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后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5697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2: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化前在垂直于筋板(2)的帽形凸棱长度方向上粘贴多条相互平行的将筋板(2)与底板(1)固定在一起的胶带(4)的步骤;在相邻两个帽形凸棱表面的同一条胶带(4)上分别标记标识的步骤;在进行预抽真空后分别测量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的距离的步骤;固化后分别测量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的距离的步骤;分别计算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距离在预抽真空后与固化后的变化量,并将多条胶带(4)上所述的变化量求取平均值得到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测量方法具有方便、简单、快速、准确的特点,可以推广运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尤其涉及一种泡沫夹芯帽形加筋板结构的。
技术介绍
复合材料夹芯结构类零件承受组合外载的性能优良,在复杂应力状态下具有很高的结构效率,因此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泡沫夹芯帽形加筋板类零件,该零件主要制造过程是固化前将帽形泡沫芯固定在已经固化的复合材料底板上,再将具有空心帽形凸棱的已经固化的复合材料筋板置于底板上,所述的帽形泡沫芯正好填充在帽形凸棱的空腔中,然后将底板、筋板和泡沫芯盖上真空膜进行预抽真空,并一体在热压罐中固化。由于在热压罐中固化成型过程中材料的热胀冷缩效应、基体树脂的化学收缩效应以及底板、筋板和泡沫芯构件与成型所用模具材料在热膨胀系数上的显著差异,导致零件内部残余应力的产生,进而引起零件的回弹变形以及翘曲变形,特别是泡沫芯材的位置漂移,目前国内外尚没有检测这种位置漂移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化前在垂直于筋板的帽形凸棱长度方向上粘贴多条相互平行的将筋板与底板固定在一起的胶带的步骤;在相邻两个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复合材料夹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化前在垂直于筋板(2)的帽形凸棱长度方向上粘贴多条相互平行的将筋板(2)与底板(1)固定在一起的胶带(4)的步骤;在相邻两个帽形凸棱表面的同一条胶带(4)上分别标记标识的步骤;在进行预抽真空后分别测量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的距离的步骤;固化后分别测量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的距离的步骤;分别计算同一条胶带(4)上两个标识间距离在预抽真空后与固化后的变化量,并将多条胶带(4)上所述的变化量求取平均值得到复合材料夹X芯结构固化成型芯材位移量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苗勇李建川龚志红崔益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