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余热烟气大范围波动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8125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2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应余热烟气大范围波动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省煤器(2)和连接烟道(3),所述锅炉本体(1)、省煤器(2)和连接烟道(3)均采用模块化结构,连接烟道(3)在现场将锅炉本体(1)和省煤器(2)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所述余热锅炉;所述锅炉本体(1)包括余热烟气进口(1.1)、过热器(1.2)、蒸发受热面(1.3)、上锅筒(1.4)和下锅筒(1.5),所述过热器(1.2)位于锅炉本体(1)前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锅炉本体(1)、省煤器(2)和连接烟道(3)均采用模块化结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工地安装工作量小,安装工期短;过热器前置于锅炉本体前部,能适应进入余热锅炉的烟气的大范围波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应余热烟气大范围波动的模块化余热锅炉
本技术涉及一种锅炉,尤其是一种适应余热烟气量及烟气温度大范围波动的余热锅炉。属于制热设备

技术介绍
由于世界范围内的一次性能源的数量局限性,余热回收利用在全世界都引起关注。“节能减排”一词早在我国“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已出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了 “十一五”期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的约束性指标。另外,《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指出“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随着工业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余热利用在改善劳动条件、节约能源、增加生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等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已经成为生产中不可分割的部分。余热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在能源利用设备中没有被利用的能源,也就是多余、废弃的能源,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气废水余热。钢铁生产过程中资源、能源消耗大,各类废弃物排放量大,钢铁工业的能耗约占全国工业总能耗的11% ;排放的废水和废气约占工业总排放量的14% ;固体废弃物约占工业废弃物总量的16%;轧钢连续加热和均热炉是钢铁企业中耗能较多的设备。其热效率一般只有2(Γ30%,约有70°/Γ80%的热量散失于周围环境和被排烟带走,其中烟气带走的热损失约占30°/Γ35%,加热炉的烟气量根据炉型大小不同,一般在(标准状态)700(T300000m3/h的范围内(烟气量范围广),烟气温度一般为45(T900°C (烟气温度波动大)或者烟气温度波动更大。从加热炉的排烟量及排烟温度来看,加热炉的废气是一很好的余热利用资源。通过余热锅炉回收加热炉的烟气余热,产生饱和或过热蒸汽并网或发电,将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适应加热炉烟气量和烟气温度的大范围波动,并且能高效吸收其余热烟气热量的模块化快装式余热锅炉。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应余热烟气大范围波动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包括锅炉本体、省煤器和连接烟道,所述锅炉本体、省煤器和连接烟道均采用模块化结构,连接烟道在现场将锅炉本体和省煤器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所述余热锅炉;所述锅炉本体包括余热烟气进口、过热器、蒸发受热面、上锅筒和下锅筒,所述过热器位于锅炉本体前部。本技术适应余热烟气大范围波动的模块化余热锅炉,所述蒸发受热面的管排错列布置。本技术适应余热烟气大范围波动的模块化余热锅炉,所述省煤器的受热面的换热管采用螺旋翅片管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I、本余热锅炉采用模块化结构,便于运输和安装,减少现场安装的工作量,缩短安装工期,提高安装效率。2、相比于散装余热锅炉来说,本锅炉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3、本余热锅炉过热器前置于本体前部,首先受到进入余热锅炉的高温烟气的冲刷,能适应余热烟气量及余热烟气温度的大范围波动。当进入余热锅炉的烟气量或烟气温度过高时,则冲刷过热器的烟气流速增大,传热系数相应增大,过热器的吸热量增大,而此时锅炉的蒸发量也相应增大,过热器内的工质流量相应增大,所以过热器的出口蒸汽参数 (压力、温度)基本不变。而当余热烟气量或烟气温度减小时,冲刷过热器的烟气流速相应减小,传热系数相应减小,过热器的吸热量减小,而此时锅炉的蒸发量也减小,经过过热器内的工质流量相应减小,所以过热器的出口蒸汽参数(压力、温度)基本不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适应余热烟气大范围波动的模块化余热锅炉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侧视图。图3为图I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锅炉本体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图6为图4的俯视图。图7为图6的I放大图。图中附图标记锅炉本体I、省煤器2、连接烟道3、余热烟气进口 I. I、过热器I. 2、蒸发受热面I. 3、上锅筒I. 4、下锅筒I. 5。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图2和图3,图I为本技术适应余热烟气大范围波动的模块化余热锅炉的正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侧视图。图3为图I的俯视图。由图I、图2和图3 可以看出,本技术适应余热烟气大范围波动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包括锅炉本体I、省煤器2和连接烟道3,锅炉本体I、省煤器2和连接烟道3均采用模块化结构,连接烟道3在现场将锅炉本体I和省煤器2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所述余热锅炉。参见图4、图5和图6,图4为本技术的锅炉本体正面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 4的侧视图。图6为图4的俯视图。由图4、图5和图6可以看出,所述锅炉本体I由余热烟气进口 I. I、过热器I. 2、蒸发受热面I. 3、上锅筒I. 4和下锅筒I. 5,所述过热器I. 2位于锅炉本体I前部,该部为余热烟气最高部位,能大范围的适应余热烟气的波动。所述蒸发受热面I. 3的管排错列布置,管子间距大。所述省煤器2的受热面的换热管采用螺旋翅片管结构,省煤器结构更紧凑,占地面积更小。工作原理锅炉给水首先进入省煤器2的螺旋翅片管,给水经过预热后进入上锅筒I. 4,在蒸发受热面I. 3、上锅筒I. 4和下锅筒I. 5组成的锅炉蒸发系统加热成饱和蒸汽后经过蒸汽导管进入过热器I. 2产生合格的过热蒸汽。高温余热烟气由余热烟气进口 I. I进入锅炉本体1,首先经过过热器I. 2,再经过蒸发受热面I. 3,烟气降温后再通过连接烟道3进入省煤器2,烟气降到合理的温度后进入尾部处理程序。本余热锅炉的结构型式也适应于其它行业加热炉的烟气余热回收利用。权利要求1.一种适应余热烟气大范围波动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包括锅炉本体(I)、省煤器(2)和连接烟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I)、省煤器(2)和连接烟道(3)均采用模块化结构,连接烟道(3)在现场将锅炉本体(I)和省煤器(2)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所述余热锅炉;所述锅炉本体(I)包括余热烟气进口(I. I)、过热器(I. 2)、蒸发受热面(I. 3)、上锅筒(I. 4)和下锅筒(I. 5),所述过热器(1.2)位于锅炉本体(I)前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适应余热烟气大范围波动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受热面(I. 3)的管排错列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适应余热烟气大范围波动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省煤器(2)的受热面的换热管采用螺旋翅片管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适应余热烟气大范围波动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省煤器(2)和连接烟道(3),所述锅炉本体(1)、省煤器(2)和连接烟道(3)均采用模块化结构,连接烟道(3)在现场将锅炉本体(1)和省煤器(2)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所述余热锅炉;所述锅炉本体(1)包括余热烟气进口(1.1)、过热器(1.2)、蒸发受热面(1.3)、上锅筒(1.4)和下锅筒(1.5),所述过热器(1.2)位于锅炉本体(1)前部。本技术的锅炉本体(1)、省煤器(2)和连接烟道(3)均采用模块化结构,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工地安装工作量小,安装工期短;过热器前置于锅炉本体前部,能适应进入余热锅炉的烟气的大范围波动。文档编号F22B1/18GK202747311SQ201220373988公开日2013年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应余热烟气大范围波动的模块化余热锅炉,包括锅炉本体(1)、省煤器(2)和连接烟道(3),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炉本体(1)、省煤器(2)和连接烟道(3)均采用模块化结构,连接烟道(3)在现场将锅炉本体(1)和省煤器(2)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完整的所述余热锅炉;所述锅炉本体(1)包括余热烟气进口(1.1)、过热器(1.2)、蒸发受热面(1.3)、上锅筒(1.4)和下锅筒(1.5),所述过热器(1.2)位于锅炉本体(1)前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聚峰王平张益民吴艳高新红吴宏亮孙仲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良锅炉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