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管型阻尼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46877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0 23:00
一种旋转管形阻尼器,属建筑结构消能减震领域,包括耗能圆管,耗能圆管的管壁上沿其环向开设有多个相对于圆管轴向倾斜的长孔,长孔所在环向部位构成耗能圆管的耗能段;可以在耗能圆管的内部配置内套管和/或外部配置外套管;同时可以在耗能圆管的转动段与套管之间设有耗能材料,耗能圆管在伸长或缩短时,耗能段材料发生屈服,耗能圆管和套管之间的耗能材料发生相动变形或运动,可消耗能量,进而减小与之相连结构的振动,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旋转筒型阻尼器运动转化装置(丝杠)构造复杂和不耗能的缺点,耗能段既可放大耗能圆管轴向的位移,又可消耗能量,且构造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建筑结构消能减震的阻尼器,尤其涉及一种旋转管型阻尼器
技术介绍
结构消能减震是在建筑结构中加入阻尼器,以消耗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从而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阻尼器也称消能装置,包括黏滞阻尼器、滞回阻尼器和摩擦阻尼器等。因为建筑结构一般不充许发生较大的层间变形,为有效发挥阻尼器的消能作用,往往需要放大装置来放大建筑结构的层间变形。这些放大装置包括肘节式支撑、剪刀型支撑等。特别地,1998年日本专利(公开号特开平10-184757)公开了一种旋转筒型阻尼器,通过丝杠把支撑的直线运动转化为一种旋转运动,放大了结构的层间位移。但是,其中不足运动转 化装置不耗能;运动转化装置螺旋副构造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旋转筒型阻尼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动转化部分可消耗能量的旋转管型阻尼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圆管型阻尼器,包括耗能圆管1,在耗能圆管I的管壁上沿其环向开设有多个相对于圆管轴向倾斜的长孔2,长孔2所在环向部位构成耗能圆管I的耗能段12。所述长孔2为直槽形、8字形或椭圆形。所述长孔2开口处经过圆角处理。在耗能圆管I上的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圆管型阻尼器,包括耗能圆管(1),其特征在于,在耗能圆管(1)的管壁上沿其环向开设有多个相对于圆管轴向倾斜的长孔(2),长孔(2)所在环向部位构成耗能圆管(1)的耗能段(1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应华李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