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雷电探测的光学辅助探测电路
本技术属于电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雷电探测的光学辅助探测电路。
技术介绍
雷电发生时会福射出电磁信号、光信号和声音信号。由于大气温度梯度的影响使雷声在传播过程中向空间折射,雷声可闻的距离较近,而且不易于与背景声音区分,因此雷声探测的意义有限。雷电电磁波在几Hz到几GHz都有能量分布,主要集中在IkHz 500kHz 的频段以内,其波形和频谱都有明显的特征。根据多年的实测数据,在150km远处雷电辐射场的平均强度为4V/m,能够被可靠地接收处理。雷电的光谱范围从紫外到红外,每一次雷电辐射的光能平均为450kJ,其主要能量集中在红外谱段,且红外辐射具有很强的穿透云雾的能力。雷电的光电信号几乎在同一时刻产生,因此同时检测雷电的光、电信号,可使误报雷电的几率降为零。根据上述分析,针对目前基于电磁场辐射的雷电探测仪探测精度较低的缺陷,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雷电探测的光学辅助探测电路,其可根据雷电放电过程中伴随的闪电光电效应,结合电磁场信号共同对雷电现象进行确认并确定雷电个数。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雷电探测的光学辅助探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光敏二极管、I?V变换模块和比较器,其中,光敏二极管的输出端连接I?V变换模块的输入端,将探测的光信号转换为微电流信号后送入I?V变换模块;所述I?V变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比较器的输入端,将微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后送入比较器;所述比较器将前述电压信号与预设值进行比较,当电压信号大于预设值时向雷电探测仪的信号与数据处理单元输出一脉冲,该脉冲的宽度和时序与雷电探测仪的电磁场信号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树道,王敏,陈加清,宁军,程聪颖,张国勇,周贤哲,金永奇,刘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北京蓝湖空间科技发展中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