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后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569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化前在垂直于筋板(2)的帽形凸棱长度方向上粘贴多条相互平行的将筋板(2)与底板(1)固定在一起的胶带(4)的步骤;在相邻两个帽形凸棱表面的同一条胶带(4)上分别标记标识的步骤;在进行预抽真空后分别测量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的距离的步骤;固化后分别测量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的距离的步骤;分别计算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距离在预抽真空后与固化后的变化量,并将多条胶带(4)上所述的变化量求取平均值得到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测量方法具有方便、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以推广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种泡沫夹芯帽形加筋板结构的。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类零件承受组合外载的性能优良,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具有很高的结构效率,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泡沫夹芯帽形加筋板类零件,该零件主要制造过程是固化前将帽形泡沫芯固定在已经固化的复合材料底板上,再将具有空心帽形凸棱的已经固化的复合材料筋板置于底板上,所述的帽形泡沫芯正好填充在帽形凸棱的空腔中,然后将底板、筋板和泡沫芯盖上真空膜进行预抽真空,并一体在热压罐中固化。由于在热压罐中固化成型过程中材料的热胀冷缩效应、基体树脂的化学收缩效应以及底板、筋板和泡沫芯构件与成型所用模具材料在热膨胀系数上的显著差异,导致零件内部残余应力的产生,进而引起零件的回弹变形以及翘曲变形,特别是泡沫芯材的位置漂移,目前国内外尚没有检测这种位置漂移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化前在垂直于筋板的帽形凸棱长度方向上粘贴多条相互平行的将筋板与底板固定在一起的胶带的步骤;在相邻两个帽形凸棱表面的同一条胶带上分别标记标识的步骤;在进行预抽真空后分别测量同一条胶带上两个标识间的距离的步骤;固化后分别测量同一条胶带上两个标识间的距离的步骤,分别计算同一条胶带上两个标识间距离在预抽真空后与固化后的变化量,并将多条胶带上所述的变化量求取平均值得到复合材料夹心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步骤。所述的标识是设置在帽形凸棱表面的图钉钉头边沿,所述的图钉至少部分钉头压在胶带上。所述的标识是设置在胶带表面上的标记线或标记点。所述的胶带是以聚酯薄膜为基材,粘贴面涂有耐高温有机硅压敏胶。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由于标记方法和测量简单、方便,所以易于实现,又由于使用胶带固定,使软性标识如标记线、标记点等不用直接标记在零件表面,本专利技术可以广泛用于类似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过程中变形量的测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施例是在以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实现过程,但是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实例。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一个实施例示意图。图2是图I的俯视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和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一个实施例示意图,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固化前在垂直于筋板2的帽形凸棱长度方向上粘贴多条相互平行的将筋板2与底板I固定 在一起的胶带4的步骤;在相邻两个帽形凸棱表面的同一条胶带4上分别标记标识的步骤;在进行预抽真空后分别测量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的距离的步骤;固化后分别测量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的距离的步骤,分别计算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距离在预抽真空后与固化后的变化量,并将多条胶带4上所述的变化量求取平均值得到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步骤。所述的标识是设置在帽形凸棱表面的图钉钉头边沿,所述的图钉至少部分钉头压在胶带上。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同一条胶带4上的两个相邻图钉钉头相应边沿的距离。所述的标识也可以是设置在胶带表面上的软性标识如标记线、标记点等。所述的胶带是以聚酯薄膜为基材,粘贴面涂有耐高温有机硅压敏胶。在本实施例中胶带厚度为O. 05 O. 10毫米,粘贴面涂以进口耐高温有机硅压敏胶,这样胶带除具有高粘着力、耐高温、电绝缘和抗化学特性外还具有再撕离在零件上不留残胶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测量方法具有方便、简单、快速、准确等特点,可以广泛用于类似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过程中变形量的测量。权利要求1.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化前在垂直于筋板(2)的帽形凸棱长度方向上粘贴多条相互平行的将筋板(2)与底板(I)固定在一起的胶带(4)的步骤;在相邻两个帽形凸棱表面的同一条胶带(4)上分别标记标识的步骤;在进行预抽真空后分别测量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的距离的步骤;固化后分别测量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的距离的步骤;分别计算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距离在预抽真空后与固化后的变化量,并将多条胶带(4)上所述的变化量求取平均值得到复合材料夹X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步骤。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识是设置在帽形凸棱表面的图钉(3)钉头边沿,所述的图钉(3)至少部分钉头压在胶带(4)上。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标识是设置在胶带(4)表面上的标记线或标记点。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复合材料夹心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带(4)是以聚酯薄膜为基材,粘贴面涂有耐高温有机硅压敏胶。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胶带(4)是以聚酯薄膜为基材,粘贴面涂有耐高温有机硅压敏胶。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化前在垂直于筋板(2)的帽形凸棱长度方向上粘贴多条相互平行的将筋板(2)与底板(1)固定在一起的胶带(4)的步骤;在相邻两个帽形凸棱表面的同一条胶带(4)上分别标记标识的步骤;在进行预抽真空后分别测量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的距离的步骤;固化后分别测量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的距离的步骤;分别计算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距离在预抽真空后与固化后的变化量,并将多条胶带(4)上所述的变化量求取平均值得到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步骤,本专利技术的测量方法具有方便、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以推广运用。文档编号G01B5/30GK102944160SQ201210438728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7日专利技术者苗勇, 李建川, 龚志红, 崔益华 申请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化前在垂直于筋板(2)的帽形凸棱长度方向上粘贴多条相互平行的将筋板(2)与底板(1)固定在一起的胶带(4)的步骤;在相邻两个帽形凸棱表面的同一条胶带(4)上分别标记标识的步骤;在进行预抽真空后分别测量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的距离的步骤;固化后分别测量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的距离的步骤;分别计算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距离在预抽真空后与固化后的变化量,并将多条胶带(4)上所述的变化量求取平均值得到复合材料夹X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勇李建川龚志红崔益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