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精密气浮主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2916 阅读:4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自动化机床的零部件范围的一种超精密气浮主轴结构。该超精密气浮主轴结构装在一个圆柱型径向气浮轴承内,轴向与前后二个浮盘且带弹性盘的端面气浮轴承组合,径向气浮轴承支撑在主轴箱体内。给主轴通入洁净压力空气,三个气浮轴承同时作用,支撑主轴旋转,并形成轴向约束,保证主轴旋转的平稳性,克服了普通机床设备的主轴主要靠轴承机械支撑,机械摩擦磨损相当严重,随着加工时间增长,主轴旋转的平稳性变差及机械摩擦磨损带来的后果严重,随着加工时间增长,主轴旋转的平稳性变差,零部件的精密加工精度很难达到要求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可以达到1~2μm,无需研磨,表面粗糙度Ra可以达到0.01μ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自动化机床的零部件范围,特别涉及一种超精密气浮主轴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机床设备的需求量越来越多,对机床设备精度要求越来越高。靠传统的手工或半自动的操作方法无法满足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的需求,对于车、铣、磨等机床设备在零部件的精密加工过程中,主轴旋转的平稳性,主轴磨损程度决定零部件的精密加工精度,普通机床设备的主轴主要靠轴承机械支撑,机械摩擦磨损相当严重,随着加工时间增长,主轴旋转的平稳性变差,零部件的精密加工精度很难达到要求;本专利技术设计的超精密气浮主轴可以克服机械摩擦磨损带来的不足,大大提高主轴旋转的平稳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超精密气浮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径向气浮轴承3支撑在主轴箱体I内,径向气浮轴承3的两端分别连接前端面气浮轴承4和后端面气浮轴承5,迷宫密封16将前端面气浮轴承4的前浮盘与配重24密封连接;主轴2在径向气浮轴承3内与活塞23连接,;后端面气浮轴承5与后浮盘6和弹性盘7组合成一体,然后通过锁紧螺母8连接电机定子10,电机定子压环15将电机定子10安装在电机定子安装罩9内,在电机定子安装罩9的一端与后盖14固定,另一端与主轴箱体I连接;电机转子11通过锁紧螺母12与动平衡盘13固定;弹簧销19使粗刀盘22与配重24固定,粗刀21安装在粗刀盘上;刀具定位销17将精刀18固定在配重24上,前罩20套在配重24外圆周上。所述弹性盘7根据负载及温度变化调整合适的后端面气浮轴承5及后浮盘6与径向气浮轴承3之间的间隙,克服普通机床设备的主轴靠轴承机械支撑,造成机械摩擦磨损的严重后果。所述主轴内通入洁净压力空气,使径向气浮轴承3、前端面气浮轴承4和后端面气浮轴承5同时作用,支撑主轴旋转,并形成对主轴的轴向约束,保证主轴旋转的平稳性,保证零部件的精密加工精度达到I 2 μ m,无需研磨,表面粗糙度Ra达到O. 01 μ 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超精密主轴装在一个圆柱型径向气浮轴承内,轴向与前后二个浮盘且带弹性盘的端面气浮轴承组合,给主轴通入洁净压力空气,三个气浮轴承同时作用,支撑主轴旋转,并形成轴向约束,保证主轴旋转的平稳性,克服了普通机床设备的主轴主要靠轴承机械支撑,机械摩擦磨损相当严重,随着加工时间增长,主轴旋转的平稳性变差,零部件的精密加工精度很难达到要求的缺陷,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可以达到I 2μπι,无需研磨,表面粗糙度Ra可以达到O. 01 μ m。附图说明图I为超精密气浮主轴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超精密气浮主轴结构,下面结合附图予以说明。在图I所示的超精密气浮主轴结构示意图中,径向气浮轴承3支撑在主轴箱体I内,径向气浮轴承3的两端分别连接前端面气浮轴承4和后端面气浮轴承5,迷宫密封16将前端面气浮轴承4的前浮盘与配重24密封连接;主轴2在径向气浮轴承3内与活塞23连接,;后端面气浮轴承5与后浮盘6和弹性盘7组合成一体,弹性盘7根据负载及温度变化调整合适的后端面气浮轴承5及后浮盘6与径向气浮轴承3之间的间隙。然后通过锁紧螺母8连接电机定子10,电机定子压环15将电机定子10安装在电机定子安装罩9内,在电机定子安装罩9的一端与后盖14固定,另一端与主轴箱体I连接;电机转子11通过锁紧螺母12与动平衡盘13固定;弹簧销19使粗刀盘22与配重24固定,粗刀21安装在粗刀盘上;刀具定位销17将精刀18固定在配重24上,前罩20套在配重24外圆周上。·工作时给主轴内通入洁净压力空气,使径向气浮轴承3、前端面气浮轴承4和后端面气浮轴承5同时作用,支撑主轴旋转,并形成对主轴的轴向约束,保证主轴旋转的平稳性;并克服普通机床设备的主轴靠轴承机械支撑,造成机械摩擦磨损的严重后果。内装的电机定子10和电机转子11驱动主轴旋转;给活塞23右端供气,活塞推动粗刀盘22,使安装在粗刀盘上的粗刀21凸出于精刀18,可进行粗切削,切断活塞23右端气源,弹簧销19压缩弹簧使粗刀盘22向右移动恢复原位,此时粗刀21低于精刀18,可进行精切削。本专利技术克服了普通机床设备的主轴主要靠轴承机械支撑,机械摩擦磨损相当严重,随着加工时间增长,主轴旋转的平稳性变差,零部件的精密加工精度很难达到要求的缺陷,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可以达到I 2 μ m,无需研磨,表面粗糙度Ra可以达到O. 01 μ m。权利要求1.一种超精密气浮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径向气浮轴承(3)支撑在主轴箱体(I)内,径向气浮轴承(3)的两端分别连接前端面气浮轴承(4)和后端面气浮轴承(5),迷宫密封(16)将前端面气浮轴承(4)的前浮盘与配重(24)密封连接;主轴(2)在径向气浮轴承(3)内与活塞(23)连接;后端面气浮轴承(5)与后浮盘(6)和弹性盘(7)组合成一体,然后通过锁紧螺母(8)连接电机定子(10),电机定子压环(15)将电机定子(10)安装在电机定子安装罩(9)内,在电机定子安装罩(9)的一端与后盖(14)固定,另一端与主轴箱体(I)连接;电机转子(11)通过锁紧螺母(12)与动平衡盘(13)固定;弹簧销(19)使粗刀盘(22)与配重(24)固定,粗刀(21)安装在粗刀盘上;刀具定位销(17)将精刀(18)固定在配重(24)上,前罩(20)套在配重(24)外圆周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超精密气浮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盘(7)根据负载及温度变化调整合适的后端面气浮轴承(5 )及后浮盘(6 )与径向气浮轴承(3 )之间的间隙,克服普通机床设备的主轴靠轴承机械支撑,造成机械摩擦磨损的严重后果。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超精密气浮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内通入洁净压力空气,使径向气浮轴承(3)、前端面气浮轴承(4 )和后端面气浮轴承(5)同时作用,支撑主轴旋转,并形成对主轴的轴向约束,保证主轴旋转的平稳性,保证零部件的精密加工精度达至Ij I 2 μ m,无需研磨,表面粗糙度Ra达到O. 01 μ m。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属于自动化机床的零部件范围的一种超精密气浮主轴结构。该超精密气浮主轴结构装在一个圆柱型径向气浮轴承内,轴向与前后二个浮盘且带弹性盘的端面气浮轴承组合,径向气浮轴承支撑在主轴箱体内。给主轴通入洁净压力空气,三个气浮轴承同时作用,支撑主轴旋转,并形成轴向约束,保证主轴旋转的平稳性,克服了普通机床设备的主轴主要靠轴承机械支撑,机械摩擦磨损相当严重,随着加工时间增长,主轴旋转的平稳性变差及机械摩擦磨损带来的后果严重,随着加工时间增长,主轴旋转的平稳性变差,零部件的精密加工精度很难达到要求的缺陷,本专利技术零部件的加工精度可以达到1~2μm,无需研磨,表面粗糙度Ra可以达到0.01μm。文档编号B23B19/02GK102941357SQ20121047665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1日专利技术者李金明, 刘红兵, 倪广金 申请人:北京海普瑞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超精密气浮主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径向气浮轴承(3)支撑在主轴箱体(1)内,径向气浮轴承(3)的两端分别连接前端面气浮轴承(4)和后端面气浮轴承(5),迷宫密封(16)将前端面气浮轴承(4)的前浮盘与配重(24)密封连接;主轴(2)在径向气浮轴承(3)内与活塞(23)连接;后端面气浮轴承(5)与后浮盘(6)和弹性盘(7)组合成一体,然后通过锁紧螺母(8)连接电机定子(10),电机定子压环(15)将电机定子(10)安装在电机定子安装罩(9)内,在电机定子安装罩(9)的一端与后盖(14)固定,另一端与主轴箱体(1)连接;电机转子(11)通过锁紧螺母(12)与动平衡盘(13)固定;弹簧销(19)使粗刀盘(22)与配重(24)固定,粗刀(21)安装在粗刀盘上;刀具定位销(17)将精刀(18)固定在配重(24)上,前罩(20)套在配重(24)外圆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明刘红兵倪广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海普瑞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