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粘弹性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604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粘弹性阻尼器。该阻尼器包括外筒,该外筒的两端分别插设有第一内筒和第二内筒,第一内筒的位于外筒内的端部为内端,另一端为外端,第二内筒的位于外筒内的端部为内端,另一端为外端,并且第一内筒的内端与第二内筒的内端不相接,第一内筒的外端部和第二内筒的外端部均安装有锚固板;第一内筒与外筒之间设有橡胶,所述第二内筒与外筒之间设有橡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阻尼器将传统的平板式结构改设为圆筒式结构,进而使得阻尼器的耗能能力加强,能为被作用的建筑结构提供刚度和较大阻尼,并且在外力作用下受力均匀,稳定性好,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中的耗能减震
,具体涉及一种粘弹性阻尼器,该阻尼器主要用于结构的柱间斜撑、人字形支撑等的支撑杆件中。
技术介绍
一些建筑结构受地震和风振作用的影响会产生较大变形,需要对结构采用支撑杆件进行加强。为了减小支撑杆件自身变形和被支撑构件的再次变形,常常在支撑杆件如钢管中加设粘弹性阻尼器,此类阻尼器的传统结构如图I所示,包括中间钢板I和分别设置在中间钢板I两侧的两个侧钢板2,中间钢板I和侧钢板2之间设有粘弹性阻尼橡胶材料3,两个安装板4分别固定于中间钢板I的端部和侧钢板2的端部。·在具体使用时,安装板4与支撑钢管采用螺栓连接,构成粘弹性耗能支撑后,再将其安装在结构柱间斜撑、人字形支撑或其他使结构产生相对变形的位置。当被支撑构件在地震或风的作用下产生层间相对位移时,就会使粘弹性耗能支撑产生拉伸或压缩,从而使粘弹性材料产生剪切滞回变形,耗散输入的振动能量,减小被支撑构件的振动反应,起到了减小支撑杆件自身变形和被支撑构件的再次变形的目的,但此类传统的阻尼器因钢板与橡胶材料间的接触面积比较小,在外力作用大的情况下,其耗散能量的作用比较弱,很容易发生破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粘弹性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5),该外筒(5)的两端分别插设有第一内筒(6)和第二内筒(7);第一内筒(6)的位于外筒(5)内的端部为第一内筒(6)的内端,另一端为第一内筒(6)的外端,第二内筒(7)的位于外筒(5)内的端部为第二内筒(7)的内端,另一端为第二内筒(7)的外端;所述第一内筒(6)的内端与第二内筒(7)的内端不相接,第一内筒(6)的外端部和第二内筒(7)的外端部均安装有锚固板(8);所述第一内筒(6)与外筒(5)之间设有橡胶(9),所述第二内筒(7)与外筒(5)之间设有橡胶(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生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