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电连接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0755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电连接单元,其包括一导电连接片,该导电连接片包括一定位片和两个固定片,该定位片为“V”型弯折片,该两个固定片位于该定位片两侧并分别与其开口端固定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导电连接单元结构简单,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导电连接单元
本技术涉及电子信息技术中的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电连接单元。
技术介绍
目前,通讯设备内部的电源模块单元给其他模块单元进行供电时,通常需要使用线缆进行连接。而线缆连接方式有较多的缺点,如首先在使用上需要两对接插件和电缆, 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其次是线缆的使用,使得相连模块容易发生相对位移,导致接插件与模块单元之间的连接产生松动,从而使其接触电阻增大、可靠性降低,进而引起电路连接的失效;再者线缆连接工艺性差,容易相互纠结,增加装配时的干扰且影响美观。为了克服上述的问题,目前业界多采用导电连接片来将两个印刷电路板进行导电连接。如专利号为CN200920130921. 4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连接在PCB电路板上的连接片结构,其包括连接在PCB电路板上的纯镍或镀镍连接片,该连接片在与PCB电路板相接触的表面上设有铜层。但是由于该连接片为平面片状结构,PCB电路板与其固定后容易产生相对角度位移,安全可靠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与不足,提供一种安全可靠且简易的导电连接单元。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导电连接单元,其包括一导电连接片,该导电连接片包括一定位片和两个固定片,该定位片为“V”型弯折片,该两个固定片位于该定位片两侧并分别与定位片开口端固定连接。电路连接单元与电路板的连接方式有多种,比如直接由固定片焊接在上;或是由其他固定件将固定片连接在电路板上。因此,进一步,该导电连接单元还包括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包括接线平台和与其连接的支撑脚,该导电连接片的固定片叠放设置在该接线端子的接线平台上。进一步,该导电连接单元还包括紧固件,该导电连接片的固定片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在该接线端子的接线平台上。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导电连接单元的导电连接片在连接两个印刷电路板的同时,通过定位片的“V”形边抵住印刷电路板以防止其产生相对的移动或角度位移,从而提高该导电连接片的安全可靠性;采用的接线端子辅助连接方式,有利于电路板的拆卸重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I的导电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导电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导电连接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2所示的导电连接单元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请参阅图1,其是本技术实施例I的导电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该导电连接单元包括一导电连接片10,该导电连接片10包括一定位片12和两个固定片14。该定位片 12为“V”型弯折片,该两个固定片14位于该定位片12两侧并分别与定位片12开口端固定连接。该定位片12的“V”形开口的角度为30° 150°,优选角度为45°或60°。该导电连接片10为一体成型结构。该导电连接片10为铜片、冷轧板或其他导电金属板。进一步,为了提高导电连接片10的导电性,使其表面具有一镍层,或锡层,或其他导电金属层。使用时,该定位片12通过焊接或者螺栓固定或其他物理方式固定设置在一印刷电路板50的表面上,且该印刷电路板50的边沿抵靠在该定位片12和固定片14的连接端。 从而使该导电连接片10在连接两个印刷电路板50的同时,通过定位片12的“V”形边抵住印刷电路板50以防止两个相邻电路板间产生相对的移动或角度位移,从而提高该导电连接片10的安全可靠性。实施例2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其中,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导电连接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的导电连接单元的分解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的导电连接单元包括导电连接片10、以及接线端子20和紧固件30。其中,该导电连接片10的结构与实施例I中的导电连接片结构相同,且在固定片 14上设置有固定孔15。该接线端子20包括接线平台22和与其连接的支撑脚24,该支撑脚 24的数量为至少3个,在本实施例中为4个支撑脚24支撑方形的接线平台22。该接线平台22上设置有定位孔25,该定位孔25的内表面具有螺纹。该紧固件30在本实施例中具体为螺栓。进一步,该导电连接单元还可以包括绝缘护套(图未示),其套设在该导电连接片和接线端子及紧固件上以起到防护的作用,能够提高连接单元的安全性。请同时参阅图4,其是图2所示的导电连接单元的使用状态示意图。使用时,该接线端子20的支撑脚24首先固定设置在印刷电路板50上,导电连接片10的固定片14叠放在该接线端子20的接线平台22上,使该接线平台22的边缘抵靠在该定位片12和固定片 14的连接端,且该固定片14上的固定孔15与接线平台22上的定位孔25对应,然后将螺栓插入固定孔15,并与该定位孔25旋钮固定,从而使导电连接片10固定设置在接线端子20 上,并通过接线端子20使两个印刷电路板50之间实现电连接。如图4,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可以在两个印刷电路板之间使用多组导电连接单元I。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导电连接单元的导电连接片在连接两个印刷电路板的同时,通过定位片的“V”形边抵住印刷电路板以防止其产生相对的移动或角度位移,从而提高该导电连接片的安全可靠性。进一步,通过设置接线端子和紧固件,使导电连接片可拆卸地连接两印刷电路板,使其的使用更加的灵活。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权利要求1.一种导电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电连接片,该导电连接片包括一定位片 和两个固定片,该定位片为“V”型弯折片,该两个固定片位于该定位片两侧并分别与定位片 开口端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电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线端子,该接线端子包 括接线平台和与其连接的支撑脚,该导电连接片的固定片叠放设置在该接线端子的接线平 台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导电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紧固件,该导电连接片的 固定片通过紧固件固定设置在该接线端子的接线平台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电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该紧固件为螺栓,该固定片上 设置有固定孔,该接线平台上设置有定位孔,该定位孔的内表面具有螺纹,该螺栓插入固定 孔,并与该定位孔旋钮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定位片的“V”形开口的 角度为30° 150°,优选角度为45°或60°。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导电连接片为一体成型 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导电连接片为铜片或冷 轧板。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导电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导电连接片的表面具有一镍层或锡层。9.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导电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该导电连接单元还包括绝 缘护套,其套设在该导电连接片和接线端子及紧固件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电连接单元,其包括一导电连接片,该导电连接片包括一定位片和两个固定片,该定位片为“V”型弯折片,该两个固定片位于该定位片两侧并分别与其开口端固定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导电连接单元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文档编号H01R12/55GK202749532SQ201220335630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导电连接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导电连接片,该导电连接片包括一定位片和两个固定片,该定位片为“V”型弯折片,该两个固定片位于该定位片两侧并分别与定位片开口端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宇辉王英杰叶维增
申请(专利权)人:京信通信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