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一种涡轮盘榫槽拉削机床工作转台总成模块,属于拉削机床领域。
技术介绍
涡轮转子是涡轮螺旋桨型航空发动机、汽轮机等的主要部件之一,其工作条件较为苛刻,尤其是在高性能的航空发动机中,对涡轮盘的要求更为严苛。对于涡轮盘与叶片的联接有效的一种联接方式为揪树形榫槽联接方式。对于榫槽的加工方法,现在主要有铣削加工和拉削加工两种方法,铣削加工时榫槽加工较早采用的加工方法,此种加工方法要达到所需的加工精度有一定的难度,且铣刀的制造比较困难。因此对于涡轮盘榫槽的加工常采用拉削的加工方式,拉削较铣削加工生产效率高,且质量也较好,拉削出槽型的尺寸稳定、精度高,其滚棒尺寸、锥度、错齿、平行度等项均比铣加工的稳定得多。 涡轮盘榫槽的加工一直是涡轮盘加工的关键技术,国外航空大国,如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对此都有较为深入的研究,技术也比较成熟。其拉削机床设备也较为先进,拉削机床多为高速拉削机床。榫槽的加工质量较为稳定。目前较为先进的榫槽拉削设备主要有英国Lpaointe公司生产的卧式拉削设备SRHE32/6000,德国霍夫曼公司生产的高速榫槽拉削机床RAW 16X6300X 5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轮盘榫槽拉削机床工作转台,其特征是:工作台床身1总体上呈现方形,右上半部分被切除,加工成一弧形导轨,旋转工作台3通过与左侧压板2、右侧压板5的配合安装在工作台床身1上,两侧压板与床身形成的弧形燕尾槽导轨,此燕尾槽导轨通过与旋转工作台3两侧的燕尾槽导轨相配合,进而可实现C轴的旋转运动,旋转运动的实现是由伺服电机10来提供动力的,伺服电机10通过加速器驱动齿轮1并经过齿轮2进而带动弧形齿扇14从而实现C轴的旋转运动,Z向运动的实现是靠上导轨9和下导轨10来实现的,具体是通过伺服电机经过减速器来带动丝杠而丝杠螺母与整个工作台床身向联接,这样便通过伺服电机便可实现整个工作台的Z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