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庆华专利>正文

电永磁结合发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7714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永磁结合发动机,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转轴,转轴上安装转动盘和非导磁架;转动盘的外周安装绝缘套,绝缘套的外周安装两块第一导电块和两块第二导电块,第一导电块与第二导电块交错排列;非导磁架的外周安装四个电磁铁和四个永磁铁,任两个相的电磁铁之间安装一个永磁铁;每个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连接构成;四个电磁铁的线圈分别与两个第一导电块和两个第二导电块一一对应连接;两个相邻电磁铁的线圈分别与一个第一导电块和一个第二导电块连接;壳体内安装两个第一碳刷和两个第二碳刷;两个第一碳刷分别与两个第一导电块对应配合;两个第二碳刷分别与两个第二导电块对应配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永磁结合发动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直流电动机结构较为复杂,线圈较多,运行稳定性较差,维修较复杂,并且,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较低,难以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永磁结合发动机,它结构简洁紧凑、维护较方便、运行稳定,并且,它可大幅提高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可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电永磁结合发动机,包括壳体,壳体内安装转轴,转轴上安装转动盘和非导磁架;转动盘的外周安装绝缘套,绝缘套的外周安装两块第一导电块和两块第二导电块,第一导电块与第二导电块交错排列;非导磁架的外周安装四个电磁铁和四个永磁铁,任两个相的电磁铁之间安装一个永磁铁;每个电磁铁由线圈和铁芯连接构成;四个电磁铁的线圈分别与两个第一导电块和两个第二导电块一一对应连接;两个相邻电磁铁的线圈分别与一个第一导电块和一个第二导电块连接;壳体内安装两个第一碳刷和两个第二碳刷;两个第一碳刷分别与两个第一导电块对应配合;两个第二碳刷分别与两个第二导电块对应配合;两个第一碳刷通过导线分别与壳体上的正极接线柱连接,两个第二碳刷分别通过导线与壳体上的负极接线柱连接;壳体内安装第一定子磁铁和第二定子磁铁,第一定子磁铁和第二定子磁铁同极相对,第一定子磁铁的左半段与第二定子磁铁的右半段分别位于转轴的两侧。为进一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所述第一定子磁铁的外侧安装第一隔磁板,所述第二定子磁铁的外侧安装第二隔磁板。所述每个永磁铁与相邻两个电磁铁之间设有隔磁罩。所述转轴的一端穿出壳体外安装惯性轮。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在于它的转子有装有可循环变换极性的电磁铁。它定子由一对同极相对的永磁铁构成。它利用同极相斥的原理,带动转轴连续转动,从而,将电能高效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它结构更为简单紧凑。并且,它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更高。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电永磁结合发动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沿图I的A-A线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沿图I的B-B线剖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壳体2转轴3惯性轮4第一导电块5第二导电块6绝缘套7第一碳刷8隔磁罩9非导磁架10永磁铁11线圈12铁芯13第一隔磁板14第一定子磁铁 15第二定子磁铁16转动盘17第二碳刷18第二隔磁板。具体实施方式如图3所不,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电永磁结合发动机,包括壳体I。壳体I内安装转轴2。如图2和图3所示,转轴2上安装转动盘16和非导磁架9。如图2所示,转动盘16的外周安装绝缘套6。绝缘套6的外周安装两块第一导电块4和两块第二导电块5,第一导电块4与第二导电块5交错排列,任两相邻的第一导电块4之间安装一个第二导电块5。如图3所示,非导磁架9的外周安装四个电磁铁和四个永磁铁10。为使所述电动机运行稳定,四个电磁铁可均勻分布于非导磁架9的外周。任两个相邻的电磁铁之间安装一个永磁铁10。每个电磁铁由线圈11和铁芯12连接构成。四个电磁铁的线圈11分别与两个第一导电块4和两个第二导电块5—一对应连接。两个相邻电磁铁的线圈11分别与一个第一导电块4和一个第二导电块5连接。如图2所示,壳体I内安装两个第一碳刷7和两个第二碳刷17。两个第一碳刷7分别与两个第一导电块4对应配合;两个第二碳刷17分别与两个第二导电块5对应配合。两个第一碳刷7通过导线分别与壳体I上的正极接线柱连接,两个第二碳刷17分别通过导线与壳体I上的负极接线柱连接。如图3所示,壳体I内安装第一定子磁铁14和第二定子磁铁15。第一定子磁铁14和第二定子磁铁15同极相对,第一定子磁铁14的左半段与第二定子磁铁15的右半段分别位于转轴2的两侧。以第一定子磁铁14和第二定子磁铁15相对的极性为N极,所有永磁铁10的外端的极性为N极为例描述工作原理 将壳体I上的正负接线柱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连接。初始状态如图2所示,两个第一导电块4带正电,两个第二导电块5带负电,与第一定子磁铁14和第二定子磁铁15相对应的上下两个电磁铁的外端为N极,另外两个电磁铁的外端为S极。如图3所示,由于磁铁的磁力线是从磁铁一级向四周延伸,最终全部收于磁铁的另一极的闭合曲线。并且,第一定子磁铁14和第二定子磁铁15都是半个端面与上下两个电磁铁对应,第一定子磁铁14左半段的磁力线方向向左,第二定子磁铁15右半段的磁力线向右,因此,第一定子磁铁14会对下方的电磁铁一个向左的力,第二定子磁铁15会给上方的电磁铁一个向右的力,使转轴2顺时针旋转。当转轴2转动90度后,原来上下位置的两个电磁铁转至水平位置,原来水平位置的两个电磁转至上下位置,此时,如图2所示,第一导电块4和第二导电块5也同步转90度,使得两个第一导电块4带负电,两个第二导电块5带正电,从而,使刚转至上下位置的两个电磁铁的外端切换为N极,刚转至水平位置的电磁铁的外端切换为S极;第一定子磁铁14和第二定子磁铁15依然对位于上下位置的电磁铁施加顺时针旋转的动力。如些循环,转轴2会被驱动连续顺时针转动。为防止所述电动机对周围的铁质物品造成吸引,确保电动机正常工作。如图I所示,所述第一定子磁铁14的外侧安装第一隔磁板13,所述第二定子磁铁15的外侧安装第二隔磁板18。为防止永磁铁10与相邻的电磁铁产生相互的磁力干扰。如图3所示,所述每个永磁铁10与相邻两个电磁铁之间设有隔磁罩8。为确保所述电动机连续旋转,所述转轴2的一端穿出壳体I外安装惯性轮3。假如我们的定子是一块4500高斯的强磁,转子的强磁是3000高斯,电磁铁的强度是1000高斯,转子与定子的受力是25mm,转子圆柱体的高度是100mm。我们计算它们之间的受力是多少,剩于力是多少? O. 025X0. 1=0. 0025米,它们的受力面积是O. 0025平方米,定子转动强磁的力是多少。3000X0. 025=7. 5公斤,定子强磁的力是4500X0. 0025=11. 25(公斤),它们之间的排斥力是(7.5+11. 25) +2=9.37 (公斤)转子电磁铁的重电力是1000X0. 005=5 (公斤)它与定子的排斥力是(1000X0. 0025+11. 25)+2=6. 875 (公斤)转子与定子所产生的总力是6. 875+9. 375=16. 16 (公斤)剩于的力是16. 16-5X2=6. 16千克。定子都是两块,所以它们所产生的剩于力是6. 16X2=12. 32 (千克)这台电磁结合的动力机器剩于能量是12. 32千克的力。定子磁场强度4500高丝,转子强磁的磁场强度是3000高丝,电磁的磁场强度是1000高丝,他们运转接触受力面宽是100mm、高是100mm。他们之间的受力公式是{O. 1X0 05X4500+0. 1X0. IX } +2等于21. 25公斤这是一块定子的受力与动力,每台机器都是两个定子它们的动力就是乘以2,21. 25X2=42. 5 (公斤)他的全动力就是42. 5公斤,剩于力是42. 5-0. 1X0. 05X 1000X4等于26. 5公斤,剩于动力就是26. 5公斤,I公斤等于9. 8牛顿,动力一般用牛顿来表示数,26. 5X9. 8=259. 7 (牛顿)。铷铁硼强磁的磁场强度很高,它要和电磁结合利用开发是一件可以达到磁能利用·的高峰。但是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电永磁结合发动机,包括壳体(1),壳体(1)内安装转轴(2),其特征在于:转轴(2)上安装转动盘(16)和非导磁架(9);转动盘(16)的外周安装绝缘套(6),绝缘套(6)的外周安装两块第一导电块(4)和两块第二导电块(5),第一导电块(4)与第二导电块(5)交错排列;非导磁架(9)的外周安装四个电磁铁和四个永磁铁(10),任两个相的电磁铁之间安装一个永磁铁(10);每个电磁铁由线圈(11)和铁芯(12)连接构成;四个电磁铁的线圈(11)分别与两个第一导电块(4)和两个第二导电块(5)一一对应连接;两个相邻电磁铁的线圈(11)分别与一个第一导电块(4)和一个第二导电块(5)连接;壳体(1)内安装两个第一碳刷(7)和两个第二碳刷(17);两个第一碳刷(7)分别与两个第一导电块(4)对应配合;两个第二碳刷(17)分别与两个第二导电块(5)对应配合;两个第一碳刷(7)通过导线分别与壳体(1)上的正极接线柱连接,两个第二碳刷(17)分别通过导线与壳体(1)上的负极接线柱连接;壳体(1)内安装第一定子磁铁(14)和第二定子磁铁(15),第一定子磁铁(14)和第二定子磁铁(15)同极相对,第一定子磁铁(14)的左半段与第二定子磁铁(15)的右半段分别位于转轴(2)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庆华唐春友
申请(专利权)人:刘庆华唐春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