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其包含:一第一转动结构,其具有一第一电磁感应组件;一第二转动结构,其具有一第二电磁感应组件,该第一转动结构与该第二转动结构以同轴的方式而设置;以及一液压转向泵系统,其可操作以将该第一转动结构与该第二转动结构的转速调整为一致。借助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设计,发电效率约可达传统发电机的2倍,且机构设计上较传统发电机为简便,也不需额外增加发电机的体积。该发电机亦可应用于船舶用双同轴逆向吊舱推进器电动机或通风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电动机和利用所述发电机的通风系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发电机及电动机,尤其本技术涉及一种同轴风力发电机及一种双同轴逆向吊舱推进器电动机,有别于一般传统风力发电机及电动机,可以二个同轴设置的电枢转子以相反方向作相对运转,以增加发电效率。而双同轴逆向吊舱推进器电动机并无推进轴舱,且可增加船舶舱间的运用及发电机并联机组的供电调整,以增减机组数,节约燃油的消耗。本技术还涉及利用所述发电机的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现今的工业用风力发电机,仅以单侧桨叶结合单一电枢转子轴作运转,功能效率有限。倘若发电机要采用多轴的设计以增加发电量,很显然又面临设计上的困难,且整个发电机的尺寸必然随之增大,在有限的体积下,发电机以单一电枢转子配合定子转动所产生的发电量有限。在能源利用上,如风力、蒸汽或水力等,以单一电枢转子配合定子作发电的效率也极为有限。此外,现今工业用风力发电机多以单侧桨叶带动电枢转子为基础,在提升发电效率上,往往必须大幅地变更机构设计,无法通过简便的机构变化而达到巨幅的发电量提升,意即以现有的生产技术无法规划大量生产。再者,发电机的构造也需趋向简化,以降低日后维修保养上的成本,并延长使用寿命。此外,现今军事用途及航运业所使用的吊舱推进器电动机是以单侧侔桨叶结合单一电枢转子转轴作运转,或以单轴前后置侔桨叶作运转的设计为主。但是吊舱推进器电动机仅以单一电枢转子配合定子转动所产生的推进效能有限。再者,以单一电枢转子的另一端设置变向装置又会增加吊舱推进器内部空间及重量,不利于日后的维修保养。综合上述所言,如能提出一种适用于增加发电机或吊舱推进器电动机的发电效率且机构上设计及维修简便的发电机或电动机应是迫切需要的。技术内容本技术之一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增加发电机的发电效率且机构上设计及维修简便的发电机。根据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发电机,其包含一第一转动结构,其具有一第一电磁感应组件;一第二转动结构,其具有一第二电磁感应组件,该第一转动结构与该第二转动结构以同轴的方式设置;以及一液压泵,其可操作以将该第一转动结构与该第二转动结构的转速调整为一致。根据上述目的,本技术另提供一种发电机,其包含一转子,其具有第一电磁感应组件;一转动定子,以相反于该转子的转动方向旋转,且该转子与该转动定子以同轴的方式设置;以及液压泵,其能够操作以将该转子与该转动定子的转速调整为一致。前述的发电机另可被设计为一种电动机,尤其是一种船舶用双同轴逆向吊舱推进器电动机,所述电动机包含一第一转动结构,其具有一第一电磁感应组件;一第二转动结构,其具有一第二电磁感应组件,该第一转动结构与该第二转动结构以同轴的方式设置;以及一液压泵,其能够操作以将该第一转动结构与该第二转动结构的转速调整为一致。此外,本技术的发电机还可应用于通风系统,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所述发电机的通风系统。借助于本技术的设计,发电效率约可达传统发电机的2倍,且机构设计上较传统发电机为简便,也不需额外增加发电机的体积。附图说明图I :本技术的同轴风力发电机结合液压系统的示意图。图2 :同轴风力发电机的侧视剖面图。图3 :为双同轴逆向吊舱推进器电动机的侧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详细地讨论目前较佳的实施例。然而应被理解的是,本技术提供许多可适用的技术观念,而这些观念能被体现于很宽广多样的特定具体背景中。所讨论的特定具体的实施例仅是说明使用本技术的特定方式,而不会限制本技术的范围。以下参照相关图式,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以利于理解,下述实施例中相同组件以相同符号表不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同轴风力发电机结合液压系统的示意图。图2为同轴风力发电机的侧视剖面图。为了说明同轴风力发电机的结构及运转机制,下述说明将结合图I及图2—并说明。发电机总体100由第一电枢转子I、第一电枢转子轴2、第二电枢转子线圈筒架10、第二电枢转子轴11及发电机机壳50所组成,配合液压系统进行第一电枢转子轴2与第二电枢转子轴11的同轴运转或第一电枢转子轴2的单轴运转。发电机机壳固定螺丝15则将发电机机壳50锁固于发电机总体100上。第一电枢转子I包含第一电枢转子轴2,其中第一电枢转子轴2连接第一电枢转子轴承3及第一电枢转子轴承4,以构成主要的运转系统。第一电枢转子轴承3及第二电枢转子轴承4固定于发电机机壳50的轴承座内。第二电枢转子由第二电枢转子线圈筒架10及第二电枢转子轴11组成,并使用三只以上螺丝(例如第一电枢转子轴连接螺丝5)固定于第二电枢转子线圈筒架10的轴中心。第二电枢转子线圈筒架轴承12及第二电枢转子线圈筒架轴承13分别连接于第二电枢转子线圈筒架10两端,且第二电枢转子线圈筒架轴承12及第二电枢转子线圈筒架轴承13固定于发电机壳50的轴承座内。第一电枢转子轴2通过第一电枢转子轴联接器27而与第一电枢转子轴致动器22连接,而第二电枢转子轴11通过第二电枢转子轴联接器26而与第二电枢转子轴致动器23连接。凭借以上的设计,使得第一电枢转子轴2与第二电枢转子轴11位于同一轴线上。结构上,第一电枢转子I可为永久磁铁或电磁铁,第二电枢转子线圈筒架10的线圈可为绕线的金属线圈(或称绕组),或者可为永久磁铁。在初始发电时,为了要使第一电枢转子轴2与第二电枢转子轴11能相互以相反方向运转或使第一电枢转子轴2可独立于第二电枢转子轴11运转,自启动控制液压系统辅助泵33建立控制系统液压。当发电机操作系统电子信号控制器35接受运转信号时,由电磁液压系统操作阀组34解除第一电枢转子轴制动器22以及第二电枢转子轴制动器23的制动位置,使第一电枢转子轴2以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转动,第二电枢转子轴11则对应地以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此时第一电枢转子轴2接承由风桨叶的动能,带动第一电枢转子轴液压齿轮泵20,使其输出的液压油由进第二电枢转子轴液压齿轮马达液压控制阀32,再输入液压油至第二电枢转子液压齿轮马达21以运转第二电枢转子线圈筒架10,且使液压油经由出第二电枢转子轴液压齿轮马达液压控制阀37排至液压油冷却器38。在运转后,第二电枢转子线圈筒架10经电磁感应所产生的电流由第二电枢转子导电碳刷14而输出至相关电力设备。若第二电枢转子线圈筒架轴承12或第二电枢转子线圈筒架轴承13故障时,则启动液压系统辅助泵33以建立控制系统液压,并于发电机操作系统电子信号控制器35接受运转信号时,由电磁液压系统操作阀组34解除第一电枢转子轴制动器22的制动位置,使第一电枢转子轴2转动,且维持第二电枢转子轴制动器23在制动位置以将第二电枢转子轴11作制动。通过上述操作,第一电枢转子轴2带动第一电枢转子轴液压齿轮泵20使其运转,并由第一电枢转子轴液压齿轮泵20输出液压至进第二电枢转子轴液压齿轮马达控制阀32,旁通至出第二电枢转子轴液压齿轮马达液压控制阀37,进而排至液压油冷却器38。运转 后,第二电枢转子线圈筒架10经电磁感应所产生的电流由第二电枢转子导电碳刷14输出至相关电力设备。若要全面停止发电机运作,由发电机操作系统电子信号控制器35控制电磁液压系统操作阀组34,使第一电枢转子轴液压齿轮泵20输出液压至进第二电枢转子轴液压齿轮马达液压控制阀32,旁通至出第二电枢转子轴液压齿轮马达液压控制阀37,进而排至液压油冷却器38。在第二电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转动结构,其具有第一电磁感应组件;第二转动结构,其具有第二电磁感应组件,该第一转动结构与该第二转动结构以同轴的方式设置;以及液压泵,其可操作以将该第一转动结构与该第二转动结构的转速调整为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3.06 TW 1011075551.一种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含 第一转动结构,其具有第一电磁感应组件; 第二转动结构,其具有第二电磁感应组件,该第一转动结构与该第二转动结构以同轴的方式设置;以及 液压泵,其可操作以将该第一转动结构与该第二转动结构的转速调整为一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动结构以第一转动方向转动,该第二转动结构以第二转动方向转动,该第一转动方向不同于该第二转动方向,其中当该第一转动方向为顺时针方向或者逆时针方向时,该第二转动方向对应地为该逆时针方向或者该顺时针方向。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磁感应组件为第一绕组或第一永久磁铁,该第二电磁感应组件为第二绕组或第二永久磁铁。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转动结构与该第二转动结构以不同的转速运转,且该第一转动结构能够独立于该第二转动结构而单独运转。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该发电机还包括第一转动结构制动器及第二转动结构制动器,该第一转动结构为该第一转动结构制动器所制动,且该第二转动结构为该第二转动结构制动器所制动。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电机,其特征在于,还包含具有电子信号控制器的电磁液压操作阀组,其中该第一转动结构具有第一信号产生器,该第二转动结构具有第二信号产生器,在该电子信号控制器接收到该第一信号产生器或该第二信号产生器的启动信号时,由该液压泵建立液压以解除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彧奇,贾润年,
申请(专利权)人:王彧奇,贾润年,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