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力矩平衡器的辊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8496 阅读:1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12: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对粒状材料进行压力处理或使粒状材料致密的辊压机(100),其具有至少两个分别通过一根轴(111、112、121、122)可旋转地支承在机架(171)内的且被反向地驱动的且通过辊间隙(115)彼此分离的、构造成浮动压辊的压辊(110、120),其中,压辊(110、120)的轴(111、112、121、122)容纳在可运动地设置在机架(171)内的轴承箱(130、140、150、160)内,并且其中,不同的压辊(110、120)的设置在压辊(110、120)一侧的相应的两个轴承箱(130、140、150、160)通过至少一个压紧缸(210、210′、220、220′、230、230′、240、240′)相互连接。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如下:各轴承箱(130、140、150、160)的连接部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力矩平衡器(250、250′、260、260′)。带有辊间隙定中心的辊压机的构造因此相对现有技术得到了简化并且可以低成本地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来对粒状材料进行压力处理或使粒状材料致密的辊压机,其具有至少两个分别通过一根轴可旋转地支承在机架内的且被反向地驱动的且通过辊间隙彼此分离的、构造成浮动压辊的压辊,其中,所述压辊的轴容纳在被可运动地设置在机架内的轴承箱内,并且其中,不同的压辊的设置在压辊一侧的相应的两个轴承箱通过至少一个压紧缸相互连接,以及,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用于辊压机的辊 间隙定中心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为了使辊间隙在用于对粒状材料进行压力处理或使粒状材料致密的辊压机中定中心,辊压机的压辊通常通过将大尺寸的液压驱动装置保持在这些压辊的规定位置中,借此一方面压辊之间的辊间隙内的压力得以维持,并且另一方面通过定中心,辊间隙的边界的平行度通过压辊的表面得以维持。在定中心时,液压驱动装置以高的作用力运作既用于维持辊间隙的平行度也用于维持该辊间隙内的压力。为此在最简单的情况中一个第一压辊作为固定压辊在机架中不可运动地支承在轴承内,这些轴承本身通过机架内的轴承箱固定在支架上。与此相对,一个第二压辊作为浮动压辊支承在轴承内,这些轴承设置在轴承箱内,这些轴承箱可运动地设置在机架的两个支架之间。用于使浮动压辊相对于固定压辊相对定位的和用于维持辊间隙内的压力的液压驱动装置在作为底座的机架上施加高的作用力,为此需要将机架设计得相应地坚固稳定。在具有压辊的、重量高达50吨的辊压机中,机架的相应大的尺寸是必要的,使得机架的物流以及在必要的和周期性的压辊更换时该机架的操纵繁复并且只有用相应大尺寸的起重机和拆卸辅助设备才可以实现。为了减小机架的必要的尺寸大小,在DE102005006090A1中提出,将辊压机的两个压辊构造成浮动压辊,其中,这两个浮动压辊通过轴承和轴承箱以及通过液压驱动装置相互连接。压辊、轴承、轴承箱和液压驱动装置在此构成一个封闭的力系,该力系减轻机架的负荷而且该机架因此可以被确定为较小的尺寸。这种设置结构在实际中得到验证。由于在这种辊压机中封闭的力系相对于机架可移动地构造,因此为了使辊间隙在辊压机运行时不发生迁移,需要在运行时对封闭的力系进行定中心。该定中心通过使用相应确定尺寸大小的液压系统得以实现。同时需要通过调节回路来控制液压系统,该液压系统克服包括压辊、液压系统和轴承以及轴承箱的运动系统的作用力而对辊间隙进行定中心。在所述辊压机的改进设计中DE102007059072提出,使用双缸液压系统(Hydraulikdoppelzylinder),该双缸液压系统固定在机架上。在所述双缸液压系统内运作有两个相邻的液压室并且这两个液压室相对彼此地支撑。尽管存在在液压系统上运作的作用力,但液压缸的作用在辊间隙上的作用力不被传递到机架上。然而为了对辊间隙进行定中心需要通过多象限运行来提供为了在辊间隙中产生压力所需的液压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如此地改进辊压机,即,在保持本身封闭的和与机架尽可能分离的力系的情况下可以更简单地且成本更低廉地进行定中心。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方式得以实现,S卩,各轴承箱的连接部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力矩平衡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的有益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加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技术方面的目的通过如权利要求10所述使用力矩平衡器得以实现。力矩平衡器理解为类似于平衡板或类似于摆动件的悬挂装置,在该悬挂装置上成对地相互反作用的第一和第二液压缸作用在力矩平衡器的对置的悬臂上。这些相互反作用的液压缸分别独立地促使力矩平衡器向相关的液压缸的方向倾斜。力矩平衡器的这种位置变化在与相关的第一液压缸对置的一侧具有如下的效果,即,对置的第二液压缸在那里受负荷更大并且因此现在受更大负荷的第二液压缸的调节回路建立更高的压力并且反作用于第一液压缸,直到力矩平衡器重新定位在其平衡位置中。第一和第二液压缸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辊压机中具有设计成可旋转运动的联动器,使得第一和第二液压缸即使在成角度的情况下也可以作用在力矩平衡器的悬臂上。通过所述可旋转运动的联动器可以使辊压机的压辊也可以占据彼此不平行的位置,这始终出现在如下的情况中较大的颗粒在辊间隙的中 心以外通过辊间隙,或者向辊间隙不均匀地供送碾磨物。力矩平衡器的作用是,只要用于在辊间隙内产生压力而运作的液压缸彼此相对地运作,就通过简单的、可运动地支承的机械元件强制对压辊进行定中心。通过力矩平衡器也可以在必要时对两个不协调的且彼此相对运作的液压缸的作用力进行补偿。在此由于进行机械补偿,所以没有必要为了使不同的缸在多象限运行中运行而进行液压调节。力矩平衡器可以构造成非对称的或对称的。在非对称的构造中,力矩平衡器的对称性、尤其是力矩平衡器的悬臂的不相等的长度反映出彼此对置的液压缸的不同的大小和额定负荷能力。但是优选的是力矩平衡器的对称的设计结构,该力矩平衡器大致居中地设置在轴承箱之间。在这种情况中两个相同的液压缸或至少两个具有相同的额定负荷能力和相同的特性曲线的液压缸作用在力矩平衡器的长度相同的悬臂上。力矩平衡器以优选的方式围绕竖直的旋转轴可旋转地支承,该旋转轴位于由辊间隙的中心线与竖直线的中心线展开而成的平面内。由于竖直的旋转轴,力矩平衡器在一个水平面内旋转并且这样允许各压辊相互倾斜的位置,其中,力矩平衡器对该倾斜的位置具有补偿的作用,使得压辊在倾斜的位置中受到作用力,该作用力促使辊压机的各压辊在辊压机恢复到平衡位置之后重新处于彼此平行的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力矩平衡器具有带两个悬臂的平衡板,通过该平衡板,辊压机的两个轴承箱相互连接,而且力矩平衡器具有可旋转地支承的摆动件,通过该摆动件,平衡板与两个悬臂一起围绕旋转轴可枢转地支承。通过摆动件,力矩平衡器的平衡板与两个悬臂一起围绕两个液压缸之间的力线以外的旋转点转动,所述液压缸在力矩平衡器的对置的悬臂上移动。通过这种方式实现,液压缸的作用力的仅仅一小部分被传递到旋转轴上,因为力矩平衡器在两个相互反作用的液压缸的不均匀的作用力的情况下向一侧或另一侧倾斜,使得由于倾斜位置而具有变化的方向的液压缸的作用力始终是直线地彼此相向地传递而不被传递到机架上。尽管由压辊、轴、轴承、轴承箱、液压缸和力矩平衡器组成的力系是封闭的并且因此不将用于在辊间隙内产生压力的作用力传递到或仅仅在小的方向分量的范围内传递到机架上,旋转轴依然与机架固定连接。虽然力矩平衡器支撑在旋转轴上,但是液压缸的分别成对地且彼此对置设置地作用在力矩平衡器上的高的作用力通过力矩平衡器变换方向,使得所述作用力或者至少所述作用力的绝大部分始终向着液压缸的方向作用。液压缸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辊压机中仅承载拉力。通过这种方式,力矩平衡器具有使液压缸相互间的距离最小化的作用,并且通过这种方式,力矩平衡器定向。这产生使辊间隙定中心的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辊压机一侧上的两个不同的压辊的两个轴承构造成固定轴承而该辊压机对置侧的两个轴承构造成浮动轴承。浮动轴承能够实现轴在轴承中的轴向运动,使得压辊由于温度的长度变化得到补偿并且在压辊的倾斜位置中轴承相互间的距离也得到补偿。所有轴承的轴承箱与浮动轴承提供的自由度无关地支承在机架中的滑轨上。因此轴承可以沿垂直于辊间隙中心线的方向移动并且浮动轴承提供一个沿轴向方向的、即平行于辊间隙的中心线的自由度。附图说明参照下面的附图进一步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阐述。附图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弗兰根贝格
申请(专利权)人:KHD洪保德韦达克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