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器及防盗系统。其中,防盗系统包括:用户挂件,用于周期性地发射用户识别报文;以及防盗器,所述防盗器设置在车辆的任意位置上,用于在感知到外部事件时进行信号探测,并在有效时间内探测到所述用户识别报文时切换到撤防状态。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防盗器设防状态和撤防状态的自动切换,其间只需携带用户挂件即可,无需任何主动操作,操作简单,实用性高。同时防盗器完全独立于车辆自身,无需使用任何车辆控制电路的信号,安装简单,安全性高。并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撤防机制为解析出有效的用户识别报文,否则默认为设防状态,因此对大功率干扰信号具有免疫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安全防盗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器及防盗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车辆的普及和电子通讯技术的发展,基于无线通信的防盗装置(如基于窝蜂通信网络和GPS定位的防盗跟踪器)正在逐渐普及。防盗装置必须具备识别合法用户(即车主)和非法用户的功能,在合法用户使用车辆时切换到撤防状态。目前大多数的防盗装置依靠车辆本身的开启/点火和关闭/熄火信号来进行识别,这就要求防盗装置在使用前必须同车辆本身的控制电路进行电气连接,从而增加了防盗装置的安装难度和安全风险。此外,对于防盗功能本身来说,有线连接使得防 盗装置的破解难度大大降低,不法分子只需了解车辆控制电路的接口位置,将有线连接切断即可轻易使防盗装置失效。与此同时,无线汽车钥匙已经普遍开始利用低功率的短距无线信号来进行用户识另O。但是,汽车钥匙对车辆进行上锁和开锁动作需要用户触发按键,而防盗装置本身作为附加设备,若也要求用户触发按键才能进行用户识别的话,将会使得操作过于繁琐而降低实用性。另一方面,对于用户触发式的无线信号,不法分子用简单的大功率干扰源即可掩盖之,使得防盗装置始终无法进入设防状态,失去其防盗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包括用户挂件,用于周期性地发射用户识别报文;以及防盗器,所述防盗器设置在车辆的任意位置上,用于在感知到外部事件时进行信号探测,并在有效时间内探测到所述用户识别报文时从设防状态切换到撤防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户车辆的防盗系统,通过用户挂件周期性地发射用户识别报文实现了防盗器设防状态和撤防状态的自动切换,其间无需任何主动操作,实用性高。同时防盗器完全独立于车辆自身,无需使用任何车辆控制电路的信号,安装简单,安全性高。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撤防机制为解析出有效的用户识别报文,因此对大功率干扰信号具有免疫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盗器还用于在进入到撤防状态后,以预定时间间隔开启所述信号探测,并在所述有效时间内探测到所述用户识别报文时维持所述撤防状态,否则进入设防状态。由此,可以确认用户挂件是否仍在防盗器附近,从而在用户挂件离开防盗器时即时进入设防状态以保证安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用户挂件包括无线信号发射机和与所述无线信号发射机相连的发射天线。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防盗器具体包括接收天线;无线信号接收机,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机与所述接收天线相连,用于探测无线信号;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机相连,用于在感知到外部事件时唤醒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机进行无线信号探测,并对探测到的无线信号进行解析,以及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机在有效时间内探测到所述用户识别信号时将所述防盗器从设防状态切换到撤防状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防盗器处于设防状态时关闭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机。由此,可以节省功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第η次用户识别报文与第η-i次用户识别报文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frnTd,其中,Ttl为固定的报文发送周期,rn为随机整数,Td为抖动时间。由于采用了时域抖动机制,由此可容纳多个用户挂件同时工作而互不干扰,同时,时域抖动也使得恶意的捕获破解报文变得更为困难,提高了安全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 N+M-I 时间间隔为MTfRJd,其中,Av 二 ,Μ为预定的报文间隔次数。 η二 N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器,包括接收天线;无线信号接收机,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机与所述接收天线相连,用于探测信号;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机相连,用于在感知到外部事件时唤醒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机进行信号探测并对探测到的信号进行解析,以及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机在有效时间内探测到有效的用户识别报文时控制所述防盗器进入撤防状态。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盗器,通过无线信号接收机探测信号,由此可以完全独立于车辆自身,无需使用任何车辆控制电路的信号,安装简单,安全性高。并且,撤防机制为解析出有效的用户识别报文,因此对大功率干扰信号具有免疫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防盗器进入到撤防状态后以预定时间间隔开启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机,以及在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机在所述有效时间内探测到所述用户识别报文时维持所述撤防状态,否则控制所述防盗器进入设防状态。由此,可以确认用户是否仍在防盗器附近,从而在用户离开时及时进入设防状态以保证安全。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在所述防盗器处于设防状态时关闭所述无线信号接收机。由此,可以节省功耗。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定时间间隔为MTc^RJd,其中,Λ\._ = V/;,M为 η 二N预定的报文间隔次数,rn为随机整数,N为所述防盗器进入撤防状态时所述用户识别报文的次数,T0为固定的报文发送周期,Td为抖动时间。本专利技术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I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防盗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3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防盗器的工作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解释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机械连接或电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所述术语的具体含义。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图I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I所示,根 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包括用户挂件I和防盗器2。用户挂件I由用户随身携带。防盗器2无需安装,随意放置在车辆的任何位置上。用户挂件I用于周期性地发射用户识别报文。例如,用户挂件I可包括无线信号发射机和与无线信号发射机相连的发射天线,无线信号发射机上电开机后,周期性地发射用户识别报文。为了避免任意的两个挂件发射的无线信号发生相互干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射第η次用户识别报文与发射第η-i次用户识别报文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frnTd,其中,Ttl为固定的报文发送周期,如5秒;rn为随机整数,如在{±1,±2}内等概率取值;Td为随机的抖动时间,如O. 05秒。通过使用时域抖动机制,还可使得恶意的捕获破解报文变得更加困难,提高安全性。防盗器2用于在感知到外部事件(如车辆震动时)时进行信号探测,并在有效时间内探测到用户识别报文时从设防状态切换到撤防状态,否则发出警报。图2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防盗器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防盗器2可包括接收天线210、无线信号接收机220和处理器230。无线信号接收机220与无线天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车辆的防盗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户挂件,用于周期性地发射用户识别报文;以及防盗器,所述防盗器设置在车辆的任意位置上,用于在感知到外部事件时进行信号探测,并在有效时间内探测到所述用户识别报文时从设防状态切换到撤防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博睿,曼可儒,张融融,薛瑞尼,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德百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