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适应导磁槽楔,装设于电机定子、转子上的槽口处,适用于VPI工艺过程处理,包括导磁层和两层具有膨胀作用的第二膨胀性毡,所述第二膨胀性毡设置于所述导磁层外侧,在所述两层第二膨胀性毡外侧均设置有第一膨胀性毡;所述第一膨胀性毡包括玻璃纤维布层和具有膨胀作用的第三膨胀性毡;所述第二膨胀性毡和所述第三膨胀性毡组成膨胀层;所述各种材料层之间设置有胶粘层。采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自适应导磁槽楔,可以使得槽楔紧密填充满槽口,槽口与槽楔之间粘结力好,机械强度高,使得槽楔的导磁能力增强,均匀槽内磁通,降低了电机损耗,提高了电机效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装设于电机转子、定子上的槽楔,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VPI工艺过程处理的自适应导磁槽楔。技术背景 电机是将电能与机械能相互转化的装置。电机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定子、转子上开出槽孔,并在槽内布置线圈,采用在槽口安装各种形状槽楔的方法将线圈固定在槽内。由于槽口的存在,在电机内引起了槽齿效应,这就产生了电机自身的能耗,降低效率,并带来温升增高、噪音加大、寿命缩短等一系列问题,为了降低电机自身损耗,提高效率,就需要减少槽齿效应。目前,槽楔可分为两大类,为普通槽楔和磁性槽楔,普通槽楔只有固定作用;磁性槽楔除了起到固定作用外,还可以导磁,起到降低电机损耗的作用;磁性槽楔会受周期性电磁力作用,容易引起松动、磨损,甚至整块掉落等意外情况,从而导致机械故障。现有的应用方式是在定子线圈浸漆之前,将各种形状的(磁性)槽楔插入槽口内,用于固定线圈。(磁性)槽楔与铁芯之间具有间隙,靠浸溃的绝缘漆固化后固定,粘结力有限,所以容易松动脱落。因此,一种与槽口接触紧密,粘结力好,导磁性强,电机损耗较小的自适应导磁槽楔亟待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槽口接触紧密,粘结力好,导磁性强,电机损耗较小的自适应导磁槽楔。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适应导磁槽楔,装设于电机定子、转子上的槽口处,适用于VPI工艺过程处理,包括导磁层和两层具有膨胀作用的第二膨胀性毡,所述第二膨胀性毡设置于所述导磁层外侧,在所述两层第二膨胀性毡外侧均设置有第一膨胀性毡;所述第一膨胀性毡包括玻璃纤维布层和具有膨胀作用的第三膨胀性毡;所述第二膨胀性毡和所述第三膨胀性毡组成膨胀层;所述各种材料层之间设置有胶粘层。 优选的,所述导磁层体积占所述槽楔总体积的30% 50%,所述膨胀层体积占所述槽楔总体积的30% 44. 5%,所述玻璃纤维布层体积占所述槽楔总体积的5% 20%,所述胶粘层体积占所述槽楔总体积的5. 5% 25%。优选的,所述导磁层包括多组平行设置的金属丝和/或金属网。优选的,所述膨胀层包括膨胀性毡和/或具有膨胀性能的无纺布。优选的,所述第二膨胀性毡至少为一层。优选的,所述导磁层包括一组或多组金属丝和金属网,所述金属丝与所述金属网平行设置,且所述金属丝与所述金属网交替设置;在多组所述的金属丝和/或金属网之间设置有第二膨胀性毡。优选的,所述导磁层包括一组或多组金属丝和金属网,所述金属丝与所述金属网平行设置,且所述金属丝与所述金属网交替设置;在多组所述的金属丝和/或金属网之间设置有起间隔作用的第二膨胀性毡。优选的,所述金属网两侧均设置有一层金属丝。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自适应导磁槽楔,装设于电机定子、转子上的槽口处,适用于VPI工艺过程处理,包括导磁层和两层具有膨胀作用的第二膨胀性毡,所述第二膨胀性毡设置于所述导磁层外侧,在所述两层第二膨胀性毡外侧均设置有第一膨胀性毡;所述第一膨胀性毡包括玻璃纤维布层和具有膨胀作用的第三膨胀性毡;所述第二膨胀性毡和所述第三膨胀性毡组成膨胀层;所述各种材料层之间设置有胶粘层。自适应导磁槽楔技术方案生产的自适应导磁槽楔,自适应导磁槽楔装设于电机定子、转子槽口处的磁性槽楔,在电机进行VPI处理之前的加热除湿过程中,磁性槽楔受热膨胀;膨胀后的槽楔紧密地填充满槽口空间;在^1工艺过程处理中,槽楔受热膨胀后的微小缝隙将大量吸附浸溃树脂;加热固化过程中,在槽楔含有的固化促进剂作用下,浸溃树脂加速固化,树脂流失量小,使槽口两侧的硅钢片、槽楔在树脂作用下形成一个紧密整体。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自适应导磁槽楔,可以使得槽楔紧密填充满槽口,槽口与槽楔之间粘结力好,机械强度高,使得槽楔的导磁能力增强,均匀槽内磁通,降低了电机损耗,提闻了电机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技术一种自适应导磁槽楔应用于电机的结构不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自适应导磁槽楔的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数字所表示的相应部件名称I.槽楔 11.导磁层 12.第一膨胀性毡 13.第二膨胀性毡 14.胶粘层 15.玻璃纤维布层 2.垫条 3.导线 4.绝缘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受热膨胀,紧密填充满槽口的自适应导磁槽楔,该适型槽楔具有粘结力好,导磁性强,均匀磁通,降低电机损耗等特点。实施例1,如图I和如图2所不,一种自适应导磁槽楔,装设于电机定子、转子上的槽口处,适用于VPI工艺过程处理,包括导磁层11和两层具有膨胀作用的第二膨胀性毡13,所述第二膨胀性毡13设置于所述导磁层11外侧,在所述两层第二膨胀性毡13外侧均设置有第一膨胀性毡12 ;所述第一膨胀性毡12包括玻璃纤维布层15和具有膨胀作用的第三膨胀性毡;所述第二膨胀性毡13和所述第三膨胀性毡组成膨胀层;所述各种材料层之间设置有胶粘层14。 在电机定子、转子上设置有槽腔,在所述槽腔中设置有导线3,所述导线3外包覆有绝缘层4,在所述绝缘层4上下端均装配有垫条2,所述槽楔I设置于槽口处并设置于所述位于槽口处垫条2上。所述导磁层11体积占所述槽楔总体积的40%,所述膨胀层体积占所述槽楔总体积的44. 5%,所述玻璃纤维布层15体积占所述槽楔总体积的5%,所述胶粘层14体积占所述槽楔总体积的10. 5%。所述导磁层11包括多组平行设置的金属丝和/或金属网,所述金属丝或者金属网的材料可以为铁及其合金,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多组平行的金属丝,以此起到导磁和增强的作用,在多组金属丝之间设置有起间隔作用的第二膨胀性毡,通过浸溃有胶水的第二膨胀性毡,将多组膨胀性毡粘合于一体,防止金属丝脱落。此外,根据槽楔厚度和导磁性能要求进行调整导磁层的层数和组合顺序,各种材料层之间均通过胶黏剂粘接。所述膨胀层包括膨胀性毡和/或具有膨胀性能的无纺布,是由耐热等级达到H级及以上材料制成,它们可以是无碱玻璃布,软化点150°C以上的高分子纤维,例如聚酯纤维、聚酯亚胺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酰胺酰亚胺纤维和聚苯并噁嗪纤维中的一种或几种。第二膨胀性毡13至少为一层,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所需要的槽楔的厚度来确定第二膨胀性毡13的层数。所述的第二膨胀性毡13为具有膨胀作用的第三膨胀性毡。在本技术方案中采用膨胀性毡,在VPI工艺前,热处理定子、转子时,受热膨胀,紧密填充槽口两侧,经过VPI处理吸附浸溃树脂,固化后与铁芯紧密粘合为一个整体,电机运行过程中受交变的电磁力也不会震动磨损,避免脱落引起事故。所述玻璃纤维布层15包括玻璃纤维和/或玻璃布,本技术方案中采用无碱玻璃布作为补强材料,以此使得槽楔表面光滑,有利于槽楔压入槽口。所述的胶粘层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适应导磁槽楔,装设于电机定子、转子上的槽口处,适用于VPI工艺过程处理,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磁层和两层具有膨胀作用的第二膨胀性毡,所述第二膨胀性毡设置于所述导磁层外侧,在所述两层第二膨胀性毡外侧均设置有第一膨胀性毡;所述第一膨胀性毡包括玻璃纤维布层和具有膨胀作用的第三膨胀性毡;所述第二膨胀性毡和所述第三膨胀性毡组成膨胀层;所述各种材料层之间设置有胶粘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伟红,陶纯初,夏宇,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巨峰电气绝缘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