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液晶透镜
,更具体地,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液晶在显示器领域广泛的应用,各国研究人员发现液晶材料是一种良好的光电材料,尤其易受到外界条件影响导致介电常数、折射率发生改变,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在平面液晶层形成梯度折射率分布。研究人员利用该特点研制出基于液晶的自适应微透镜,该透镜不仅具有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特点,而且还具有电控调节焦距的特点,是性能突出、急切需要发展的新型光学成像元件。现有的电扫描焦点可摆动液晶微透镜结构是采用三层电极的结构形式,底层是ITO平板电极,中间层是ITO图案电极,上层是铝电极。需要通过两个驱动电压来控制液晶微透镜,一个电压用于控制聚焦及焦点摆动,另一个电压用于抑制相错线的出现,两个电压必须保持同相位。这种微透镜结构存在几个问题1,需三层电极,使制作工艺难度加大;2,三层电极结构需要较大的驱动电压;3,两个驱动电压必须保持同相位,这给实际应用带来不便;4,中间电极图案易使电场产生串扰,难以达到理想的焦点摆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扫描焦点可摆动液晶微透镜,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制作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扫描焦点可摆动液晶微透镜,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玻璃衬底、PI定向层、ITO透明下电极、液晶层、玻璃间隔子、ITO透明上电极以及下玻璃衬底;所述ITO透明下电极和所述ITO透明上电极分别镀在所述下玻璃衬底和所述上玻璃衬底的一面上,且均与外界电源相连;所述ITO透明上电极具有四个呈十字形对称排列的子电极;所述子电极的形状为近似条形,四个子电极所围成的区域为圆形;所述ITO透明下电极为圆形,其圆心与四个子电极所围成的圆形的圆心对齐;所述PI定向层是镀在所述ITO透明下电极和所述ITO透明上电极上;所述上玻璃衬底和所述下玻璃衬底是上下设置,且所述液晶层灌注在所述上玻璃衬底和所述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胜武,佟庆,张新宇,桑红石,张天序,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