝合技术。其优点是,操怍快捷、简单,但也存在明显缺点1、术后出现不同程度的缝线反应,如针眼及缝线压迫处发红,甚或出现针眼感染;2、愈台后皮肤上会留下明显韵瘢痕,影响外观。如为瘢痕体质.会同伤 口一起形成明显的瘢痕疙瘩;3、需要拆线,可因之而延长住院时间;4、细菌会沿针道入侵,造成伤口感染。5、医护人员常被针扎伤。对此,现有许多采用其它对合的办法,以改善缝合效果。如1、基于金属钉的皮肤缝合器,比缝线方便使用减少尖锐器械的使用闭合速度较快。缺点是(1)副损伤大,影响伤口愈合效果;(2)需拆钉,增加病人痛楚;(3)钉孔易造成感染外观不雅。2、胶水粘合,这种方法必须肯定伤口是清洁及已经停止流血,以免稀释胶水用钳子或人手将伤口固定逐小部分粘合,每部分需要约I分钟干硬如要在伤口上加盖敷料,则需时4分钟干硬。缺点是(I)伤口不透气,不能排除分泌物和血液不适用于大的伤口 ;(2)伤口难以引流;(3)不适用于关节上的伤口(包括手指);(4)粘合程序麻烦,因此至今未能在手术中普遍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无创弹力皮肤吻合器。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其中一个平面上靠近两端的表面分别设置有胶粘层,所述弹力带上位于两个所述胶粘层之间的区域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镂空通孔。使用时,先将本技术的镂空通孔对准伤口即皮肤切口,将一端胶粘层粘合在皮肤切口的一侧,再将另外一端胶粘层粘合在皮肤切口的另外一侧,让皮肤紧密对合,即完成伤口吻合操作。具体地,所述弹力带是弹性布,所述胶粘层为医用压敏胶胶粘层。或者,所述弹力带是医用弹性胶布,所述胶粘层是所述医用弹性胶布自带的胶粘层,所述弹力带上位于两个所述胶粘层之间的区域设置有不粘层。进一步,所述胶粘层外侧设置有易撕层。作为优选,所述弹力带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为20-300_,所述长方形的宽为10-300mm。所述镂空通孔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为l_50mm,所述长方形的宽为l-40mm。或者,所述镂空通孔的形状为包括但不限于圆形、三角形和星形中的一种或几种。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使用本技术吻合伤口能够有效避免传统缝合方法的不足。优点是1、操作简便、快捷,节省手术和麻醉时间;2、减少使用尖锐器械,降低医护人员受伤和感染的危险(如肝炎、艾滋病等);3、缩短伤口愈合时间;4、不用拆线,减少住院时间,免除病人痛苦,节省费用;5、便于常规观察及清理伤口 ;6、无创伤、无异物参与,优良美容效果;7、降低伤口感染率,完全杜绝了针眼引发的感染,避免创口(线道、针眼)之间的交义感染;8、有良好的引流作用,不干扰伤口自然生陈代谢,无过敏反应;9、避免因缝线在切口(创口)中造成牵拉挤压的疼痛感。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俯视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之二 ;图3是本技术的俯视图之三;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之四。·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技术包括弹力带1,弹力带I的其中一个平面上靠近两端(图中的上端和下端)的表面分别设置有胶粘层(图中未示出),弹力带I上位于两个胶粘层之间的区域设置有多个镂空通孔2。胶粘层外侧设置有易撕层(图中未示出)。如图I所示,弹力带I是弹性布,胶粘层为医用压敏胶胶粘层(图中未示出)。或者,弹力带I是医用弹性胶布,胶粘层是医用弹性胶布自带的胶粘层(图中未示出),弹力带I上位于两个胶粘层之间的区域即镂空通孔2所在区域设置有不粘层(图中未示出)。如图I所示,弹力带I的形状为长方形,长方形的长为20-300_均可,长方形的宽为10-300mm均可。镂空通孔2的形状为长方形,长方形的长为l_50mm均可,长方形的宽为I-40mm 均可。如图2所示,镂空通孔2的形状还可以为圆形;如图3所示,镂空通孔2的形状还可以为三角形;如图4所示,镂空通孔2的形状还可以为星形。镂空通孔2的形状还可以为其它各种形状或多种形状组合。结合图I-图4,使用时,先将镂空通孔2对准伤口即皮肤切口,将弹力带I的一端胶粘层粘合在皮肤切口的一侧,再将弹力带I的另外一端胶粘层粘合在皮肤切口的另外一侧,让皮肤紧密对合,即完成伤口吻合操作。权利要求1.1. 一种无创弹力皮肤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其中一个平面上靠近两端的表面分别设置有胶粘层,所述弹力带上位于两个所述胶粘层之间的区域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镂空通孔。2.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创弹力皮肤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是弹性布,所述胶粘层为医用压敏胶胶粘层。3.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创弹力皮肤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是医用弹性胶布,所述胶粘层是所述医用弹性胶布自带的胶粘层,所述弹力带上位于两个所述胶粘层之间的区域设置有不粘层。4.4.根据权利要求I、2或3所述的无创弹力皮肤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层外侧设置有易撕层。5.5.根据权利要求I、2或3所述的无创弹力皮肤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带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为20-300mm,所述长方形的宽为10_300mm。6.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创弹力皮肤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通孔的形状为长方形,所述长方形的长为l-50mm,所述长方形的宽为l_40mm。7.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创弹力皮肤吻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镂空通孔的形状为包括但不限于圆形、三角形和星形中的一种或几种。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无创弹力皮肤吻合器,所述弹力带的其中一个平面上靠近两端的表面分别设置有胶粘层,所述弹力带上位于两个所述胶粘层之间的区域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镂空通孔。使用时,先将本技术的镂空通孔对准伤口即皮肤切口,将一端胶粘层粘合在皮肤切口的一侧,再将另外一端胶粘层粘合在皮肤切口的另外一侧,让皮肤紧密对合。切口长的选择多个本技术,按照以上方法,逐个粘合。使用本技术吻合伤口,操作简便、快捷,节省手术和麻醉时间;减少使用尖锐器械,降低医护人员受伤和感染的危险;缩短伤口愈合时间;不用拆线,减少住院时间,免除病人痛苦,节省费用;便于常规观察及清理伤口;无创伤、无异物参与,疤痕淡。文档编号A61B17/03GK202665600SQ201220275309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2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2日专利技术者曾义成 申请人:成都新澳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创弹力皮肤吻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弹力带,所述弹力带的其中一个平面上靠近两端的表面分别设置有胶粘层,所述弹力带上位于两个所述胶粘层之间的区域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镂空通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义成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新澳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