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转鼓造粒机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5284 阅读:1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3: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转鼓造粒机筒体,包括筒体、设在筒体外壁上的前滚圈、齿圈和后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前段筒体、后段筒体和设在前段筒体与后段筒体之间的膨胀段筒体,所述前段筒体与后段筒体的直径相同,膨胀段筒体的直径大于前段筒体和后段筒体的直径;所述膨胀段筒体与前段筒体之间通过前锥体段筒体相连接;所述膨胀段筒体与后段筒体之问通过后锥体段筒体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有效解决大量粉料随颗粒物料一同流出的问题,进而减小后续烘干、冷却、筛分设备的处理量和返料量,降低后续设备的动力负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化肥造粒设备,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改进的转鼓造粒机筒体
技术介绍
转鼓造粒机是复合(混)肥行业在造粒工序过程中的关键设备之一,它的主要作用是使粉状的物料在筒体内进行预造粒,形成直径I 2_左右的微小颗粒,它的造粒效果将直接影响肥料成球率(产量)和造粒质量。长期以来,传统的转鼓造粒机筒体的结构大多是采用单一直径,如图I所示,包括筒体11、设在筒体11外壁上的前滚圈12、齿圈13和后滚圈14、附在筒体11内壁上的不锈钢或橡胶板内衬,以及设在筒体11内的挡料环15。其中,挡料环15的高度一般在150 250mm,实际生产过程中,挡料环15的确起到使物料分级的作用,即直径较大的物料在上面,较小的物料在底部。但是,小于I. 5mm的粉料在挡料环15前侧一个较小的三角形区域随筒体11转动而作滚动团球运动,而且,在此处物料有相对挤压的过程。因此,在筒体11的出料端常看到的现象是颗粒椭圆状或带有凹坑等残缺状,并且,会有大量粉料一同流出,增加了后续烘干、冷却的热量与动力消耗。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的转鼓造粒机筒体,可有效解决大量粉料随颗粒物料一同流出的问题,进而减小后续烘干、冷却、筛分设备的处理量和返料量,降低后续设备的动力负荷。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转鼓造粒机筒体,包括筒体、设在筒体外壁上的前滚圈、齿圈和后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前段筒体、后段筒体和设在前段筒体与后段筒体之间的膨胀段筒体,所述前段筒体与后段筒体的直径相同,膨胀段筒体的直径大于前段筒体和后段筒体的直径;所述膨胀段筒体与前段筒体之间通过前锥体段筒体相连接;所述膨胀段筒体与后段筒体之间通过后锥体段筒体相连接。进一步说,所述前段筒体、后段筒体和膨胀段筒体的内壁上都附有橡胶板内衬;所述前锥体段筒体和后椎体段筒体的内壁上附有不锈钢板内衬。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在筒体的中段设计有直径大于前段和后端的膨胀段,粉状物料从前段筒体流入膨胀段筒体后,膨胀段筒体起到储存器的作用,且其存量是传统筒体中挡料环存量的4 5倍,大量物料集中在膨胀段筒体内随筒体转动作滚动团球运动,且自动分级,小于O. 5mm的粉料沉积在最底部,依次向上,颗粒逐渐增大,因筒体安装的倾斜度和物料不断送入筒体内,所以较大颗粒不断沿后锥体段筒体的内壁斜面流出,而粉料则滞留在膨胀段筒体内继续滚动造粒。因而,本技术可有效解决大量粉料随颗粒物料一同流出的问题,进而减小后续烘干、冷却、筛分设备的处理量和返料量,降低后续设备的动力负荷。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传统的转鼓造粒机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改进的转鼓造粒机筒体,如图2所示,包括筒体、设在筒体外壁上的前滚圈23、齿圈22和后滚圈27。所述筒体包括前段筒体21、后段筒体28和设在前段筒体21与后段筒体28之间的膨胀段筒体25,所述前段筒体21与后段筒体28的直径相同,膨胀段筒体25的直径大于前段筒体21和后段筒体28的直径;所述膨胀段筒体25与前段筒体21之间通过前锥体段筒体24相连接;所述膨胀段筒体25与后段筒体28之间通过后锥体段筒体26相连接。所述前段筒体21、后段筒体28和膨胀段筒体25的内壁上都附有橡胶板内衬;所述前锥体段筒体24和后椎体段筒体26的内壁上附有不锈钢板内衬。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的转鼓造粒机筒体,包括筒体、设在筒体外壁上的前滚圈(23)、齿圈(22)和后滚圈(27),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前段筒体(21)、后段筒体(28)和设在前段筒体(21)与后段筒体(28)之间的膨胀段筒体(25),所述前段筒体(21)与后段筒体(28)的直径相同,膨胀段筒体(25)的直径大于前段筒体(21)和后段筒体(28)的直径;所述膨胀段筒体(25)与前段筒体(21)之间通过前锥体段筒体(24)相连接;所述膨胀段筒体(25)与后段筒体(28)之间通过后锥体段筒体(26)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改进的转鼓造粒机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段筒体(21)、后段筒体(28)和膨胀段筒体(25)的内壁上都附有橡胶板内衬;所述前锥体段筒体(24)和后椎体段筒体(26)的内壁上附有不锈钢板内衬。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的转鼓造粒机筒体,包括筒体、设在筒体外壁上的前滚圈、齿圈和后滚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前段筒体、后段筒体和设在前段筒体与后段筒体之间的膨胀段筒体,所述前段筒体与后段筒体的直径相同,膨胀段筒体的直径大于前段筒体和后段筒体的直径;所述膨胀段筒体与前段筒体之间通过前锥体段筒体相连接;所述膨胀段筒体与后段筒体之问通过后锥体段筒体相连接。本技术可有效解决大量粉料随颗粒物料一同流出的问题,进而减小后续烘干、冷却、筛分设备的处理量和返料量,降低后续设备的动力负荷。文档编号C05G5/00GK202744470SQ2012203847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7日专利技术者张明臣 申请人:山东旭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改进的转鼓造粒机筒体,包括筒体、设在筒体外壁上的前滚圈(23)、齿圈(22)和后滚圈(27),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前段筒体(21)、后段筒体(28)和设在前段筒体(21)与后段筒体(28)之间的膨胀段筒体(25),所述前段筒体(21)与后段筒体(28)的直径相同,膨胀段筒体(25)的直径大于前段筒体(21)和后段筒体(28)的直径;所述膨胀段筒体(25)与前段筒体(21)之间通过前锥体段筒体(24)相连接;所述膨胀段筒体(25)与后段筒体(28)之间通过后锥体段筒体(2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臣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旭洋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