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蛹虫草是由子座和菌核两部分组成的复合体。野生蛹虫草内含有的虫草多糖和虫草素,以及蛋白质等活性成分高于冬虫夏草,所以,医学界普遍认为,蛹虫草可以替代冬虫夏草。然而,因野生的蛹虫草受到无序的采集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资源奇缺,而人工培养蛹虫草又要受到其生长特性和寄主单一这些条件的限制,故仿野生蛹虫草目前还没有发现成功的报道。现有人工培养蛹虫草通常采用腐生的方式,如中国专利1429901A号公告的“药食 并用型虫草菌片的培养方法”给出一个具体例子。该培养方法采用牛奶粉、蔗糖、味精、酵母粉、牛肉膏、蛋白冻、维生素C和BI、山梨酸钾、磷酸二氢钾、大米和硫酸亚铁为培养基,并经过灭菌和接种等工序培养蛹虫草。虽然用该种培养基培育出的蛹虫草具有较多的活性成份,但由于野生的蛹虫草具是真菌奇生于昆虫内,虫子实体的生长所需的营养是依靠虫体提供,而虫体中的活性成份不是用现有手段可以全部检测出来的,所以,采用该种培养基培养出的蛹虫草所含有的活性成份,很难达到野生蛹虫草的药用价值与滋补功效。另外,中国专利1019816B号公告的“蚕蛹虫草的人工培育方法”中提出将蛹 ...
【技术保护点】
仿野生蛹虫草的培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低温接种:将野生虫草菌种接种到经灭菌的活蛹体表面,并将接种室内的温度控制在0?9℃之间;低温培养:当活蛹体表面的菌丝萌发后将其放入培养室中,并将培养室温度控制在8?14℃之间;子实体培养:对寄生有菌丝的活蛹体进行温控培植,在日升与日落之间的温度控制在14-18℃,日落与日升之间的温度控制在8-14℃,当蛹体表面转化出菌蕾后生长出子实体即为蛹虫草。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