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终端及其触控操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6673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4:54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控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终端界面设置一辅助触控界面和定位标识,所述定位标识具有一定位范围;检测辅助触控界面的触摸操作命令;根据所述触摸操作命令移动所述定位标识;将所述定位标识范围内的组件显示于所述辅助触控界面;处理用户对所述辅助触控界面的显示组件的操作命令。本发明专利技术还相应的提供一种实现上述方法的移动终端。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终端用户可以单手也操控整个终端屏幕的组件,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各种智能终端的屏幕越来越大,普遍已经达到了 4英寸 4.8英寸,甚至有些手机的触摸屏已经达到了 5. 5英寸。伴随着大屏手机的视觉体验而来的是另一个问题-手机屏幕的大小已经超过了单手操作(主要是拇指)的可控范围,使得单手操作较为困难,某些情况下不得不进行双手操控,降低了用户体验。综上可知,现有的移动终端的触控方法,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其可以提高用户对大屏移动终端单手触控操作的体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控操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终端界面设置一辅助触控界面和定位标识,所述定位标识具有一定位范围;检测辅助触控界面的触摸操作命令;根据所述触摸操作命令移动所述定位标识;将所述定位标识范围内的组件显示于所述辅助触控界面;处理用户对所述辅助触控界面的显示组件的操作命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操作方法,所述根据所述触摸操作命令移动所述定位标识步骤包括将所述辅助触控界面触摸操作轨迹与所述定位标识关联处理,所述定位标识根据所述触摸操作轨迹移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操作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辅助触控界面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位置;和/或控制所述辅助触控界面的大小;和/或控制所述定位标识的定位范围的大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操作方法,所述定位标识位于所述辅助触控界面之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触控操作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将所述辅助触控界面隐藏/显示处理。本专利技术相应的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所述移动终端包括设置单元,用于在终端界面设置一辅助触控界面和一定位标识,所述定位标识具有一定位范围;检测单元,检测辅助触控界面的触摸操作命令;移动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摸操作命令移动所述定位标识;显示单元,用于将所述定位标识范围内的组件显示于所述辅助触控界面;处理单元,用于处理用户对所述辅助触控界面的显示组件的操作命令。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单元用于将所述辅助触控界面触摸操作轨迹与所述定位标识关联处理,使所述定位标识根据所述触摸操作轨迹移动。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辅助触控界面在所述移动终端的显示位置;和/或控制所述辅助触控界面的大小;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定位标识的定位范围的大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所述定位标识位于所述辅助触控界面之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隐藏/显示单元,用于将所述辅助触控界面隐藏/显示处理。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移动终端上预设一辅助触控界面及具有定位范围的定位标识,可以接收触摸点的操作命令,移动终端可根据触摸操作命令移动定位标识,优选的是,定位标识的定位范围内包括至少一组件,且移动终端可以将定位范围包括的组件显示于辅助触控界面,辅助触控界面可以接收并处理用户对所述辅助触控界面的显示组件的操作命令,借此通过单手可实现对移动终端全屏组件的触控操作。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图3A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用户界面示意图;图3B是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第一用户界面示意图;图3C是图3B所示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第二用户界面示意图;图3D是图3B所示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第三用户界面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的触控操作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参见图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100可以是具有触摸屏的手机、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掌上电脑等。该实施例中,移动终端100包括设置单元10、检测单元20、移动单元30、显示单元40及处理单元50,具体的设置单元10用于在终端界面设置一辅助触控界面定位标识,定位标识具有一定位范围。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辅助触控界面在移动终端100的触摸屏上表现为一独立的操作窗口,其可以接收触摸点的触摸操作命令,比如滑动、选择等命令。定位标识在移动终端100的触摸屏上是一光标,其位于辅助触控界面之外,用户可以通过该定位标识的定位范围选择移动终端100触摸屏上的组件。检测单元20用于检测辅助触控界面的触摸操作命令。具体的,用户可以通过触摸点(比如手指、触控笔等)对辅助触控界面进行操作,操作命令可以是如上所述的滑动命 令,组件选择命令等,检测单元20检测到相应的命令后即通知其它单元进行相应的处理。移动单元30用于根据触摸操作命令移动定位标识。实际应用中,检测单元20检测到辅助触控界面具有触摸操作时,移动单元30将辅助触控界面的触摸操作轨迹与定位标识关联处理,借此将触摸点在辅助触控界面的触摸滑动轨迹转化成移动终端100的定位标识(光标)的移动轨迹,使定位标识根据所述触摸操作轨迹移动。显示单元40,用于将定位标识的定位范围内的组件自适应显示于辅助触控界面。具体的,定位标识移动到移动终端100触摸屏的某个位置时,辅助触控界面就会对应的显示在定位范围内的可控组件。结合图3A,定位标识定位范围内具有组件图标10和14,则这两个图标同步显示于右下角的辅助触控界面内。处理单元50,用于处理用户对辅助触控界面的显示组件的操作命令。该处理单元50可以是移动终端100另置的处理装置,也可以直接采用移动终端100的中央处理装置。比如,辅助触控界面上显示了短信组件、则用户可以触控后再通过处理单元50处理进入短信编辑页面,进行正常的编辑、发送及接收等,借此完成对应用的操作处理。再结合图2所示实施例,移动终端100还具有第一控制单元60和第二控制单元70。其中,第一控制单元60用于控制辅助触控界面在移动终端100的显示位置和/或控制所述辅助触控界面的大小。如图3B,辅助控制界面位于终端100的界面的底部中间位置,用户可以通过第一控制单元60将其调节变小(或变大),并进行位置变化,如图3C所示。第二控制单元70用于控制定位标识的定位范围的大小。需要说明的,定位标识的形状可由用户选定,比如可以为方形、圆形及椭圆形等,形状确定后即可通过拖动控制定位标识范围的大小,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操作方式改变光标指示范围的大小,在此不进行限定,借此更加方便用户的触控操作,提高用户体验。本专利技术中以圆形为例,如图3B,用户通过第二控制单元70将定位标识调节放大后如图3C所示,借此可以定位更多的组件图标。本实施例中,用户通过辅助触控界面操控移动终端100时具有两种工作状态,即对组件的选择状态及对组件的控制操作状态。用户确定辅助触控界面的大小和位置后,即可通过辅助触控界面控制移动定位标识,并通过第二控制单元70控制定位标识的大小,借此可该方便的选择定位标识范围内相应的组件。选择好相应的组件后,用户即可将辅助触控界面切换到对组件的控制处理状态,此时辅助触控界面相当于把移动终端100的屏幕上某位置区移动到了用户方便操作的位置,且辅助触控界面以外的区域也可以正常操作,借此提高用户操作的方便性。优选的是,本专利技术的移动终端100还具有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终端的触控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终端界面设置一辅助触控界面和定位标识,所述定位标识具有一定位范围;检测辅助触控界面的触摸操作命令;根据所述触摸操作命令移动所述定位标识;将所述定位标识范围内的组件显示于所述辅助触控界面;处理用户对所述辅助触控界面的显示组件的操作命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宇龙通信科技有限公司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