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
,涉及一种电站大型轴类表面损坏亚激光瞬间熔堆焊工艺。
技术介绍
现有的电站大型轴类表面损坏时,发电机转子轴颈修复技术中常使用的方法如车削法、热喷涂法、刷镀法、贴片微弧焊法、激光熔覆法、电火花沉积堆焊法等。上述工艺中在轴类的修复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各有一定的局限性,如车削法有着修复的不可逆性;热喷涂和刷镀法,其结合强度低;贴片微弧焊接法,其补覆层孔隙率高。其中最常见的是电火花沉积堆焊法,电火花沉积堆焊法是利用电能使旋转电极在接触工件瞬间产生高频火花放电,从而将作为沉积堆焊的电极材料熔化甚至气化,以使熔融的电极材料通过扩散进入工件表面形成合金化的表面覆盖层,从而实现表面尺寸恢复。现有的电火花沉积堆焊 法存在着修复周期较长、沉积厚度受到限制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电站大型轴类表面损坏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问题,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更为合理的电站大型轴类表面损坏亚激光瞬间熔堆焊工艺。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站大型轴类表面损坏亚激光瞬间熔堆焊工艺,包括步骤I、采用直径为O. 6毫米至I. 6毫米的焊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站大型轴类表面损坏亚激光瞬间熔堆焊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1、采用直径为0.6毫米至1.6毫米的焊丝或厚度为0.5毫米至1.2毫米的焊片作为焊料;步骤2、设定亚激光瞬间熔焊接电机的最大瞬间电流为800安;最小起弧电流为1.5安;连续工作电流为100安;间隙工作电流为200安且能量调节范围为0至100;脉冲调节范围:1至12赫兹;持续时间调节范围为0.04至0.8秒;步骤3、将亚激光瞬间熔焊接电机的焊枪贴合在焊料上以焊接出一个直径5毫米左右、厚度为0.5~1.5毫米的焊点;连续进行焊接直至焊点形成焊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晓勇,肖学好,姚学忠,丁锐,李国荣,王忠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淮南田家庵发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