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Class D/Class I MOS管自感驱动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1504 阅读:3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2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Class?D/Class?I?MOS管自感驱动电路,包括:PWM驱动电路、功率输出及D/A转换电路、自感耦合及倍压整流电路、稳压电路组成,所述的PWM驱动电路通过光电耦合器输入口与前置的PWM信号相连接,输出端与功率输出及D/A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的功率输出及D/A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VCC连接,输出端口与驱动负载相连接;所述的自感耦合及倍压整流电路输入端与自耦合电感电线圈相连接,输出端与稳压电路输入端相连接;稳压电路输端与PWM驱动电路的VDD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及时准确地根据主功率输出电流大小调整驱动电流,在动态变化较大的环境下减少了驱动电路的应力效应,能快速、强劲的驱动大功率MOS管,电路结构也得到了简化;解决了因自举电容浮动栅驱动在大功率驱动不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Class D/Class I MOS管自感驱动电路
本技术涉及一种Class D/Class I MOS管自感驱动电路。
技术介绍
目前高效率功放产品,主要以Class D/ Class I (Class D+AB)电路拓朴为主, 其电路特点功率管从线性区向开关区转变的工作方式从而实现了高效率能量转换。所以又涉及到功率管从三极管向MOS管的应用模式。MOS管驱动技术是整个电路关健点,它决定了电路的高效、稳定、可靠,但是现有的驱动技术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举电容浮动栅驱动;另一种是基于一套独立的浮动电源供电方案。前者以集成芯片为主(IR驱动系列),但驱动力与速度受限于自举电容,所以往往运用在中小功率方案中;后者电路相对复杂,需要额外一组电源系统。同时由于供电系统是浮动电源,其浮动频率与主功率管工作频率同步, 这样也带来了在布局方面对EMC以及驱动波形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Class D/Class I MOS管自感驱动电路,利用 MOS管输出电感与耦合电感产生一组驱动电源驱动MOS管,解决因自举电容浮动栅驱动在大功率驱动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Class?D/Class?I??MOS管自感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PWM驱动电路、功率输出及D/A转换电路、自感耦合及倍压整流电路、稳压电路,所述的PWM驱动电路通过光电耦合器输入口与前置的PWM信号相连接,输出端与功率输出及D/A转换电路连接;所述的功率输出及D/A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VCC连接,输出端口与驱动负载相连接;所述的自感耦合及倍压整流电路输入端与自耦合电感电线圈相连接,输出端与稳压电路输入端相连接;稳压电路输端与PWM驱动电路的VDD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达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南海蜚声演出器材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