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酶肥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3941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21: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到比生物菌肥料高一代的生物酶制剂肥料配方及其加工方法,它是将畜禽粪便、稻壳粉、高梁秸杆、发酵酶制剂、矿石粉等搅拌均匀进行发酵,达到60-65摄氏度有害菌基本全部杀死后,再筛选出石杂物粉碎、烘干,再根据土壤及植物所需添加不同含量营养元素及酶制剂。搅拌均匀后用干燥法造粒机造粒,直接装袋。该肥料施入土壤后,可增产高效、改良土壤、恢复地力、提高肥效,分解土壤中重金属,提高地温和水温、促早熟。繁殖土壤中有益菌,消灭有害菌。使植物健壮、根系发达,增强植物抗逆性,使植物活杆成熟,增加水稻千粒重,玉米、大豆百粒重,少施或不施农药。水稻出米率高、蔬菜瓜果商品率高,化肥农药污染大大减少,实现生态农业目标,大农业走上了良性循环之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肥料,有机肥料,化学肥料集一身的各自优点、长效、速效、缓释、控释,高产、优质相结合的一种生物酶肥料的配方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我国农业普遍施用的是以化学肥料为主,有机肥料,生物肥料为辅的单一形式。由于农业单一长期重复过量施用化学肥料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下降,微生物大量死亡。为了实现产量目标,农民不得不每年大量增加化学肥料的投入,仅吉林等地,公顷施肥就高达吨肥以上,越增施化肥,土壤越板结,微生物越死亡。有机质越下降,土壤保水保肥的能力就越弱,土壤团粒结构就越差.土壤三透功能(透光、透水、透气)就越低、地下水污染等。土壤重金属增多,形成石板地的机会就越大,植物病虫害就越重,农产品污染水平 已达到了非治理不可的程度了 ;但如何解决以上问题?我国科学工作者一直不慎的努力。提倡平衡施肥,多施有机肥、生物肥,可是有机肥不增产,与化肥混合施肥量又大,与化肥混合.由于它不能提高肥效,化肥含量的降低又直接影响产量,农民不易接受。另外,有机肥不发酵或自然发酵(堆一年)发酵程度只能达到40%-50%,大部分有害菌不能彻底消灭,施入土壤后,植物病虫害严重。很难实现绿色、有机、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酶肥料的配方及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将鸡粪(畜禽粪便、工业废料等)、稻壳粉、秸秆、高梁秸杆等粉碎;通过酶(酵素)1公斤,高梁秸杆20%,稻壳粉20%,鸡粪60%充分均匀后发酵;当发酵物中温度自然升温达到60?65摄氏度时,翻三次,腐熟好后(闻到酒香、土香味)看到大量的菌丝体和产生蛋白质后烘干或自然凉晒;当该物料水分达到8%?12%时,再根据土壤,根据植物所需配N、P、K营养元素(也可有机物与氯化钾混合造粒,然后与N、P、复混),不同土壤不同植物N、P、K含量不同,东北三省分别为14?8?8、15?8?7、13?9?8之后每吨混入5%的酶制剂(酵素),再通过干燥法(机械)造粒,达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吉强
申请(专利权)人:临邑县联盛农资营销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