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三轴向抗振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106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21:38
一种三轴向抗振电连接器,其插头的针前绝缘体(4)与针后绝缘体(1)均置于插头壳体(3)中,压缩弹簧(2)和垫圈(7)均套接在插针(6)尾端的外表面,插座的四个拉伸弹簧(9)铆接在安装板(8)和插座壳体(12)之间,孔前绝缘体(13)与孔后绝缘连接、套接在插孔(14)外表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特别提供的三轴向抗振电连接器,能够避免设备在运动载体任意方向上产生的位移等环境的变化对电气连接造成的不可靠或电气连接失效,能够有效消除振动、冲击所产生的危害,实现X、Y、Z三轴向抗振,保证电气连接可靠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三轴向抗振电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的设计,具体涉及一种三轴向抗振电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各种电气设备中,电连接器的用量越来越大,铁路车辆上使用电连接器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一般来讲一量车上电连接器的使用量可达数百件至几千件,牵扯到好几万个线路,电连接器在器件与器件、组件与组件、系统与系统之间进行电气连接和信号传递, 是构成一个完整系统所必须的基础元件,但是现有的电连接器当设备在运动载体任意方向上产生的位移等环境发生变化时很容易造成电气连接的不可靠或电气连接失效,给工业生产带来了重大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避免设备在运动载体任意方向上产生的位移等环境的变化对电气连接造成的不可靠或电气连接失效。本技术解决其及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三轴向抗振电连接器,主要包括插头和插座,所述插头主 要包括针后绝缘体(I)、压缩弹簧(2)、插头壳体(3)、针前绝缘体(4)、二次定位销(5)、插针(6)、垫圈(7),其中,针前绝缘体(4)与针后绝缘体(I)均置于插头壳体(3)中,针前绝缘体(4)与针后绝缘连接后,套接在插针(6)、压缩弹簧(2)、垫圈 (7 )的外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轴向抗振电连接器,主要包括插头和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主要包括针后绝缘体(1)、压缩弹簧(2)、插头壳体(3)、针前绝缘体(4)、二次定位销(5)、插针(6)、垫圈(7),其中,针前绝缘体(4)与针后绝缘体(1)均置于插头壳体(3)中,针前绝缘体(4)与针后绝缘连接后,套接在插针(6)、压缩弹簧(2)、垫圈(7)的外表面,压缩弹簧(2)和垫圈(7)均套接在插针(6)尾端的外表面,二次定位销(5)铆接在插头壳体(3)上;所述插座主要包括安装板(8)、四个拉伸弹簧(9)、盖板(10)、孔后绝缘体(11)、插座壳体(12)、孔前绝缘体(13)、插孔(14)、定位套(15),其中,插座壳体(...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思佳陈宁陈志刚滕万远单永辉于力刚时春东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兴华航空电器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