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唐林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电容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380842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8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容器,包括外壳,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容芯体,第一电容芯体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容芯体,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循环层,循环层的一侧设置有隔板,隔板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层,散热层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层,减震层的一侧设置有内壳,隔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气孔,第一电容芯体和第二电容芯体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支脚,固定支脚的底部设置有内壳底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循环层和散热层在风扇的带动下可以将电容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出,凹状薄膜凸起缓解电容内部的气压,避免电容因温度升高而爆炸,对操作员产生伤害,减震层和挡板可以减少外部的撞击以及电容芯体之间的碰撞。

A new type of capaci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type capacitor,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apacitor core body, one side of the first capacitor cor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baffle, the baffl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econd capacitor core shell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circular layer, one side circulation layer are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baffle, baffle equipped with the heat radiating layer, one side of the heat transfer layer is provided with a damping layer, damping layer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of the inner shell, first through vents are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partition, outside the first capacitor core and second capacitor core are provided with a fixed leg, a fixed leg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inner shell plate.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circulation layer and the heat radiating layer in the fan drive can cause the capacitance with the heat radiated fast, concave convex film capacitor internal pressure relief, avoid the capacitance due to temperature explosion caused damage to the operator, the damping layer and baffle can reduce the collision between the impact and the external capacitor co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电容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容器,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容器。
技术介绍
电容器,顾名思义,是“装电的容器”,是一种容纳电荷的器件,通常简称其容纳电荷的本领为电容,按结构主要分为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和微调电容器,电容器是由两个电极及其间的介电材料构成的,介电材料是一种电介质,当被置于两块带有等量异性电荷的平行极板间的电场中时,由于极化而在介质表面产生极化电荷,遂使束缚在极板上的电荷相应增加,维持极板间的电位差不变,这就是电容器具有电容特征的原因,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电子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隔直通交、耦合、旁路、滤波、调谐回路、能量转换以及控制等方面,电容器的基本功能是充电和放电,所谓充电就是使电容器带电(储存电荷和电能)的过程,而放电就是使充电后的电容器失去电荷(释放电荷和电能)的过程,在直流电路中,电容器是相当于断路的,它有“通直流,阻交流”的性质,是一种能够储藏电荷的元件,也是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之一。电容器在使用时容易发生外壳鼓起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电容器在使用过程中,温度过高,使电容器内部的气压升高,造成外壳鼓起甚至爆炸,给操作者带来伤害,而传统电容器虽然设置有防爆装置,但性能差,通常不能及时启动防爆装置,而且传统的电容器防震性能很差,被摔后通常不能正常工作,给操作员带来很多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新型电容器。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技术一种新型电容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容芯体,所述第一电容芯体的一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容芯体,所述外壳的一侧设置有循环层,所述循环层的一侧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层,所述减震层的一侧设置有内壳,所述隔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气孔,所述第一电容芯体和第二电容芯体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支脚,所述固定支脚的底部设置有内壳底板。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顶部设置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设置有正极引脚,所述正极引脚的一侧设置有凹状薄膜,所述凹状薄膜的一侧设置有负极引脚,所述正极引脚和负极引脚的一侧均设置有引脚支座。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隔板的底部设置有风扇外壳,所述风扇外壳的顶端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扇叶,所述转轴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网。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风扇外壳的底部设置有马达,所述马达的底部设置有正极导线和负极导线,所述挡板和内壳均由绝缘材料制成。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正极引脚通过第一导线与第一电容芯体连接,所述负极引脚通过第二导线与第二电容芯体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外壳的底部设置有外壳底板,所述外壳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透气孔。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循环层和散热层在风扇的带动下可以将电容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快速散出,凹状薄膜凸起缓解电容内部的气压,避免电容因温度升高而爆炸,对操作员产生伤害,减震层和挡板可以减少外部的撞击以及电容芯体之间的碰撞,避免电容器因碰撞而不能正常工作。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第一电容芯体;3、挡板;4、第二电容芯体;5、循环层;6、隔板;7、散热层;8、减震层;9、内壳;10、第一透气孔;11、固定支脚;12、内壳底板;13、顶盖;14、正极引脚;15、凹状薄膜;16、负极引脚;17、引脚支座;18、风扇外壳;19、转轴;20、扇叶;21、散热网;22、马达;23、正极导线;24、负极导线;25、第一导线;26、第二导线;27、外壳底板;28、第二透气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电容器,包括外壳1,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容芯体2,第一电容芯体2的一侧设置有挡板3,挡板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容芯体4,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层5,循环层5的一侧设置有隔板6,隔板6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层7,散热层7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层8,减震层8的一侧设置有内壳9,隔板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气孔10,第一电容芯体2和第二电容芯体4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支脚11,固定支脚11的底部设置有内壳底板12。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3,顶盖13的顶部设置有正极引脚14,正极引脚14的一侧设置有凹状薄膜15,凹状薄膜15的一侧设置有负极引脚16,正极引脚14和负极引脚16的一侧均设置有引脚支座17,正极引脚14和负极引脚16在使用时分别接电源的正负极,凹状薄膜15在电容器内部气压过高时膨起缓解气压,引脚支座17用于固定正极引脚14和负极引脚16。隔板6的底部设置有风扇外壳18,风扇外壳18的顶端设置有转轴19,转轴19的一侧设置有扇叶20,转轴19的顶部设置有散热网21,扇叶20从散热网21处将电容器工作散出的热量吸出并从风扇外壳18处吹出。风扇外壳17的底部设置有马达22,马达22的底部设置有正极导线23和负极导线24,挡板3和内壳9均由绝缘材料制成,正极导线23和负极导线24分别接正极引脚14和负极引脚16使马达22接通电源,带动扇叶20转动。正极引脚14通过第一导线25与第一电容芯体2连接,负极引脚16通过第二导线26与第二电容芯体4连接,第一导线25使第一电容芯体2与正极引脚14连接,第二导线26使第二电容芯体4与负极引脚16连接。外壳1的底部设置有外壳底板27,外壳底板27的顶部设置有第二透气孔28,第二透气孔28将电容器散出的热量带出外壳1并将外部空气吸进循环层5中循环。具体的,电容器的正极引脚14和负极引脚16接通电源后,第一导线25和第二导线26使第一电容芯体2和第二电容芯体4接通电源,电容器处于正常工作状态,电容器工作产生的热量进入散热层7中,正极导线23和负极导线24分别与正极引脚14和负极引脚16接通,使马达22工作带动转轴19转动,使扇叶20转动将散热层7中的热量吸出,使热量从外壳底板27上的第二透气孔28吹出,外壳1内部的气压将外部的冷空气带进循环层5中,冷空气从隔板6上的第一透气孔10进入到散热层7使气流形成循环式不断的散热,使电容器内的温度加速散出,顶盖13上的凹状薄膜15凸起缓解内部的气压,辅助散热,避免气压过高发生爆炸,而挡板3和固定支脚11可以避免在取放电容器时第一电容芯体2和第二电容芯体4之间的碰撞,减震层8减少外部的撞击对内壳9中的电容芯体造成的损坏,以免因此影响电容器的正常工作。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电容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电容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容芯体(2),所述第一电容芯体(2)的一侧设置有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容芯体(4),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层(5),所述循环层(5)的一侧设置有隔板(6),所述隔板(6)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层(7),所述散热层(7)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层(8),所述减震层(8)的一侧设置有内壳(9),所述隔板(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气孔(10),所述第一电容芯体(2)和第二电容芯体(4)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支脚(11),所述固定支脚(11)的底部设置有内壳底板(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电容器,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电容芯体(2),所述第一电容芯体(2)的一侧设置有挡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的一侧设置有第二电容芯体(4),所述外壳(1)的一侧设置有循环层(5),所述循环层(5)的一侧设置有隔板(6),所述隔板(6)的一侧设置有散热层(7),所述散热层(7)的一侧设置有减震层(8),所述减震层(8)的一侧设置有内壳(9),所述隔板(6)的一侧设置有第一透气孔(10),所述第一电容芯体(2)和第二电容芯体(4)的外侧均设置有固定支脚(11),所述固定支脚(11)的底部设置有内壳底板(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顶部设置有顶盖(13),所述顶盖(13)的顶部设置有正极引脚(14),所述正极引脚(14)的一侧设置有凹状薄膜(15),所述凹状薄膜(15)的一侧设置有负极引脚(16),所述正极引脚(1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林袁妙琴段伟华高昀
申请(专利权)人:唐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