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介孔分子筛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836608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3: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介孔分子筛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利用介孔材料ZSM-5大的比表面积、规则的孔道结构和大的吸附容量等优点,结合Nafion膜较好的阳离子交换性能,于玻碳电极表面构建一层ZSM-5/Nafion纳米膜,将其固载大量的发光试剂三联吡啶钌(Ru(bpy)32+),构建基于Ru(bpy)32+/ZSM-5/Nafion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并对药物阿奇霉素进行电化学发光检测。结果表明,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介孔ZSM-5纳米材料修饰电极可提高检测阿奇霉素的灵敏度,检测的浓度线性范围宽,检测限低,并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重现性等传感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介孔分子筛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阿奇霉素(AZM)是1980年发现的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红霉素结构修饰后得到的一种广谱抗生素,与红霉素有着相同的受体。在身体组织中,阿奇霉素通常可以在2至4天的半衰期内保持一个较高的组织血液浓度比例。它通过干扰细菌转肽过程而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对G+菌、G-菌、支原体、衣原体及军团菌均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因此适用于上述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感染和衣原体所致的传播性疾病。此外,对于治疗儿科病毒性感染也具有较好的疗效。有研究指出阿奇霉素对流感嗜血杆菌、淋球菌的作用比红霉素强4倍,而如今由这些菌导致的性传播疾病发病率较多,另外由沙眼衣原体引起 的结膜炎发病率犹为高,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显示,大概有八千万的人患有沙眼,因此阿奇霉素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和实用性稳居大环内酯类药物龙头。市面上的阿奇霉素药物多为口服型,其用量大约为每剂量含I. Og阿奇霉素。若剂量中阿奇霉素含量过少,则达不到细胞组织液中所需治疗上述各种疾病的阿奇霉素最低用量,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反之,高用药量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介孔分子筛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介孔ZSM?5材料溶解于二次蒸馏水并且超声分散,取上述介孔ZSM?5材料溶液滴到经预处理的玻碳电极上,室温下自然风干;(2)在经步骤(1)处理的玻碳电极上滴加Nafion,室温下自然风干,最后在Ru(bpy)32+溶液中浸泡2?3小时,得基于介孔分子筛的电化学发光传感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能勤吴贝娜曹宏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