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桑树套种桑枝黑木耳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1846 阅读:7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桑园套种桑枝黑木耳的方法,包括套种时间选择,桑枝原料的收集与处理,桑枝黑木耳培养料配方及菌袋制作,催耳与摆放方法,桑树间伐与否的日光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接种后的菌包套种在桑园中,利用桑园遮阴的自然条件为桑枝黑木耳提供生长发育的场所;所述栽培料含有质量百分比40-80%的桑树木屑以及其它辅料。在桑树生长季节,接种菌袋和培养菌丝,套种方法可以在桑树种植的行间和桑树下进行半日光栽培,桑树间伐后进行全日光栽培。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桑枝黑木耳套种栽培在桑园中,不占用耕地资源,不需要专门的设施,能够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所产生的菇渣还可以直接还田,促进了桑树生长和培肥地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食用菌的栽培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桑树与黑木耳套种的栽培方法,属农业种植中套种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世界蚕丝业的发源地,是世界上养蚕和桑树栽培面积最大的国家,目前全国桑园面积已经达到80多万公顷(hm2),遍布包括我国华北和西北以南20多个省市自治区。如果桑田套种食药用真菌技术获得较好的推广应用,将极大地扩展了食用菌发展的空间,充分地发挥了养蚕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据推算,生产I吨蚕茧,产出3. 3吨蚕沙,O. 67吨蚕蛹,16吨桑枝。桑树除采叶养蚕外,其枝、根、果实和桑叶均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其他开发价值。尤其是桑枝产量较高,平均每亩成林桑园年产桑枝I. 2 I. 5吨,全国年产桑枝总量达到2000万吨,为蚕桑生产过程中最为丰富的副产物资源,为食用菌的栽培基质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来源。目前我国蚕区积极推广“省力化养蚕技术”、“小蚕共育”、“集中上簇”等集约化养蚕技术,使得农户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开发食用菌。由于桑枝含有一般木屑所具有的化学成分,具有替代木屑实现食用菌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桑枝与我国传统食用菌物料结合使用,必将促进我国食用菌行业的大力发展。黑木耳(Au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桑园套种桑枝黑木耳的方法,包括套种时间选择,桑枝原料的收集与处理,桑枝黑木耳培养料配方及菌袋制作,桑园场地处理及菌袋覆土,其特征在于:将接种后的菌袋或者发好菌丝的成品菌袋套种在桑园中,利用桑园遮阴的自然条件为桑枝黑木耳提供生长发育的场所;所述桑枝黑木耳原料是养蚕和农业有机废弃物;所述的桑枝黑木耳培养料配方是栽培料含有质量百分比40?80%的桑枝粉、0?40%的棉籽壳,0?10%的稻草屑,0?40%的玉米芯或甘蔗渣,0?25%桑枝片段,15?25%的麸皮或米糠,0?3%玉米粉,1%的石膏粉,1%的石灰粉,1%的白糖,1%的过磷酸钙。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超肖更生廖森泰刘凡施英邹宇晓穆利霞沈维治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