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花苜蓿微灌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478026 阅读:1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10 14: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紫花苜蓿微灌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与种子处理;2)选地与整地;3)施基肥;4)建集水池与铺设输水管道;5)田边设储水容器;6)建微灌管放置基;7)开挖种植沟;8)沟内铺吸水复合质;9)适时播种;10)除草、追肥;11)病虫害防治;12)刈割。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微灌技术种植紫花苜蓿,具有出苗率、活苗率高,亩产量高及苜蓿品质好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牧草微灌种植
,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甘肃省定西市属于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地区,是西北雨养农业的下限区,属较为典型的生态脆弱地区。其气候属于南温带半湿润?中温带半干旱区,年均降雨量350?600毫米。农业生产主要依靠天然降水,且降水分布不均匀,多集中在7?9月份,降水多以小于5毫米的无效和微效降水或大暴雨为主,径流损失与蒸发损失并存,这不利于作物对水分的有效吸收。并且,由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区域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自然资源质量明显下降,以及在风水两相营力坐下产生的土壤侵蚀与沙化等环境问题严重制约本区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我国因保护生态环境而要求进行圈养畜牧,人畜争粮的矛盾日益尖锐。为解决畜牧产业中饲料缺乏的问题,各地政府大力建设和实施生态畜牧经济区,人工高效牧草种植地建设成为生态畜牧区重要的环节,而定西旱作地带(尤其是绿色植被覆盖稀少的盐碱山地)成为人工草地建设的重要地区。众所周知,定西降雨稀少且蒸发量大,山地种植牧草因干旱缺水到导致出苗率低、成活率小、产量低、品质差,很难达到预期的建设效果和经济效益。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只要保证第一年幼苗定植成功,第二年以后的植株会具有很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因此,目前多采用垄沟集雨种植,能够使垄上降水流入沟中,产生水分叠加,同时,田间沟垄可以减小风俗,抑制蒸发,提高入渗深度,从而达到蓄积雨水,增加土壤含水量,改善土壤墒情,满足作物对分水的生长需求,提高紫花苜蓿的出苗和成活率,以保证人工草地建设中紫花苜蓿的种植成功。如专利CN 103988666 A公开了一种旱作区紫花苜蓿垄膜集雨种植方法,披露了“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良种;2)种子处理;3)播种地准备;4)施基肥;5)适时播种;6)播种方式:采用垄沟种植方式,垄为集雨区,沟为种植区,集雨垄坡度35°,垄高为25厘米;每垄长5m,沿东西走向,沟垄宽比为60厘米:45厘米,在每条沟内条播4行紫花苜蓿,行距为15厘米,播深I?2.5厘米,播后覆土镇压,播种量为25公斤/公顷;最后用宽120厘米、0.08毫米的塑料膜全地面覆盖,边缘用土固压,以防被风损害,覆膜10天左右,地膜紧贴垄面或在降雨后在垄沟内每隔50厘米左右打孔,使垄沟内的集水能及时渗入土内;7)田间管理:适时追肥,以磷肥为主,施过磷酸钙80公斤/公顷左右;分枝期、收割后、入冬前各灌水I次;幼苗期、每次收割后进行中耕除草,结合除草进行松土 ;8)病虫害防治;9)刈割”的紫花苜蓿集雨保墒种植方法,虽然较传统种植方法出苗率和活苗率高,但种植田为农民平地田,影响农民经济效益,同时由于覆膜种植的原因,使得来年种植其他作物时要整理并除去废旧地膜,浪费时间和人工。更重要的是,目前这种集雨方法难以储存雨水,即降雨后雨水直接渗透至田中,难以承受长时间干旱,对自然天气依赖性较大。此外,现有微灌技术中,田间喷灌管道均为直线型,若抽水栗压力较大时,管道中水流快速向前推进,管道中喷头位置因压力不同而出现局部地块喷水量或少,喷灌不均衡;并且直线型管道壁上喷头压力不足,喷水距离近,单个喷头喷灌面积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较干旱山腰梯田,采用微灌技术种植紫花苜蓿的方法,克服平地地块覆膜保墒方法存在的对天气依赖性大,雨水储存不便及储存的雨水利用时所需压力高的问题;解决土地资源利用率不高和土地缺乏的问题;解决微灌技术中直线型管道局部喷水不均衡和喷灌面积小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I)选种与种子处理选用抗旱、耐盐喊品种、适宜当地的尚广品种;米用风力机除去空壳、瘡粒及劣质种子;超声处理7?10分钟,再浸入浓硫酸浸种2?3分钟;取出后清水冲洗干净,埋入催芽基质中进行催芽,催芽时间10?18小时;2)选地与整地选择较干旱的山腰梯田进行种植,种植田距山顶垂直高度为10?18米,山体坡度35?60° ;选好种植田,清明前5?8天深耕27?30厘米,耙细后晒田2?3周,再浅翻10?13厘米,耙细后整平;3)施基肥施基肥时间在深耕前3?10天,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200?1500公斤,尿素72?80公斤,磷酸二钱65?70公斤,硫酸钾48?55公斤;4)建集水池与铺设输水管道在山顶低凹处挖广口集水池,集水池深2?5米,长和宽度根据山顶地势调整,池壁用水泥及防渗剂处理,集水池周围2?3米内修成10?15°凹面型,凹面位置种植地被植物;集水池底靠梯田一侧铺设输水管道,管道沿坡面连接至梯田田边的储水容器中;5)田边设储水容器储水容器为常见储水罐,储水罐连接抽水栗进水口,田间微灌管道连接抽水栗出水口,储水罐设在田边I?2米处;6)建微灌管放置基用空心砖将种植田分隔成宽1.5?2.5米的种植行,空心砖皇高15?20厘米,宽8?10厘米,然后在空心砖上放置角度为20?40°的齿形管道,齿峰处设有喷水口 ;7)开挖种植沟在种植行内开挖宽40?50厘米,深2?3厘米的种植沟;8)沟内铺吸水复合质向挖好的种植沟内铺I?2厘米厚的吸水复合质;9)适时播种4月下旬至5月初进行播种;10)除草、追肥;11)病虫害防治;12)刈割。所述的吸水复合质由牛粪、工业粉煤灰及砂质壤土混合而成,三者比例为20?50%:30 ?20%:50 ?30%。与现有覆膜保墒集雨种植紫花苜蓿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I)由于不采用覆膜保墒技术,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白色垃圾”污染;在植被覆盖率低的较干旱山地种植紫花苜蓿,解决定西丘陵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的问题;同时腾出充足的优良平地田种植粮食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2)通过山顶集水池集雨,无需水栗或加压设备即可将雨水储存至储水容器中,相比平地集水池到储水容器无需耗电设备,成本更低,且山顶一般为荒地,不占用梯田地块,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时,在集水池周围修凹面并种植地被植物,既可防止水土流失,又能净化流向水池的雨水,也就降低了雨水通过管道喷灌时堵塞喷头的风险。3)采用空心砖建微灌管放置基,相比传统起垄挖沟(垄上放置管道,沟内种植苜蓿)集水保墒方法,放置基不会因自然雨水或喷灌水冲击而塌陷,同时避免了田土封闭堵塞喷灌喷头。4)采用齿形喷灌管道,水流在管道齿峰处碰撞缓冲,提高齿峰喷头处水压,使水喷的更远,浇灌效果更好更均匀。5)采用本专利技术微灌技术种植紫花苜蓿,具有出苗率、活苗率高,亩产量高及苜蓿品质好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微灌系统结构示意图图中,I是梯田所在丘陵或山;2是位于山顶的集水池;3是集水池周围的凹面;4是凹面处种植的地被植物;5是连接集水池与储水容器的输水管;6是储水容器;7是位于山腰的梯田;8是微灌管放置基;9是用于种植紫花苜蓿的种植行;10是齿形管道;11是位于齿峰的喷头;12是连接储水容器的抽水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便于同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实施例1结合【附图说明】,建立微灌集水系统,具体步骤如下:选择山体坡度35?60°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1/CN105123231.html" title="紫花苜蓿微灌种植方法原文来自X技术">紫花苜蓿微灌种植方法</a>

【技术保护点】
紫花苜蓿微灌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选种与种子处理选用抗旱、耐盐碱品种、适宜当地的高产品种;采用风力机除去空壳、瘪粒及劣质种子;超声处理7~10分钟,再浸入浓硫酸浸种2~3分钟;取出后清水冲洗干净,埋入催芽基质中进行催芽,催芽时间10~18小时;2)选地与整地选择较干旱的山腰梯田进行种植,种植田距山顶垂直高度为10~18米,山体坡度35~60°;选好种植田,清明前5~8天深耕27~30厘米,耙细后晒田2~3周,再浅翻10~13厘米,耙细后整平;3)施基肥施基肥时间在深耕前3~10天,每亩施腐熟农家肥1200~1500公斤,尿素72~80公斤,磷酸二铵65~70公斤,硫酸钾48~55公斤;4)建集水池与铺设输水管道在山顶低凹处挖广口集水池,集水池深2~5米,长和宽度根据山顶地势调整,池壁用水泥及防渗剂处理,集水池周围2~3米内修成10~15°凹面型,凹面位置种植地被植物;集水池底靠梯田一侧铺设输水管道,管道沿坡面连接至梯田田边的储水容器中;5)田边设储水容器储水容器为常见储水罐,储水罐连接抽水泵进水口,田间微灌管道连接抽水泵出水口,储水罐设在田边1~2米处;6)建微灌管放置基用空心砖将种植田分隔成宽1.5~2.5米的种植行,空心砖垒高15~20厘米,宽8~10厘米,然后在空心砖上放置角度为20~40°的齿形管道,齿峰处设有喷水口;7)开挖种植沟在种植行内开挖宽40~50厘米,深2~3厘米的种植沟;8)沟内铺吸水复合质向挖好的种植沟内铺1~2厘米厚的吸水复合质;9)适时播种4月下旬至5月初进行播种;10)除草、追肥;11)病虫害防治;12)刈割。...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金山张宏王安斌
申请(专利权)人:定西华冠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