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鞠连民专利>正文

一种桑树间作紫花苜蓿综合种植方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60204 阅读:3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19 19:48
一种桑树间作紫花苜蓿综合种植方式,包括适宜的间作套种模式的桑树树种和紫花苜蓿品种;确定合理的株行距配置方式和密度,其特征是:选择桑树和紫花苜蓿进行间作,栽植桑树中间套种间作紫花苜蓿牧草,蚕畜同养、种养结合,同时可促使二种作物良好的通风和透光,促进作物光合作用良好,生长旺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桑树间作紫花苜蓿综合种植方式,包括适宜的间作套种模式的桑树树种和紫花苜蓿品种;确定合理的株行距配置方式和密度,其特征是:选择桑树和紫花苜蓿进行间作,栽植桑树中间套种间作紫花苜蓿牧草,蚕畜同养、种养结合,同时可促使二种作物良好的通风和透光,促进作物光合作用良好,生长旺盛。【专利说明】一种桑树间作紫花苜蓿综合种植方式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桑树园间作紫花苜蓿综合种植方式。
技术介绍
桑蚕最早起源于中国,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蚕丝产业一直是中国的主 要创汇产业,是国际市场上始终处于垄断地位的优势产业(我国蚕丝出口量占世界90% ), 作为蚕业生产的基础产业是蚕桑生产,在农业生产中也一直占有相当的比重。中国的蚕桑 生产以前主要集中在江苏、浙江、四川等地。但没有一种种植方式是桑苜间作的,通过栽植 桑树、间作紫花苜蓿,实现蚕畜同养、桑蚕产品和畜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可同时带动农业 生产、工业加工和商业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并在美化山川、改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植被、由 栽桑树间作苜蓿实现退耕还林还草等方面,同时发挥着生态、低碳、循环绿色农业的重要作 用,这在未来农药发展和丝绸产业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苜蓿被誉为"牧草之王",产量高 而稳定,而且苜蓿质地柔软,味道清香,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是畜禽最为理想的青绿饲料, 苜蓿茎叶中蛋白质含量是一般禾本科牧草的3-4倍,并富含有种类齐全、数量充足的氨基 酸、矿物质、维生素等其他营养成分,发达根系的固土作用和空气固氮作用,促使生态作用 良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设计一种桑树园间作紫花苜蓿综合种植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桑树园间作紫花苜蓿综合种植方 式,包括如下步骤:(1)选地、整地:确保桑树生长发育的有利条件,苗木的冬芽要饱满,根 系要完整无冻害、病害;(2)栽植方法:在垄上栽植时高矮要一致、整齐,防止桑苗风干,以 便芽包出土;栽植密度:亩栽植800-1200株,在栽植桑树苗木中间套种间作紫花苜蓿,促 进桑树通风透光、耕作、采叶等;(3)桑树管理:进行常规的疏芽、剪枝、剪伐、灌溉、施肥、除 草、松土和摘叶等。 本专利技术种植一垄、二垄或多垄桑树,间作套种紫花苜蓿一垄、二垄或多垄,两种作 物均为多年生均可利用多年,真正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目的是通过间作套种,产生优质高 产高效的结果,提高亩产效益。紫花苜蓿属于多年生豆科牧草,能够固定土壤颗粒,防止流 失。桑苜间作既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通过多年种植实践证明,投入少、效 益高、收效快、抗灾强,利国利企利民利己,可以实现"一树带多品,一品带多业"的发展格 局。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专利保护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对本专利技术进 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种桑树园间作紫花苜蓿综合种植方式,包括如下步骤: (1)选地、整地:确保桑树生长发育的有利条件; (2)栽植品种:苗木的冬芽要饱满,根系要完整,主根不劈不裂,无冻害、病害; 栽植方法:在垄上栽植时高矮要一致、整齐,防止桑苗风干,以便芽包出土;栽植 密度:亩栽植800-1200株,在栽植桑树中间套种间作紫花苜蓿,促进桑树通风透光、耕作、 采叶; (3)桑树管理:进行常规的疏芽、剪枝、剪伐、灌溉、施肥、除草、松土和摘叶等。 所述间作紫花苜蓿的步骤包括: (1)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2?3天,可以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和幼苗整齐度; (2)播种量:如采用机械条播,亩用种量1-1. 5公斤,撒播亩用种量为2公斤左右; (3)播种:分春播、夏播、秋播。 (4)栽后管理:中耕松土,紫花苜蓿播种第一年苗期长势较弱,中耕作业要以除草 为主; (5)病虫害防治:虫害主要有蚜虫、粘虫、潜叶绳、甜菜夜蛾、蓟马、盲椿象等。可有 针对性选用4. 5%氯氰菊酯乳油、2. 5%溴氰菊酯乳油、10%吡虫啉乳油等杀虫剂喷雾防治。 化学防治时,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种植一垄、二垄或多垄桑树,间作套种紫花苜蓿一垄、二垄或多垄,两种作物均为 多年生均可利用多年,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目的是通过间作套种,产生优质高产高效的结 果,提高亩产效益。紫花苜蓿属于多年生豆科牧草,每年每亩地可以通过根瘤菌从空气中固 定100千克氮元素,保水60吨,固定土壤颗粒,防止流失。种植一年可连续收割10年以上, 每年可轮割2-3次,在现蕾期(5%开花)或开花期(50%开花)收割效果最好。每亩地可收 鲜草3-4吨,干草1吨左右。桑苜间作既有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通过多年种 植实践证明,投入少、效益高、收效快、抗灾强,利国利企利民利己,适合下大力气推广发展, 实现"一树带多品,一品带多业"的发展格局。 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 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专利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 一种桑树园间作紫花苜蓿综合种植方式,包括选用适宜本间作套种模式的桑树树种 和紫花苜蓿牧草品种;确定合理的株行距配置方式和密度,其特征是:选择桑树和紫花苜 蓿进行间作,种植一垄、二垄或多垄桑树,间作套种紫花苜蓿一垄、二垄或多垄,两种作物均 可利用多年。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树园间作紫花苜蓿综合种植方式,其特征在于:桑树生长需 要氮素,紫花苜蓿可空气固氮,桑树摘叶后的桑树给紫花苜蓿提供充足的通风和光照,二种 作物优势互补,发达的根系有利于控制水土流失,有利于生态环境文明的建设,桑树种植包 括如下步骤: (1) 选地、整地:确保桑树生长发育的有利条件; (2) 栽植方法:在垄上栽植时高矮要一致、整齐,防止桑苗风干,以便芽包出土;栽植密 度:亩栽植桑树800-1200株,即在栽植桑树苗木中间间作套种紫花苜蓿,促进桑树通风透 光、耕作、采叶等; (3) 桑树管理:进行常规的疏芽、修枝、剪伐、灌溉、施肥、除草、松土和摘叶等。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桑树园间作紫花苜蓿综合种植方式,其特征在于:所述间作紫 花苜蓿的步骤包括: (1)种子处理:播种前晒种2?3天,可以打破休眠,提高发芽率和幼苗整齐度; ⑵播种量:如采用机械条播,亩用种量1-1. 5公斤,撒播亩用种量为2公斤左右; (3) 播种:分春播、夏播、秋播; (4) 播种后要根据土壤墒情及时镇压,有利于种子所处的浅表土壤保持湿润状态; (5) 栽后管理:中耕松土,紫花苜蓿播种第一年苗期长势较弱,中耕作业要以除草为 主,第一年在苗期根瘤菌未形成前结合浇水,每亩追施尿素5-10公斤; (6) 病虫害防治:病虫防治夏季是紫花苜蓿病虫害的高发期,虫害主要有蚜虫、粘虫、 潜叶绳、甜菜夜蛾、蓟马、盲椿象等,可有针对性选用4. 5%氯氰菊酯乳油、2. 5%溴氰菊酯乳 油、10%吡虫啉乳油等杀虫剂喷雾防治,化学防治时,严禁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文档编号】A01G1/00GK104145674SQ201410387698【公开日】2014年11月19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8日 【专利技术者】鞠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桑树园间作紫花苜蓿综合种植方式,包括选用适宜本间作套种模式的桑树树种和紫花苜蓿牧草品种;确定合理的株行距配置方式和密度,其特征是:选择桑树和紫花苜蓿进行间作,种植一垄、二垄或多垄桑树,间作套种紫花苜蓿一垄、二垄或多垄,两种作物均可利用多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鞠连民郑百福郭士玲
申请(专利权)人:鞠连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