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镗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733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镗杆,其包括杆体和设于杆体末端的刀头,该杆体上设有减震定心装置,该装置包括环绕杆体的支撑套及固定在支撑套表面上的弹性件,弹性件的顶端与杆体轴心的距离大于刀尖与杆体轴心的距离。该镗杆可以消除自身在镗床或车床加工过程中的震动,精确定位,改善加工性能,提高工件精度。(*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孔加工机床用镗杆
技术介绍
内孔加工机床(如镗床或精加工机床)在车削内孔时,镗杆的径向稳 定性至关重要。如果在车削的过程中,镗杆发生径向移动或震动,将会导 致车削量周向不均的情况,严重时发生扎刀、让刀而导致工件报废。为了提高镗杆的稳定性,减小震动,目前通常的做法有提高镗杆杆 体的刚性。釆用高强度材料制作镗杆杆体,提高镗杆自身的刚性。该方法 对于加工深径比不大的镗孔时作用明显,但是在镗孔深径比较大时仍然无 法满足稳定性要求。另一种方法是减小镗杆的径向受力。减小刀片切削刃 的圆角半径、增大主偏角等方法均可以减小镗杆所受的径向力,从而保持 镗杆定心,减小震动。但是,刀片的参数还与加工量、加工速度以及对表 面光洁度的要求等有关,所以,该方法改善效果有限。1999年8月11日公告授权的98214329.X号中国技术专利介绍了 一种中心自动定位的镗杆,其在镗杆杆体上设有径向移动的定心杆和轴向 移动的推杆。由于定心杆无弹性,无法改变直径,并且由于其比切削刃的 直径小而无法起到真正的定心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镗杆,该镗杆可以消除自身在镗床或 车床加工过程中的震动,精确定位。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镗杆包括杆体和设于杆体末端的刀 头,杆体上设有减震定心装置,该装置包括环绕杆体的支撑套及固定在支 撑套表面上的弹性件,弹性件的顶端与杆体轴心的距离大于刀尖与杆体轴 心的距离。其中,杆体和支撑套间设有轴瓦,该轴瓦固定在杆体上。进一步,所述支撑套上设有若干与杆体相通的润滑油孔,用于输送干油。这种干油孔优选为3个,均匀分布在支撑套圆周上,将干油送到杆体和支撑板的配合运动面,对杆体和轴瓦进行润滑。优选地,所述支撑套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有至少三个弹性件。该弹 性件包括弹簧及固定在弹簧上的支撑板及固定在支撑板上的支撑块。支撑板与支撑块可一体形成。所述弹簧优选至少为2个,沿支撑套轴向设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工过程中,由于杆体上的弹性件与加 工件的内壁之间存在摩擦,支撑套是固定的,通过弹性件对镗杆杆体进行 稳定,减少加工过程中镗杆的震动,精确定位,可以有效地改善加工性能, 提高工件的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优选的镗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本技术优选的镗杆的俯视图; 图3为图2中本技术优选的镗杆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1中本技术优选的镗杆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镗杆10杆体11凹槽20刀头21刀尖30减震定心装置31支撑套311凹槽312孔32弹性件321弹簧322支撑板323支撑块33轴瓦34螺钉35干油孔36保护环200工件210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及其目的,请参阅以下有关本技术的附图及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优选的镗杆100的结构示意图,镗杆100包 括杆体10和刀头20,刀头20固定在杆体10的一端,杆体10优选采用45# 钢制作。镗杆100上设有减震定心装置30,结合图2和图3所示,该减震定 心装置30包括支撑套31及固定在支撑套31上的弹性件32,支撑套31优选 采用40Cr钢制作,由两个半环相对设置形成。杆体10上沿其圆周设有凹槽 11,支撑套31位于凹槽11内,并环绕杆体IO。由于支撑套31与杆体10之间存在摩擦,为了减少镗孔过程中对杆体10 的磨损,可在支撑套31与杆体10之间设置轴瓦33,该轴瓦33为半圆环形, 优选采用ZQSn6 — 6 — 3制成,两片为一套,通过螺栓或其它方式固定在杆体 10的凹槽11内。支撑套31上设有至少一个干油孔35,也可将加工好的干油 孔构件,固定在支撑套31上的通孔内。干油孔35的数目可自由设置,优选为 为3个,在支撑套圆周上均匀分布。干油通过干油孔35对杆体10和轴瓦33 进行润滑,可以防止轴瓦摩擦过热造成的磨损。也可以选用其它方式对杆体 10和轴瓦33进行润滑。干油即润滑脂,采用干油润滑,是因为镗杆100在使 用过程中是高速旋转的,而干油润滑对密封要求不高,不易流失、飞溅、泄漏, 可以节省油料。支撑套31外设有保护环36,用于固定支撑套31,可通过螺钉 与支撑套31连接。从图3中可以清楚看出,弹性件32固定在支撑套31上的凹槽311内, 其包括弹簧321和支撑板322、支撑块323,弹簧321优选碟形弹簧,弹簧321 的一端固定在支撑套31上,另一端连接支撑板322。支撑板322上固定有支 撑块323,可通过焊接或其它方式。支撑块323的表面与杆体10轴心的距离 大于刀尖21与杆体10轴心的距离。弹性件32还可采用其它的弹性元件及包 含弹性元件的装置。本实施例中,优选沿支撑套31圆周设置了 3个弹性件32, 其中,每个弹性件32优选具有两个弹簧321,可根据需要做相应修改。支撑 块323可优选与支撑板322 —体形成。除了弹簧连接以外,为了使结构更坚固, 支撑套31和支撑板322还通过螺钉34连接,螺钉34的一端与支撑套31通 过螺纹连接,另一端穿过支撑套上的孔312,螺钉34与孔312间隙配合,以 使支撑板322可相对支撑套31运动。在没有开始加工时,镗杆100位于工件200的外部,此时支撑块323的表面与杆体10轴心的距离大于刀尖21与杆体10轴心的距离。镗孔加工过程 中,镗杆100伸入工件200的孔210内。支撑块323受孔210侧壁挤压,导 致弹簧321收縮,使支撑块323紧密附着在孔210的侧壁上。当刀头20到达 工进位置时,镗杆100开始旋转,同时进刀。由于支撑块323和孔210侧壁 间摩擦力的作用,支撑块323、支撑板322和支撑套31固定不动,仅轴瓦33 被镗杆100带动而转动。由于三个弹性件32的支撑块323均紧密附着在孔210 侧壁上,使镗杆IOO可以抵抗较大的径向力,刀尖21的径向移动可以被支撑 块323抵消和扶正,可以起到减震、定心作用,有利于镗孔的加工。实际证明, 该镗杆100可用于加工深径比可达10以上的孔,而且车削稳定,无扎刀、让 刀现象。虽然本技术已将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 型,任何熟习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 动与润饰,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申请专利的权利要求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镗杆,其包括杆体和设于杆体末端的刀头,其特征在于,杆体上设有减震定心装置,该装置包括环绕杆体的支撑套及固定在支撑套表面上的弹性件,弹性件的顶端与杆体轴心的距离大于刀尖与杆体轴心的距离。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和支撑套间设 有轴瓦,该轴瓦固定在杆体上。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圆周上设有 至少一个与杆体相通的干油孔。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油孔为3个,均 匀分布在支撑套圆周上。5. 如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套 上沿其圆周方向均匀设有至少三个弹性件。6. 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 固定在弹簧上的支撑板及固定在支撑板上的支撑块。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镗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和支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镗杆,其包括杆体和设于杆体末端的刀头,其特征在于,杆体上设有减震定心装置,该装置包括环绕杆体的支撑套及固定在支撑套表面上的弹性件,弹性件的顶端与杆体轴心的距离大于刀尖与杆体轴心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长富朱世忠张建伟蒋文平胡森荣徐元甲
申请(专利权)人: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