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和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472877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1-21 12: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耳机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和耳机,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包括连接于头带末端的上组件和连接于发声单元的下组件;上组件与下组件相互铰接,下组件设有第一齿盘,上组件与下组件的铰接轴与第一齿盘共轴线;上组件转动安装有用于在上组件和下组件相对转动中保持与第一齿盘啮合的第二齿盘,第二齿盘通过阻尼结构转动安装在上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上组件和下组件相对转动时,下组件上的第一齿盘驱动上组件上的第二齿盘转动,由于第二齿盘具有一定的转动阻尼,使得转动后的第一齿盘可保持自身角度,从而达到调节头带与发声单元角度的目的,从而改善头戴式耳机的佩戴舒适度,避免漏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耳机的
,尤其涉及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和耳机。
技术介绍
头戴式耳机和耳塞是常见的音频设备,与耳塞相比,头戴式耳机体积较大,一般具有两个较大的发声单元,通过弹性头带连接在一起,使用时依靠弹性头带将发声单元紧贴于人耳。由于头戴式耳机一体式结构的特殊性,其对各种人不同的头型、耳朵位置适应性较差,需要借助可调节发声单元位置的旋钮结构来增强适应性。现有技术中而头戴式耳机采用的旋钮结构功能为可调节头带的长短或者调节头带与发声单元连接处的长短,前者能适应对人头顶的不同形状,后者能适应耳部的不同位置,但是均无法对发生单元自身角度进行调节,影响佩戴适应性。而且由于头戴式耳机采用包围式发音,即发声单元利用海绵等软结构包围在耳廓,形成密封空间传导声音,如果发生单元角度不适配,此密闭空间还有可能封闭不完全,从而出现漏音等问题。尤其在对音质和佩戴舒适性要求较高的高端耳机领域,现有技术中的旋钮结构无法满足用户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头戴式耳机佩戴舒适性较差,有可能发生漏音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用于调节头戴式耳机的头带与发声单元之间的角度,包括连接于所述头带末端的上组件和连接于所述发声单元的下组件;所述上组件与所述下组件相互铰接,所述下组件设有第一齿盘,所述上组件与所述下组件的铰接轴与所述第一齿盘共轴线;所述上组件转动安装有用于在所述上组件和所述下组件相对转动中保持与所述第一齿盘啮合的第二齿盘,所述第二齿盘通过阻尼结构转动安装在所述上组件。进一步地,所述阻尼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上组件可供所述第二齿盘安装的转轴,所述转轴上套设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胶圈。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铰接所述上组件、所述下组件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穿过所述第一齿盘轴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中的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上组件和下组件相对转动时,下组件上的第一齿盘驱动上组件上的第二齿盘转动,由于第二齿盘具有一定的转动阻尼,使得转动后的第一齿盘可保持自身角度,从而达到调节头带与发声单元角度的目的,从而改善头戴式耳机的佩戴舒适度,避免漏音。本技术还提供了耳机,包括头带、两发声单元,各发声单元与头带连接处设有上述的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进一步地,各所述发声单元与所述头带连接处均设有所述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本技术中的耳机,设有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可以发声单元进行角度微调,改善佩戴舒适度,避免漏音。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耳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对本实施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1,用于调节头戴式耳机的头带2与发声单元3之间的角度,包括连接于头带2末端的上组件11和连接于发声单元3的下组件12;上组件11与下组件12相互铰接,且下组件12设有第一齿盘122。上组件11与下组件12的铰接轴的轴线,与第一齿盘122的轴线重合,即二者具有共同的轴线。上组件11活动转动安装有第二齿盘111,第二齿盘111和第一齿盘122在上组件11和下组件12相互转动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相互啮合,而且第二齿盘111通过阻尼结构112转动安装在上组件11上。在需要对发声单元3进行细微调节时,将耳机佩戴在头部,调节下组件12的相对角度,在调节的过程中,第一齿盘122随着下组件12转动,并且驱动第二齿盘111转动,由于第二齿盘111通过阻尼结构112安装在上组件11上,使得其转动使具有一定的阻尼,在调节完成后,在阻尼结构112的作用下,第二齿盘111停止转动,继而限制了第一齿盘122的角度,从而固定了调节后的角度,以实现微调佩戴后的耳机的发声单元3自身的角度。本实施例中的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1可根据不同的头型,通过旋钮结构112最终精确的调整发声单元3的角度,使其更加贴合耳部,不仅增加了舒适度,而且便于在发声单元3与耳部之间形成封闭空间,避免发生漏音。阻尼结构112可采用各种结构实现,例如广泛应用于小翻盖的翻转、礼品盒、车窗安全拉手、地插等结构中的旋转阻尼器等,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阻尼结构112包括转轴1121和套设在转轴1121上的胶圈1122,第二齿盘111套设在胶圈1122外转动安装在转轴1121上,转动的过程中由胶圈1122提供摩擦阻尼。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1还包括用于铰接上组件11、下组件12的连接轴13,连接轴13穿过第一齿盘122的轴心,以保证第一齿盘122在下组件12和上组件11的转动过程中保持稳定不偏离。其他的实施例中,下组件12和上组件11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的铰接配合方式,例如圆柱和沉孔配合等。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还提供了耳机,包括头带2、上述的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1以及两发声单元3,本实施例中的耳机,其发声单元3可以由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1调节发声单元3相对头带2的角度,更加细微的配合改变实际佩戴感受,不仅提高了佩戴舒适性,而且避免了发生漏音等问题。在实际设计中可以只在一边设置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1,利用头带2本身的弹性平衡左右侧的发声单元3的角度位置,能进行微调,同时节约了成本。本实施例中各发声单元3与头带2连接处均设有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1。两侧的两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1可以同步或者异步调整,更加细微的改善实际佩戴感受。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用于调节头戴式耳机的头带与发声单元之间的角度,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所述头带末端的上组件和连接于所述发声单元的下组件;所述上组件与所述下组件相互铰接,所述下组件设有第一齿盘,所述上组件与所述下组件的铰接轴与所述第一齿盘共轴线;所述上组件转动安装有用于在所述上组件和所述下组件相对转动中保持与所述第一齿盘啮合的第二齿盘,所述第二齿盘通过阻尼结构转动安装在所述上组件。

【技术特征摘要】
1.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用于调节头戴式耳机的头带与发声单元之间的角度,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于所述头带末端的上组件和连接于所述发声单元的下组件;所述上组件与所述下组件相互铰接,所述下组件设有第一齿盘,所述上组件与所述下组件的铰接轴与所述第一齿盘共轴线;所述上组件转动安装有用于在所述上组件和所述下组件相对转动中保持与所述第一齿盘啮合的第二齿盘,所述第二齿盘通过阻尼结构转动安装在所述上组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式耳机微调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新吴海全师瑞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冠旭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