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数据传输方式的手持式虹膜识别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6902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种数据传输方式的手持式虹膜识别装置及方法,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与外界设备传输共享数据、认证过程没有安全性等级划分的问题。装置包括:主控电路模块,显示模块,虹膜特征值采集模块,人体相貌采集模块,语音提示模块,输入操作模块,人机交互接口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方法步骤为:设定基本参数;判断是否识别;获取虹膜特征值;判断是否本地认证;传输数据;比对数据;输出结果;注册;传输数据;保存结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计算机处理器处理速度快的特点,提高了运算速度;结合多种网络通讯方式,实现与外界设备的数据传输共享;采用多种认证模式,使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满足不同安全级别要求的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处理
,更进一步涉及人体生物特征识别
中的一种具有。本专利技术以其简单便携、方便客户应用操作为目的,用于安防、金融、煤矿等大中型企业单位人员身份认证、安全监测及考勤管理。
技术介绍
虹膜识别是通过对比虹膜图像特征之间的相似性来确定人们的身份,其核心是使用模式识别、图像处理等方法对人眼睛的虹膜特征进行描述和匹配,从而实现自动的个人身份认证。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拥有的专利技术“便携式虹膜图像采集装置”(专利申请号200410078238. 2,授权公告号CN100352400C)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的虹膜图像采集装置,包括冷镜、红外发光二极管、照明电路、成像镜头、图像传感器、成像处理电路、外壳和USB连接线,冷镜后方顺序有照明电路、成像镜头、图像传感器、成像处理电路,且冷镜、照明电路、成像镜头和图像传感器共一中心轴。该采集装置无需外接电源,通过USB接口同计算机进行连接,实现虹膜图像采集与传输。本专利技术实现了远距离眼睛自定位和虹膜居中拍摄,当有用户靠近时,能自动触发设备工作并采集图像序列。此装置可用于虹膜身份识别系统及虹膜图像数据库的建立。此专利技术体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种数据传输方式的手持式虹膜识别装置,包括主控电路模块,显示模块,虹膜特征值采集模块,人体相貌采集模块,语音提示模块,输入操作模块,人机交互接口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九个模块,各模块之间通过总线连接;其中:所述的主控电路模块,采用Inter双核CPU为处理器,用于接收和处理虹膜特征值采集模块、人体相貌采集模块、输入操作模块、人机交互接口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和通信模块的数据信息,并将处理结果输出到显示模块和语音提示模块;所述的显示模块,采用LCD彩色液晶屏,用于显示识别结果信息以及在注册过程中的操作界面;所述的虹膜特征值采集模块,采用光学防抖动虹膜摄像头,用于采集双眼虹膜图像,并将采集的虹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胥建民杨元元刘德峰董少勇毕春明胥培丁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凯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