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面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电驱动液晶透镜面板与立体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进步,使用者对于显示器的显示质量(如影像分辨率、色彩饱和度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除了高影像分辨率以及高色彩饱和度之外,为了满足使用者观看真实影像的需求,亦发展出能够显示出立体影像的显示器。目前的立体显示技术大致可分成观赏者可直接裸眼观赏的裸眼式 (auto-stereoscopic)以及需配戴特殊设计眼镜观赏的戴眼镜式(stereoscopic)。裸眼式立体显示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视差屏障(Barrier)、柱状凸透镜数组(Column LensArray)、液晶透镜(Liquid Crystal Lens)等来控制观赏者左眼与右眼所接收到的影像。根据人眼的视觉特性,当左、右眼分别观视的影像具有不同视差(parallax)时,人眼会观察将二影像重叠解读成一立体影像。戴眼镜式立体显示的工作原理主要是利用显示面板显示左右眼画面,经由头戴式眼镜的选择,让左右眼分别看到左右眼画面以形成立体视觉。液晶透镜立体显示器是利用分布于液晶层内的电场驱动液晶层内的液晶分子,使液晶分子的长轴随着电场强弱而改变方向,进而提供类似于透镜般的折射率分布。由于液晶透镜具有变焦能力,因此其被广泛地应用于立体显示器中,以作为平面-立体的可切换装置。然而,液晶分子的偏折会受到电极构型以及电压驱动方式影响,举例来说,内部液晶分子容易受到周边电极所产生的电场影响,而有错乱分布的现象发生,导致液晶透镜的透镜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驱动液晶透镜面板,其具有较佳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驱动液晶透镜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第一基板;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对向设置;一液晶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一第一配向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且该第一配向层具有一第一配向方向以使该液晶层的液晶分子配向;一第一电极层,配置于该第一配向层与该第一基板之间,具有一第一有效区与一第一无效区,该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具有一第一主体部、一第一延伸部以及一第一转折点,该第一转折点位于该第一主体部与该第一延伸部的连接处,该第一主体部沿着一第一延伸方向延伸且该些第一主体部实质上彼此平行,各该第一延伸部沿着一第二延伸方向延伸,该第二延伸方向与该第一延伸方向不同,且该第二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于该第一配向方向,其中由该些第一转折点所连接而成的连接线作为该第一有效区与该第一无效区之间的边界,该些第一主体部位于该第一有效区,以及该些第一延伸部位于该第一无效区;一第二配向层,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以及一第二电极层,配置于该第二配向层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5.23 TW 1011183441.一种电驱动液晶透镜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第一基板; 一第二基板,与该第一基板对向设置; 一液晶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第二基板之间; 一第一配向层,配置于该第一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且该第一配向层具有一第一配向方向以使该液晶层的液晶分子配向; 一第一电极层,配置于该第一配向层与该第一基板之间,具有一第一有效区与一第一无效区,该第一电极层包括至少两个第一电极,各该第一电极具有一第一主体部、一第一延伸部以及一第一转折点,该第一转折点位于该第一主体部与该第一延伸部的连接处,该第一主体部沿着一第一延伸方向延伸且该些第一主体部实质上彼此平行,各该第一延伸部沿着一第二延伸方向延伸,该第二延伸方向与该第一延伸方向不同,且该第二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于该第一配向方向,其中由该些第一转折点所连接而成的连接线作为该第一有效区与该第一无效区之间的边界,该些第一主体部位于该第一有效区,以及该些第一延伸部位于该第一无效区; 一第二配向层,配置于该第二基板与该液晶层之间;以及 一第二电极层,配置于该第二配向层与该第二基板之间。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驱动液晶透镜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电极的该第一延伸方向与该第一配向方向之间具有一夹角,且各该夹角皆实质上相同。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驱动液晶透镜面板,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电极更包括一第二延伸部与一第二转折点,该第一延伸部与该第二延伸部分别与该第一主体部的其中一端连接,该第二转折点位于该第一主体部与该第二延伸部的连接处,各该第二延伸部沿着该第二延伸方向延伸,该些第一转折点与该些第二转折点所连接而成的连接线作为该第一有效区与该第一无效区之间的边界,该些第一延伸部与该些第二延伸部位于该第一无效区。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液晶透镜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电极层更包括一第一连接电极,该第一延伸部的一端与该第一主体部连接,该第一延伸部的另一端与该第一连接电极连接,该第二延伸部的一端与该第一主体部连接,以及该第二延伸部的另一端与该第一连接电极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动液晶透镜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连接电极为一环状电极。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驱动液晶透镜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配向层具有该第一配向方向。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驱动液晶透镜面板,其特征在于,该第二电极层具有一第二有效区与一第二无效区,该第二电极层包括至少两个第二电极,各该第二电极具有一第二主体部、一第三延伸部以及一第三转折点,该第三转折点位于该第二主体部与该第三延伸部的连接处,该第二主体部沿着一第三延伸方向延伸且该些第二主体部实质上彼此平行,该第三延伸方向与该第一延伸方向不同,各该第三延伸部沿着该第二延伸方向延伸,其中由该些第三转折点所连接而成的连接线作为该第二有效区与该第二无效区之间的边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晟齐,蔡永生,董人郎,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