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旋转定位与培养的载物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9343 阅读:1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7:14
一种自动旋转定位与培养的载物台,包括载物台外壳,载物台安装于所述载物台外壳上,所述载物台中间设有旋转马达,控制所述载物台于载物台外壳上旋转,所述载物台外壳的相邻两侧面上各设有一个步进马达,两个丝杠分别与两侧面的所述步进马达相配合,以控制所述载物台在载物台外壳上前后左右移动,所述载物台上设有多个样品位,每一所述样品位的正中心为透光孔。所述载物台为圆形,多个所述样品位均匀设于所述载物台的圆周上。所述样品位为小圆形载物台,直径3.5cm。所述载物台的下方设有温控模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大大提高了医学或生物学样本的观察和检测效率,利用计算机记录位置和成像,大大方便了选择视野中特定样本的操作和实验的准确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有关一种自动旋转定位与培养的载物台,特别是一种生物学显微镜用的可自动旋转定位与培养的载物台。
技术介绍
目前,自动生物学显微镜移动载物台可以按照计算机或者控制盒发出的指令根据指定的步距沿X、Y方向进行移动,并到达指定位置,实现生物显微镜2轴的自动控制,并可作为单独配件安装在多种型号普通生物显微镜上,但此类载物台只能实现对单个培养板、培养瓶或培养皿等的移动、定位和观察,不能实现对多个培养板、培养瓶或培养皿的实时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生物学显微镜的可自动旋转、定位和培养的载物台,实现对多个培养器皿内样本的自动观察与定位。为此,本技术的一种自动旋转定位与培养的载物台,包括载物台外壳,载物台安装于所述载物台外壳上,所述载物台中间设有旋转马达,控制所述载物台于载物台外壳上旋转,所述载物台外壳的相邻两侧面上各设有一个步进马达,两个丝杠分别与两侧面的所述步进马达相配合,以控制所述载物台在载物台外壳上前后左右移动,所述载物台上设有多个样品位,每一所述样品位的正中心为透光孔。其中,所述载物台为圆形,多个所述样品位均匀设于所述载物台的圆周上。其中,所述样品位为小圆形载物台,直径3. 5cm。其中,所述载物台的下方设有温控模块。其中,所述温控模块为于_20°C +90°C范围内保持一个预设的恒温。其中,所述载物台上方加盖与所述载物台相匹配的旋转盘盖。其中,所述步进马达、旋转马达以及温控模块均与计算机或控制盒相连。本技术大大提高了医学或生物学样本的观察和检测效率,利用载物台的自动移动和对焦,可观察每个检测样本中不同视野和不同层面的物象,并利用计算机记录位置和成像,方便了选择视野中特定样本的操作和实验的准确性。另外,此款载物台具有良好的互换性,可方便地安装在Zeiss、Nikon、01ympus、Leica等各种型号的显微镜上。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I-载物台外壳;2_步进马达;3_丝杠;4_温控模块;5_样品位;6_旋转马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形状、构造以及特点能够更好地被理解,以下将列举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本技术是在授权公告号CN2876813Y专利的载物台的基础上所作的改进。包括矩形的载物台外 壳1,载物台7安装于该载物台外壳I上,可在载物台外壳I上进行旋转。载物台外壳I的相邻两侧面上各设有一个步进马达2,两个丝杠3分别与两侧面的所述步进马达2相配合,以控制载物台7在载物台外壳I的平面内前后左右移动。载物台7上设有多个样品位5,在每一样品位5的正中心为透光孔。本实施例中所述载物台7为圆形,多个样品位5均匀设于载物台7的圆周上。样品位5为小圆形载物台,直径3. 5cm,可放置圆形的培养皿。本实施例中样品位5共8个,编号1_8。载物台7中间设有旋转马达6,以将每一样品位5旋转到适合观测的位置。载物台7的下方设有温控模块4,可以实现在-20°C +90°C范围内任意温度的恒温。载物台7上方可加盖与载物台7相匹配的旋转盘盖。所述步进马达2、旋转马达6以及温控模块4均与计算机或控制盒相连,能够接收指令,进行上述相关移动和旋转动作。在实际进行样本观测时,载物台7首先定位于I号样品位5,随后,载物台7根据计算机或者控制盒发出的指令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移动聚焦和成像,并记录观测到的指标的位置。I号小圆形载物台的样本观察结束后,载物台7受计算机或控制盒控制,自动旋转至2号小圆形载物台,再次进行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移动、聚焦和成像,并记录观测到的指标的位置,依次类推,直至所有样品位5内的样本全部观察完毕。在载物台7的下方所设的温控模块4,是为了适应某些特定环境下的应用(如细胞培养过程中,连续观察细胞状态变化,筛选特定的某个细胞,特定温度对培养物的影响等),使得载物台7可设定某恒定温度(_20°C +90°C任意调节),并且本技术所有部件为防潮设计,可在长期潮湿环境中使用。采用本技术的载物台,大大提高了医学或生物学样本的观察和检测效率,利用载物台的自动移动和对焦,可观察每个检测样本中不同视野和不同层面的物象,并利用计算机记录位置和成像,大大方便了选择视野中特定样本的操作和实验的准确性。另外,此款载物台具有良好的互换性,可方便地安装在Zeiss、Nikon、Olympus、Leica等各种型号的显微镜上,并通过计算机软件系统自动控制载物台的旋转、水平和垂直移动及聚焦成像,在本载物台上实现对多个培养物的培养和自动连续扩增观察,并记录培养物中样本的位置,实现多视场自动移动和自动聚焦功能,并可通过软件实现图像拼接、目的样本定位等功能。以上对本技术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自动旋转定位与培养的载物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台外壳,载物台安装于所述载物台外壳上,所述载物台中间设有旋转马达,控制所述载物台于载物台外壳上旋转,所述载物台外壳的相邻两侧面上各设有一个步进马达,两个丝杠分别与两侧面的所述步进马达相配合,以控制所述载物台在载物台外壳上前后左右移动,所述载物台上设有多个样品位,每一所述样品位的正中心为透光孔。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旋转定位与培养的载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为圆形,多个所述样品位均匀设于所述载物台的圆周上。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旋转定位与培养的载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样品位为小 圆形载物台,直径3. 5cm。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旋转定位与培养的载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的下方设有温控模块。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旋转定位与培养的载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模块为于-20°C +90°C范围内保持一个预设的恒温。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旋转定位与培养的载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上方加盖与所述载物台相匹配的旋转盘盖。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旋转定位与培养的载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步进马达、旋转马达以及温控模块均与计算机或控制盒相连。专利摘要一种自动旋转定位与培养的载物台,包括载物台外壳,载物台安装于所述载物台外壳上,所述载物台中间设有旋转马达,控制所述载物台于载物台外壳上旋转,所述载物台外壳的相邻两侧面上各设有一个步进马达,两个丝杠分别与两侧面的所述步进马达相配合,以控制所述载物台在载物台外壳上前后左右移动,所述载物台上设有多个样品位,每一所述样品位的正中心为透光孔。所述载物台为圆形,多个所述样品位均匀设于所述载物台的圆周上。所述样品位为小圆形载物台,直径3.5cm。所述载物台的下方设有温控模块。本技术大大提高了医学或生物学样本的观察和检测效率,利用计算机记录位置和成像,大大方便了选择视野中特定样本的操作和实验的准确性。文档编号G02B21/34GK202748529SQ20122014561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9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9日专利技术者张凤民, 李玉军, 宋武琦, 李辉, 吴静 申请人:哈尔滨医科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旋转定位与培养的载物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台外壳,载物台安装于所述载物台外壳上,所述载物台中间设有旋转马达,控制所述载物台于载物台外壳上旋转,所述载物台外壳的相邻两侧面上各设有一个步进马达,两个丝杠分别与两侧面的所述步进马达相配合,以控制所述载物台在载物台外壳上前后左右移动,所述载物台上设有多个样品位,每一所述样品位的正中心为透光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凤民李玉军宋武琦李辉吴静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医科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