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对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包括:用于将测量装置固定于待测的内孔的固定部件;以及可相对于固定部件移动的可移动部件,所述可移动部件用于对所述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这种测量装置能够快速测量工件的同轴度等参数,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无需专业测量设备和专业人员测量,能够随时随地测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测量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对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测量>J-U ρ α装直。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测量同轴度需要专业设备和专业人员才能测量,并且操作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对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能够无需专业测量设备和专业人员进行测量。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一种用于对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包括用于将测量装置固定于待测的内孔的固定部件;以及可相对于固定部件移动的可移动部件,所述可移动部件用于对所述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具有锥形面的第一固定部件,以及具有锥形面的至少三个可伸缩的第二固定部件。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第二固定部件的锥形面在第一固定部件的锥形面的外侧并与第一固定部件的锥形面相配合,并且第二固定部件和第一固定部件可轴向相对运动。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所述可移动部件包括主轴部件,所述主轴部件可移动地与所述固定部件连接。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所述主轴部件穿过所述固定部件的内孔。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所述可移动部件包括与所述主轴部件连接的测量部件。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所述主轴部件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轴向移动。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所述主轴部件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转动。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所述测量部件包括设置在主轴部件上的用于对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的触头部件,以及用于指示触头部件的移动量的指示部件。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所述测量部件还包括设置在主轴部件上的用于将触头部件的运动传递给所述指示部件的运动传递机构。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所述运动传递机构是杠杆机构。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所述指示部件是百分表。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所述第一固定部件包括在第一固定部件的外表面上设置的轴向导向槽,该导向槽分别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固定部件。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所述可移动部件包括主轴部件,所述主轴部件可移动地与所述第一固定部件的内孔配合。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件的外表面上的致动部件,该致动部件与第一固定部件通过螺纹耦合,并通过沿第一方向旋转致动部件,推动第二固定部件相对于第一固定部件轴向运动到伸出状态。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释放弹簧,该释放弹簧用于在致动部件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反向旋转时,使第二固定部件释放到缩回状态。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保持部件,该保持部件用于使第二固定部件的锥形面与第一固定部件的锥形面保持接触。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第二固定部件的两端具有凹槽,所述保持部件是螺旋弹簧制成的环,该环设置在凹槽中并围绕第二固定部件。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所述部件的内孔包括第一内孔部分和第二内孔部分,所述固定部件用于固定于所述第一内孔部分,并且所述可移动部件用于对所述第二内孔部分进行测量。·根据本技术的一方面,所述测量装置可以是形位公差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能够快速测量工件的同轴度等参数,操作简单,方便,快捷,无需专业测量设备和专业人员测量,能够随时随地对工件进行测量。此外该测量装置可以应对大规模测量的要求,而需要较少的时间,人力等资源,通用性强。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对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的示意图,对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的第二固定部件处于缩回状态。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对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的沿图I中的A-A线的示意剖视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对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的示意图,对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的第二固定部件处于伸出状态。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对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的沿图3中的B-B线的示意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用于对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的沿图3中的C-C线的示意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图1、3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用于对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100包括用于将测量装置固定于待测的内孔的固定部件110 ;以及可相对于固定部件110移动的可移动部件120,所述可移动部件120用于对所述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例如,可以用于对所述部件的内孔的形位公差进行测量。例如,所述部件的内孔包括第一内孔部分和第二内孔部分,所述固定部件110用于固定于所述第一内孔部分,并且所述可移动部件120用于对所述第二内孔部分进行测量,例如,用于对所述第二内孔部分的形位公差进行测量。如图1、3所示,所述固定部件110包括具有锥形面的第一固定部件6,以及具有锥形面的至少三个可伸缩的第二固定部件5。如图2、4中示出了六个第二固定部件5。第二固定部件5的锥形面在第一固定部件6的锥形面的外侧并与第一固定部件6的锥形面相配合,并且第二固定部件5和第一固定部件6可轴向相对运动。如图1、3所示,所述可移动部件120包括主轴部件1,所述主轴部件I可移动地与所述固定部件110连接,例如可移动地与第一固定部件6连接。所述主轴部件I穿过所述固定部件110,例如第一固定部件6的内孔。所述可移动部件还包括与所述主轴部件I连接的测量部件121。所述主轴部件I通过轴承101连接于所述固定部件110的内孔中,例如第一固定部件6的内孔中,由此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110或第一固定部件6转动。作为选择,也可以设计成所述主轴部件可相对于所述固定部件或第一固定部件6轴向移动。如图1、3、5所示,所述测量部件121包括设置在主轴部件上的用于对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例如,用于对所述部件的内孔的形位公差进行测量)的触头部件1211,以及用于指示触头部件的移动量的指示部件1212。所述测量部件121还包括设置在主轴部件I上的用于将触头部件1211的运动传递给所述指示部件1212的运动传递机构10。所述运动传递机构10可以是杠杆机构。所述指示部件1212可以是百分表。测量装置100以主轴I为中心,在测量过程中,保持第二固定部件5在伸缩过程中外圆柱面与主轴I保持同轴。 如图I至4所示,所述第一固定部件6具有内腔,并且包括在第一固定部件6的外表面上设置的轴向导向槽61,该导向槽61分别用于引导所述第二固定部件5。所述测量装置100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件6的外表面上的致动部件2,该致动部件2与第一固定部件6通过螺纹耦合,并通过沿第一方向旋转致动部件2,推动第二固定部件5相对于第一固定部件6轴向运动到伸出状态。所述测量装置100还包括释放弹簧9,该释放弹簧9用于在致动部件2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反向旋转时,使第二固定部件5释放到缩回状态。所述测量装置100还包括传动部件3和释放弹簧固定部件8,致动部件2可以通过传动部件3推动第二固定部件5,传动部件3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部件5的外表面上,并且可通与传动部件3连接的螺钉31和设置在第二固定部件5上的凹槽32,限制传动部件3的转动。释放弹簧9设置在释放弹簧固定部件8与第二固定部件5形成的腔室内。如图1、3所示,所述测量装置还包括保持部件4,该保持部件4用于使第二固定部件5的锥形面与第一固定部件6的锥形面保持接触。第二固定部件5的两端具有凹槽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对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测量装置包括:用于将测量装置固定于所述部件的固定部件;以及可相对于固定部件移动的可移动部件,所述可移动部件用于对所述部件的内孔进行测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传华,张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丹佛斯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