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锅炉钢架上的大板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5083 阅读:2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锅炉钢架上的大板梁,所述大板梁的横截面包括上、下两个相互叠合的第一I字型截面和第二I字型截面,设于上部的第一I字型截面与设于下部的第二I字型截面在叠合面处用高强螺栓连接,第一I字型截面与第二I字型截面分别采用不同的钢材制成。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上下截面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材料不同强度的钢材组合,在满足强度和稳定性的同时,钢材用量减少,而且可以满足施工过程中的安装要求及运输要求,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筑工程
的钢结构,具体是一种支撑在火力发电厂锅炉钢架上的大板梁。
技术介绍
支撑在火力发电厂锅炉钢架上的大板梁具有跨度大、悬吊重物重量巨大的特点,而且大板梁的高度高达6-8米以上。因此,除了满足承载力和使用要求外,还要满足施工过程中的安装要求及运输的需要。这就需要将梁的截面截断后运输,我国《钢结构设计规范》中,对于受弯构件的强度及稳定计算,仅涉及到截面为连续的构件,由于现场吊装设备及现场焊接条件的限制,塔式锅炉钢架所有焊缝均在工厂完成,工地现场只能进行螺栓的连接施工。如果采取大板梁在工厂整体制作,由于尺寸过大,必将造成运输问题,并且可能出现构件在吊装安装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因此断开的梁截面只能现场采用螺栓连接,这使得大板梁变成了腹板中间叠合的钢梁;此外,考虑到钢梁受压区稳定问题,最好能设计一种大板梁受压区截面较厚以满足稳定要求,而受拉区截面较小,以满足节约钢材的要求,这使得大板梁变得十分复杂。而且规范中没有涉及到叠合梁的计算及设计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强度稳定、而且能节约钢材的用于锅炉钢架上的大板梁,以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用于锅炉钢架上的大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板梁的横截面包括上、下两个相互叠合的第一 I字型截面和第二 I字型截面,设于上部的第一 I字型截面与设于下部的第二 I字型截面在叠合面处用高强螺栓连接,第一 I字型截面与第二 I字型截面分别采用不同的钢材制成。由以上公开的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由于在大板梁的腹板中间断开,再采用叠合面用高强螺栓连接,构件尺寸大大减小。由于大板梁截面高,受压区需满足稳定要求,受拉区考虑节约钢材,本专利技术通过上下截面分别采用两种不同材料不同强度的钢材组合,可以对受压区采用强度相对较低、截面厚度较大的钢材,以提高其稳定性,而受拉区采用强度相对较高、截面较薄的钢材,从而可以节约钢材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因此,本专利技术即可以满足施工过程中的安装要求及运输要求,又针对不同需要能更好地解决强度和稳定要求,达到安全经济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大板梁的横截面结构图;附图标记如下I、第一上翼缘2、第一腹板3、第一横向加劲肋4、第一纵向加劲肋 5、第一下翼缘6、高强螺栓7、坡口焊8、第二上翼缘9、第二腹板10、第二横向加劲肋 11、第二纵向加劲肋12、第二下翼缘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用于锅炉钢架上的大板梁横截面包括上、下两个相互叠合的第一 I字型截面和第二 I字型截面,设于上部的第一 I字型截面与设于下部的第二 I字型截面在叠合面处用高强螺栓6连接,第一 I字型截面与第二 I字型截面分别采用不同的钢材制成。如图所示,叠合面以上的第一 I字型截面包括第一上翼缘I第一腹板2、第一下翼·缘5,第一腹板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上翼缘I、第一下翼缘5用坡口焊连接;由于叠合面以上第一 I字型截面为受压区,为了满足强度和整体稳定的要求,采用强度相对较低的钢材Q345或GR572,以达到翼缘及腹板截面较大;为了满足局部稳定的要求,所述第一腹板I上沿大板梁跨度方向间隔焊有若干第一横向加劲肋3和第一纵向加劲肋4,两相邻第一横向加劲肋3的间距小于等于4米,所述第一腹板2的中上部焊接有第一纵向加劲肋4。叠合面以下第二 I字型截面包括第二上翼缘8、第二腹板9、第二下翼缘12,第二腹板9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上翼缘8、第二下翼缘12用坡口焊连接。为了减小截面尺寸又满足强度的要求,采用强度较高的钢材Q390或Q420,为了满足局部稳定的要求,所述第二腹板9上沿大板梁跨度方向间隔焊有若干第二横向加劲肋10,两相邻第二横向加劲肋10的间距小于等于4米,第二腹板9的中上部焊接有第二纵向加劲肋11。对于叠合面处,第一下翼缘I和第二上翼缘8上分别开有螺栓孔,上下翼缘螺栓孔对齐,采用摩擦型高强螺栓相互连接。具体实施步骤如下I、叠合面以上第一 I字型截面采用强度相对较低的钢材,如Q345,GR572等;(I)将第一上翼缘I下表面与第一腹板2上端用坡口焊连接,焊缝尺寸通过计算而定; (2 )将第一下翼缘5上表面与第一腹板2下端用坡口焊连接,焊缝尺寸通过计算而定;(3)在第一腹板2上沿大板梁跨度方向间隔焊上若干第一横向加劲肋3,两相邻第一横向加劲肋3的间距小于等于4米;(4)在第一腹板2的中上部焊接第一纵向加劲肋4 ;(5)在第一 I字型截面的第一下翼缘5,截面上根据计算要求开设螺栓孔,用于连接高强螺栓6。2、叠合面以下第二 I字型截面;采用强度相对较高的钢材,如Q390、Q420等;(I)将第二上翼缘8下表面与第二腹板9上端用坡口焊连接,焊缝尺寸通过计算而定;(2)将第二下翼缘12上表面与第二腹板9下端用坡口焊连接,焊缝尺寸通过计算而定;(3)在第二腹板9上沿大板梁跨度方向间隔焊上若干第二横向加劲肋10,两相邻横向加劲肋的间距小于等于4米;(4)在第二腹板9的中上部焊接第二纵向加劲肋11 ;(5)在第二 I字型截面的第二上翼缘8,截面上根据计算要求开有螺栓孔,与叠合面以上的第一下翼缘5开设的螺栓孔对齐,对应以摩擦型高强螺栓6连接。第二上翼缘8与第一下翼缘5尺寸根据计算确定,不一定相同。本专利技术大板梁形式可在电厂塔式锅炉钢结构中得到应用,该种锅炉钢架跨度在30-40米左右,大板梁高度在6-9米。本专利技术大板梁由于上下两I字型截面分别采用不同的材料,在保证稳定性及强度的同时,做到最经济。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是依照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做的同等变换,均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锅炉钢架上的大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板梁的横截面包括上、下两个相互叠合的第一 I字型截面和第二 I字型截面,设于上部的第一 I字型截面与设于下部的第二 I字型截面在叠合面处用高强螺栓(6)连接,第一 I字型截面与第二 I字型截面分别采用不同的钢材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用于锅炉钢架上的大板梁,其特征在于,第一I字型截面包括第一上翼缘(I)第一腹板(2)、第一下翼缘(5),第一腹板(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一上翼缘(I)、第一下翼缘(5)用坡口焊连接;第二 I字型截面包括第二上翼缘(8)、第二腹板(9)、第二下翼缘(12),第二腹板(9)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第二上翼缘(8)、第二下翼缘(12)用坡口焊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锅炉钢架上的大板梁,其特征在于,第一I字型截面选用Q345或GR572钢材制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锅炉钢架上的大板梁,其特征在于,第二I字型截面选用Q390或Q420钢材制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锅炉钢架上的大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板(I)上沿大板梁跨度方向间隔焊有若干第一横向加劲肋(3)和第一纵向加劲肋(4),两相邻第一横向加劲肋(3)的间距小于等于4米。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锅炉钢架上的大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腹板(2)的中上部焊接有第一纵向加劲肋(4)。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锅炉钢架上的大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腹板(9)上沿大板梁跨度方向间隔焊有若干第二横向加劲肋(10),两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锅炉钢架上的大板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板梁的横截面包括上、下两个相互叠合的第一I字型截面和第二I字型截面,设于上部的第一I字型截面与设于下部的第二I字型截面在叠合面处用高强螺栓(6)连接,第一I字型截面与第二I字型截面分别采用不同的钢材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静朱一云黄仁峰王亚光孙玉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