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0044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电容器,该电容器包括壳体和内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容元件,所述电容元件的介质具体为铝锌金属化聚丙烯薄膜。当电容器两极板间加上一定电压时,积累的电荷在薄弱点处产生局部放电,致使薄弱点处温度和压力突然升高,进而强烈放电,薄弱处被击穿。在放电期间,击穿点附近的薄金属层迅速蒸发,向周围飞散,使击穿点区形成电绝缘,电弧熄灭,防止了继续放电和更大范围的损坏,并使电容器立即恢复原来的电性能,从而使电容器具备的自愈能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电容器
技术介绍
目前普遍米用的电容器,一般主要由壳体、内置于壳体内的电容兀件构成。而电容元件又可包括两个电极,以及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介质(绝缘介质)。现有的电容器在工作时,电介质的薄弱点可能会被电击穿,造成电容器无法正常工作,因此,急需一种自愈式电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自愈式电容器,以解决现有的电容器不具备自愈性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种电容器,包括壳体和内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容兀件,所述电容兀件的介质具体为铝锌金属化聚丙烯薄膜。优选的,所述铝锌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的厚度渐进增加。优选的,所述铝锌金属化聚丙烯薄膜卷绕在电容元件的芯轴上。优选的,还包括内置于所述壳体内的温度传感器。优选的,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电容元件分别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接。优选的,还包括热保护器。优选的,所述热保护器分别与所述电容元件和所述壳体上的引出电极相连接。优选的,所述电容元件包括两个电极,以及置于所述两个电极之间的绝缘介质。从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由于铝锌金属化聚丙烯薄膜的弱点处被击穿时,击穿点周围的材料会蒸发产生新的绝缘边,内置于壳体内的温度传感器可用于感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器,包括壳体和内置于所述壳体内的电容元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元件的介质具体为铝锌金属化聚丙烯薄膜。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泉海邵志斌尤中璞黄文江周世方
申请(专利权)人:象山县供电局国家电网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