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组件及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5025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3: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滑轮组件,包括:定滑轮,所述定滑轮可转动地设置;动滑轮,所述动滑轮可转动地设置;柔索,所述柔索绕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滑轮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滑轮支架上;所述的动滑轮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滑轮支架上;还包括长度可调节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第一滑轮支架和第二滑轮支架连接,所述连接件长度随着第二滑轮支架朝向第一滑轮支架移动或远离第一滑轮支架移动而调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仅使用柔索时第二滑轮支架的摆动问题。由于采用刚性的连接件,第二滑轮支架可容易地移动至需要的位置,无需操作工人操作,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避免了危险性。柔索自枢轴两侧绕过,可防止柔索缠绕而影响使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轮组件及起重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滑轮组件及起重机。
技术介绍
滑轮组件通过柔索分别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基于使用的要求,柔索均具有柔性, 否则无法使用。在大型起重机上应用时,挂钩与动滑轮连接在一起。挂钩和动滑轮利用自身的重力垂下,利用起重机的悬臂将挂钩和动滑轮移动至需要的位置。但挂钩和动滑轮移动时,挂钩和动滑轮很难在水平方向精确地移动至需要的位置,移动时前后摆动,只能依靠工人手动操作才能将挂钩移动至需要的位置。由于大型的起重机械的挂钩和动滑轮重量非常重,起吊的物件高低不一,工人劳动强度非常大。另外,由于工人站在挂钩和动滑轮下方或附近,如万一柔索断开,挂钩钩挂的重物掉落会危害工人的身体,危险性极高。由于柔索具有柔性,其绕过动滑轮后形成两股。在使用过程中,动滑轮转动会使两股柔索缠绕在一起。 缠绕在一起的柔索将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防止动滑轮摆动的滑轮组件。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滑轮组件,包括定滑轮,所述定滑轮可转动地设置;动滑轮,所述动滑轮可转动地设置;柔索,所述柔索绕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滑轮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滑轮支架上;所述的动滑轮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滑轮支架上;还包括长度可调节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第一滑轮支架和第二滑轮支架连接,所述连接件长度随着第二滑轮支架朝向第一滑轮支架移动或远离第一滑轮支架移动而调节。优选地是,所述的连接件为限制第二滑轮支架仅能靠近或远离第一滑轮支架移动而不能在两者平行方向移动的连接件。优选地是,所述的连接件为刚性连接件。优选地是,所述的连接件为钢质、铁质或金属合金材料制成。优选地是,所述的连接件包括至少一组X型支架;每组X型支架包括两个以上的X 型支架,两个以上的X型支架依次活动连接;每个X型支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可枢转地活动连接;每组X型支架两端分别与第一滑轮支架和第二滑轮支架连接。优选地是,每个X型支架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通过枢轴可枢转地活动连接。优选地是,所述第一滑轮支架或第二滑轮支架上设置有导向装置,所述导向装置设置有一端开口的导向槽;所述枢轴突出于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枢轴的至少一端移动时可移动至所述导向槽内并可在所述导向槽内移动。4优选地是,所述的枢轴端部设置有端帽;所述端帽横截面积大于枢轴横截面积,且端帽宽度大于导向槽的宽度;所述的枢轴的一端位于导向槽内时,所述导向装置位于所述端帽和X型支架之间。优选地是,所述的导向装置数目为两个以上,两个以上的导向装置同时安装于第一滑轮支架上、第二滑轮支架上或同时安装于第一滑轮支架和第二滑轮支架上。优选地是,所述的连接件包括两组以上的X型支架,两组以上的X型支架平行设置。优选地是,所述两组以上的X型支架通过枢轴连接,每根枢轴两端分别连接一个X 型支架。优选地是,所述枢轴数目为两根以上。优选地是,所述的柔索自枢轴两侧绕过,分别绕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上。优选地是,X型支架为两组,所述枢轴的一端用于枢转连接第一组X型支架中的其中一个X型支架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枢轴的另一端用于枢转连接第二组X型支架中的其中一个X型支架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优选地是,所述的第一滑轮支架侧面设置有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第一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一销轴,第一销轴的一端位于第一滑槽内且可沿第一滑槽左右移动;第二支撑杆上设置有第二销轴,第二销轴的一端位于第二滑槽内且可沿第二滑槽左右移动。优选地是,所述的第一滑轮支架上设置有第一 V型架,所述第一 V型架由第一杆和第二杆可枢转地连接组成;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分别与至少一个X型支架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可枢转地连接。 优选地是,所述的第二滑轮支架上设置有第二 V型架,所述X型支架通过第二 V型架与第二滑轮支架连接;所述第二 V型架由第三杆和第四杆可枢转地连接组成;所述第三杆和第四杆分别与至少一个X型支架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可枢转地连接。优选地是,每个X型支架的第一支撑杆与相邻的X型支架的第二支撑杆枢转连接; 每个X型支架的第二支撑杆与相邻的X型支架的第一支撑杆枢转连接。优选地是,X型支架为两组,第一组X型支架中的至少一个X型支架还通过至少一根连杆与第二组X型支架的至少一个X型支架连接;所述连杆一端用于枢转连接第一组X 型支架中的相邻两个X型支架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连杆另一端用于枢转连接第二组X型支架中的相邻两个X型支架的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优选地是,还包括至少一个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两端分别与两组X型支架中的一个X型支架连接。优选地是,所述的固定架两端分别设置一个凸缘,与固定架连接的两个X型支架均位于两个凸缘之间。优选地是,所述的固定架两端分别与最靠近第一滑轮支架的两个X型支架连接。优选地是,两个以上的X型支架自上至下尺寸渐小。优选地是,所述连接件包括套筒和插杆;所述的插杆插入套筒内且可在套筒内移动。优选地是,所述的插杆设置于第一滑轮支架上;所述的套筒设置于第二滑轮支架上。优选地是,每个定滑轮与一个动滑轮组成一组滑轮组,所述滑轮组数目为两组以上,柔索一端固定于定滑轮或动滑轮上,另一端依次绕过定滑轮和动滑轮后与卷绕装置连接。本技术的目的之二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防止动滑轮摆动的起重机。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起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前述的滑轮组件;挂钩安装于第二滑轮支架上。优选地是,所述起重机为门式起重机或桥式起重机。本技术中,利用刚性的连接件连接第一滑轮支架与第二滑轮支架,使得第一滑轮支架与第二滑轮支架只能靠近或远离地运动,而无法摆动,避免了仅使用柔索时第二滑轮支架的摆动问题。由于采用刚性的连接件,第二滑轮支架可容易地移动至需要的位置, 无需操作工人操作,既降低了劳动强度,又避免了危险性。采用刚性连接件,其可防止动滑轮转动,可防止柔索缠绕在一起。柔索自枢轴两侧绕过,也可防止柔索缠绕而影响使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I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I正视图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I侧视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I的第二使用状态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2的正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技术人经研究发现,仅使用柔索连接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滑轮组件在使用时,由于水平方向难以限制动滑轮和挂钩的水平位置,移动过程中挂钩容易摆动而导致无法将其精确移动至需要的位置。尤其是在大风天气下使用时,该不足尤其突出。为了将挂钩和动滑轮移动至需要的位置,不得不借助操作工人手工操作将挂钩移动至需要的位置,不仅劳动强度大,且危险性高。在使用过程中,柔索容易缠绕而影响正常使用。为解决动滑轮和挂钩摆动的问题,技术人经过研究后采用刚性的连接件连接第一滑轮支架和第二滑轮支架;为适应使用完毕后动滑轮需回收至靠近定滑轮的位置,将连接件设计为长度可调节。这样既可以在动滑轮放下使用时限制动滑轮的摆动,又不妨碍将动滑轮回收至靠近定滑轮的位置。尤其是连接件采用X型支架时,X型支架既可以展开达到较长的长度,又可以收紧至较短的长度。采用X型支架既能在各种场合使用,在使用完毕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滑轮组件,包括:定滑轮,所述定滑轮可转动地设置;动滑轮,所述动滑轮可转动地设置;柔索,所述柔索绕于定滑轮和动滑轮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定滑轮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一滑轮支架上;所述的动滑轮可转动地设置于第二滑轮支架上;还包括长度可调节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第一滑轮支架和第二滑轮支架连接,所述连接件长度随着第二滑轮支架朝向第一滑轮支架移动或远离第一滑轮支架移动而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耀兰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朗卫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