裸眼3D显示装置及其液晶透镜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6498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4:18
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包含一显示面板及一液晶透镜。所述液晶透镜设于显示面板表面上,对应重叠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并包含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设置于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液晶层。第二电极包含数个分隔的电极单元,每一电极单元呈长条状,且沿着像素的垂直排列方向以阶梯形式斜向延伸。相邻两条电极单元接收不同电压而与第一电极形成特定电场,改变液晶层中在对应位置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所述液晶透镜的结构有效改善左右眼影像的串扰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裸眼3D显示装置及其液晶透镜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液晶显示技术,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改善3D显示时的串扰问题的裸眼3D显示装置及其液晶透镜。
技术介绍
为了满足视觉体验,显示技术已从2D显示发展至3D显示。现有的3D显示技术主要分为眼镜式3D显示技术(stereoscopic display)和裸眼3D显示技术(auto-stereoscopic display)。裸眼3D显示技术的优点在于具有无需使用额外眼镜的便利性。目前裸眼3D显示技术可通过使用视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柱状透镜(lenticular lens)或指向光源(directional backlight)来实现。请参考图I所示,图I是现有的柱状透镜3D显示装置的操作示意图。所述柱状透镜3D显示装置是在一液晶显示面板90的前面加上一层由数个柱状透镜910构成的透镜层91,让左、右眼的影像资料穿过柱状透镜910,进而通过光折射原理(refraction)而分别传输至左、右眼,如此使用者即可看到立体影像。进一步参考图2所示,图2是现有的柱状透镜3D显示装置的像素阵列与柱状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在使用柱状透镜的裸眼3D显示器的设计中,必须将透镜层91的柱状透镜910设置成与液晶显示面板的像素列900成一特定角度,以保持分辨率的平衡。然而,如图3所示,为使用者通过斜向柱状透镜(Slant Lenticular Lens)观看像素阵列的影像时的某一视角的示意图,从图中可看出原本使用者的其中一眼所接受的某一视角范围800中,除了落在提供右眼影像R的像素单元之外,还涵盖了部分用以提供左眼影像L的像素单元,进而导致右眼接收到左眼的影像,产生串扰现象。此外,此种设计也使得3D视角变得狭窄。故,有必要提供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及其液晶透镜,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及其液晶透镜,可改善3D显示时的影像串扰问题。为达成本专利技术的前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包括一显示面板,具有一像素阵列;以及一液晶透镜,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上,对应重叠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并包含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设置于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包含数个分隔的电极单元,每一电极单元呈长条状,且沿着所述像素阵列的像素单元的垂直排列方向以阶梯形式斜向延伸,相邻两条所述电极单元接收不同电压而与所述第一电极形成特定电场,进而控制所述液晶层中在对应位置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电极单元延伸于所述像素阵列的像素单元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设于一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二电极设于一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一基板相对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电极单元彼此绝缘分隔开且彼此相隔至少一个像素单元的长度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以阶梯形式斜向延伸的每一电极单元包含垂直段与水平段,其中每一电极单元的相邻两水平端之间相隔至少一个像素单元的长度距离。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一像素单元包含至少一个子像素。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一像素单元包含三个子像素。本专利技术另提供一种用于裸眼3D显示装置的液晶透镜,其对应重叠一显示面板的 像素阵列,并包含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与所述第一电极相对设置,并包含数个分隔的电极单元,每一所述电极单元呈长条状,且沿着所述像素阵列的像素单元的垂直排列方向以阶梯形式斜向延伸,相邻两所述电极单元接收不同电压而与所述第一电极形成特定电场;以及一液晶层,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所述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受其对应位置的所述电极单元与第一电极形成的特定电场控制。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电极单元延伸于所述像素阵列的像素单元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设于一第一基板上,所述第二电极设于一第二基板上,所述第二基板与所述第二基板相对设置。在上述说明中,液晶透镜基于液晶排列可改变光行进方向的原理取代现有技术的柱状透镜结构,通过对第二电极的分隔开的电极单元施加不同的电压,使得显示面板的影像通过液晶透镜的液晶层之后被分成左右眼的影像,让使用者可接收具3D效果的影像,同时,构成液晶透镜的第二电极以阶梯形式斜向延伸,有别于传统斜向柱状透镜,可有效改善左右眼影像的串扰现象。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的柱状透镜3D显示装置的操作示意图。图2是现有的柱状透镜3D显示装置的像素阵列与柱状透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使用者通过斜向柱状透镜观看像素阵列的影像时的某一视角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裸眼3D显示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裸眼3D显示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像素阵列与液晶透镜的电极的配置示意图。图6是使用者通过本专利技术裸眼3D显示装置的液晶透镜观看像素阵列的影像时的某一视角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专利技术上述目的、特征及优点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再者,本专利技术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用以说明及理解本专利技术,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请参考图4所示,图4是本专利技术裸眼3D显示装置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裸眼3D显示装置主要包含一显示面板I及一液晶透镜2。所述显示面板I用以提供二维的影像,而液晶透镜2则将2维的影像转换成三维影像。同时参考图5所示,所述显示面板I具有一像素阵列10,该像素阵列10由多个规则排列的像素单元100组成。所述显示面板I可为一般的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一具有彩色滤光片基板、一薄膜晶体管基板与夹设于两基板之间的液晶层。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包括不同颜色的光刻胶单元。所述薄膜晶体管基板可包含栅极线、数据线、开关元件及像素电 极,所述栅极线和数据线定义多个子像素区,所述开关元件及像素电极设于每一子像素区,以对应所述彩色滤光片基板的光刻胶单元,进而构成所述像素阵列10。所述显示面板I也包含一背光模组,以提供足够光源来显示影像。所述液晶透镜2是设于所述显示面板I上,而且是设置所述显示面板I的一出光平面上,并且对应重叠所述像素阵列10。所述液晶透镜2主要包含一第一电极20、一第二电极21及一液晶层22。如图4所不,所述第一电极20是设于一第一基板23上,一般来说,所述第一电极20可为氧化铟锡构成的透明导电膜,可用以接收一参考电压。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电极21与所述第一电极20相对设置,且是设于一第二基板24上,所述第二基板24与所述第一基板200相对设置。所述第二电极21包含数个分隔的电极单元210,可通过对透明导电膜(如氧化铟锡)图案化来形成。参考图5所示,每一所述电极单元210呈长条状,且沿着所述像素阵列10的像素单元100的垂直排列方向Dl以阶梯形式斜向延伸,其中相邻两所述电极单元210用以接收不同电压来与所述第一电极20形成特定电场。本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电极单元210是延伸于所述像素阵列10的像素单元100之间。如图4所示,所述液晶层22设置于所述第一电极20与第二电极21之间,所述液晶层22中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受其对应位置的所述电极单元210与第一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裸眼3D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裸眼3D显示装置包含:一显示面板,具有一像素阵列;以及一液晶透镜,设于所述显示面板上,对应重叠所述显示面板的像素阵列,并包含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及设置于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液晶层;其中所述第二电极包含数个分隔的电极单元,每一电极单元呈长条状,且沿着所述像素阵列的像素单元的垂直排列方向以阶梯形式斜向延伸,相邻两条所述电极单元接收不同电压而与所述第一电极形成特定电场,进而控制所述液晶层中在对应位置的液晶分子的排列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峙彣萧嘉强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